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六个破局技巧:如何应对一个强势的人?

0
分享至

当人际交往的天平严重失衡,当对方的强势让你如鲠在喉却无法发声,这种压迫感往往比争吵更令人窒息。正如《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那个经典的困境——面对像父亲一样严厉的獾,蛤蟆先生的每一次退缩都像在自我认同的城墙凿开一道裂缝。

强势者的控制欲与弱势者的无力感,本质上是一场未被言明的权力博弈。但苍鹭医生用咨询室里的对话揭示了一个关键真相:应对强势并非要改变对方,而是重建自己的心理边界。本文将拆解这种互动模式背后的心理机制,并提供可操作的应对策略。




弱势的表现就是感到愤怒但又无力、顺从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獾与蛤蟆的关系是故事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支线,深刻地反映了蛤蟆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压力。

獾是蛤蟆已故父亲的老友,从辈分上看,他是蛤蟆的长辈。这种关系天然地带有权威性和压迫感。

獾始终扮演着一个严厉的批评者角色。他看不惯蛤蟆的浮夸、虚荣、不靠谱和爱闯祸,认为他“永远长不大”,总是给家族和朋友丢脸。

獾坚信自己知道什么对蛤蟆是“最好的”,并试图强行将他的观点加诸于蛤蟆身上。

蛤蟆先生给心理咨询师苍鹭讲述了自己的几段经历。

曾经他从监狱里逃了出来,扮成洗衣妇一路逃亡。后来抢了一个女人的马,卖了钱,最后又头脑发热地抢了别人的汽车。

在朋友那里,他遇到了獾。獾长得又高又壮,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蛤蟆先生觉得每当獾拿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就会想起父亲,永远都在批评他的父亲。

不出意料,獾把蛤蟆先生从头到尾地责骂了一通。蛤蟆先生清楚地记得他说的每一句话:“蛤蟆,你这讨人厌的坏东西,你不觉得害臊吗?想想你犯的事儿,你父亲要是活着会怎么说你!”

獾的指责让蛤蟆先生特别难过,一下子哭了出来,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还有一件事让蛤蟆先生耿耿于怀。他曾经遭遇了一两次严重的车祸,正觉得难受呢。可是突然造访的獾,却对他进行了一番狠狠的道德谴责,非要蛤蟆改一改这副德行,别再为汽车着迷发疯了。逼得蛤蟆痛哭流涕地忏悔。

老獾甚至要求蛤蟆当着河鼠和鼹鼠的面,公开承认错误。

这个要求被蛤蟆先生拒绝了。蛤蟆意识到那时在獾面前的忏悔只是表象,其实他是在防御獾对他的攻击。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可是内心对此感到生气的蛤蟆,却怎么也没想明白,为什么他面对獾的谴责的时候,却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愤怒,反而是一副顺从的行为。

就在第五次心理咨询结束不久,老獾的再一次造访,让蛤蟆先生再一次体会了在权威关系里,他强烈的无力、顺从、又愤怒的体验。

老獾对蛤蟆先生的拜访是随意而且完全不做预约的,说来就来,好像蛤蟆先生对此也无法拒绝。

老獾在严厉地指责了蛤蟆先生不思进取的状态之后,就直接提出了让蛤蟆先生退出本村学校的校董会,由老獾来接替担任校董。甚至老獾未征求蛤蟆的意见,就已经去找校董事会主席谈了这个主意,也得到对方的认同。

这让蛤蟆先生非常吃惊,心乱如麻,并且内心感到非常的愤怒。校董工作可是他最热衷的社会工作啊,老獾怎么可以这么武断和自作主张,蛤蟆真想一拳打歪老獾的鼻子。

可是蛤蟆先生的怒气只维持了很短的一小会儿,甚至都没有什么表现,怒气马上就被压抑了,蛤蟆立刻转而感觉到气馁,不知所措。他转念一想,也许獾终究是对的,也许自己应该辞职让獾接管,獾肯定会对工作投入大量精力。他觉得老獾是那么的自信又强大,而自己却弱小而迟疑。

送走老獾的蛤蟆先生感觉浑身无力,瘫倒在沙发里。



弱势源自于小时候的成长经历

在苍鹭的帮助下,蛤蟆终于理解了深陷弱势情境中的自己实际上处于“儿童自我状态”。什么意思呢?儿童自我状态是沟通分析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的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这并不是说这个人幼稚,而是在描述一个人面对一些特定的情境时,用某种儿童一样的思维、行为模式作应对,并且产生了与儿童时期相似的体验。

这种模式的形成很可能由来已久,源自童年经历。孩子对父母、环境的体验和学会的适应方式塑造了这种模式。例如,为了获得关爱或避免惩罚而发展出的行为模式。

理解儿童自我状态有助于识别自身或他人行为背后的童年印记,从而更健康地调整行为和沟通方式。

苍鹭给蛤蟆设想了婴儿面对父母可能的处境。想象在一个很小的星球上只住着三个人:婴儿和其他两个人。那两个人就是父母。他们的身高在婴儿看来,简直就是巨人。婴儿所有的事情都得完完全全依赖他们,从吃喝到情感需求,都得靠他们来满足。他们通常都对婴儿很好,但有些时候,他们会生气,这让婴儿感到害怕和不快。他们是那么的高大有力,所以婴儿感到很无助。

听到这里,蛤蟆说:“如果那个婴儿是我,我会以最快的速度逃离那两个家伙。”

苍鹭说,不幸的是,婴儿没法逃离。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他们每一次的喜怒无常,同时学习如何尽可能地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不同的情形。

婴儿除了要适应,还有自己本来的一面。所以,儿童自我状态的行为表现被分为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自然型儿童以自然的、未经审查的方式表达自发的感觉和愿望,如天真、好奇、创造性、 无拘无束的笑闹。适应型儿童可能在适应父母的要求的过程中,顺从或反抗权威(如讨好、退缩、叛逆),导致非理性的恐惧、过度妥协或破坏性对抗。

蛤蟆之所以在面对獾和其他朋友时,几乎从来都不发火,一贯以老好人的面目出现,就是因为蛤蟆先生在早年成长过程中,面对要求严苛的父亲时,无力对抗,还是儿童的他就发展出了一套适应性的行为模式——表现出同意、取悦、道歉、依赖等的顺从行为,用此来抵御父亲的愤怒和攻击。即使成年之后,他也依然习惯于用熟悉的行为方式应对别人的压力。

而獾在很多时候就处于父母自我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是一个人在童年早期从父母、长辈或其他重要权威人物那里习得、内化的所有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的集合。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包括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规则和态度,是非对错。当一个人处于这种状态时,基本上不是在挑剔别人就是在教育别人,用言行重复着从父母那里得来的观念和价值观,并且会试图让别人接受。

苍鹭让蛤蟆明白了,要想摆脱一贯的处于儿童自我状态的弱势心态,就要努力达到成人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共同构成了我们的人格,我们在任何时刻都处于其中一种状态之中。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也就是说,基于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进行合理的应对,包括计划、判断、决定、行动。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不再被冲动情绪和固有偏见所干扰,不再被假设和评判所蒙蔽,不再被过去的人生脚本所控制。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可观察、可验证的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摆脱弱势就要学会表达愤怒

每当想到老獾严厉的声音、用手指着他骂的生气模样,蛤蟆先生总是心有余悸。他很疑惑,为什么自己就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愤怒呢?

咨询师苍鹭为他揭开了这个问题的谜底:因为蛤蟆先生就像面对父亲一样,面对一个自己爱着的、又依赖着的仁慈的“独裁者”,就陷入一种两难处境,他内心里生气不满,但是又怕直接发泄会导致冲突升级,破坏关系。追根究底,是因为蛤蟆先生没有学会如何不带攻击地发火,像一个处于成人自我状态的人那样,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愤怒是人类在进化历程中产生的基本情绪,甚至是我们保护自己的一种力量。它是不可能被完全压抑下去的。

当愤怒爆发的时候,如何减压?

用指向对方的攻击性表达方式当然可以快速释放愤怒,但是同时会造成伤害,对人际关系不利。

有的人用缓和的方式来释放愤怒,让别人几乎觉察不到他生气了,以此避免任何人的不安。比如拖延。

也有的人会用怄气这种间接的方式表达不满,总是摆出一副阴沉沉的样子、不吭声、绷着脸,有时候安静地很反常,他们其实是希望用时间来稀释内心的怒火。

在儿童释放愤怒的行为变化直线里,从左到右由强至弱的表达,分别存在着叛逆、撒泼、怄气、任性、郁闷、拖延、厌烦、退缩等等各种各样的行为方式。这些行为策略实际上都是自我防御机制,用来保护我们免于受到危害。而这些危害有的可能是真实存在的,有的却是自己想象出来的。

在成年人的现实生活中继续沿用这些策略,往往是不合时宜的。

那么, 究竟要怎么做,才能恰当地应对别人的强势呢?这里分享几个方法,可以选择部分方法去应对不同的场景。

第一,接纳情绪。承认并接纳你的愤怒,允许所有的想法和衍生情绪自然流动。告诉自己:“我有权利感到愤怒。这不是我的错,这是我的界限被侵犯的信号。”当和情绪和平相处的时候,愤怒反而从一种失控的情绪,转化为信使,帮助我们开始探究愤怒背后的想法以及采取行动。

第二,描述事实。留意观察到的事情。无论是否喜欢,只是说出发生了什么,关键在于不去做出判断或评论,不要给对方的行为下定义、贴标签,尤其避免对对方人品的负面评判。往住正是主观的判断或评论让对方觉得受到了冒犯。比如“你总是下班之后晚回来”,“你从来没有为我考虑过,一点家务活都不做”,“你经常犯这些低级错误”。而用描述客观事实的方式去表达可能是这样的:“最近有三天你都是在下班2个小时之后回家”,“我看到你今天没有洗锅,也没有扫地”,“我发现你这次的作业有三个错误”。

描述事实看起来简单,实则很困难。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主观判断、评价,而且已经这样说了几十年。大脑作出评判也是自动的。把自动的思维动作硬生生屏蔽掉,不难才怪。

第三,表达感受。将自己的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例如失望,生气,不高兴。有时候这需要一定的勇气,尤其是面对重要的权威人物。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因为这是长久以来,我们所并不习惯的一种沟通方式,我们习惯于隐藏自己的感受。表达感受也需要安全的氛围和信任基础。然而,真诚地表达出感受,给了对方理解自己的机会。在某些场景中,用表达感受的方式示弱,甚至会有助于解决冲突,赢得支持和配合。

将以“你”开头的指责换成以“我”开头的陈述,这是最核心的技巧。如此一来,就避免了攻击性,否则就会激发更大的冲突,从而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比如下面这段话是攻击。

“你总是打断我,一点都不尊重人!”

换成陈述可以说:“当我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时,我感到自己没有被尊重。”

第四,先认可再转折。先对对方的观点给予一定的认可,能极大降低他们的防御心理。然后再表达自己的需求、想法。

比如说:“我理解您希望这个项目尽快推进(认可),同时,这个速度让我无法保证最终的质量。我需要更多一些时间来确保不出错。”

第五,将问题“抛回去”。用提问的方式,让对方意识到他的行为给你造成了困扰,必要的时候明确提出你的需求或底线。

比如,当对方把额外工作推给你时,你可以说:“我目前手头有A、B、C三个项目都在同步进行。您希望我把哪项工作的优先级往后放,来接手这个新任务呢?”(这比直接说“我没空”更有力,也把选择的压力还给对方。)

当对方说话不客气时,可以说:“我注意到你刚才的语气比较急切,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紧急的情况?我们可以用更平和的方式沟通,这样效率会更高。”

第六,“破唱片”技巧。如果老式的黑胶唱片上面有一道划痕,唱针就会在同一个地方反复循环播放同一句歌词。破唱片技巧的精髓就在于此:冷静而坚定地重复你的核心信息。它可以用于拒绝不合理请求,维护个人边界,与难以沟通的人交涉。

其要点在于坚定、有礼貌地坚持自己的立场,而不被对方的争辩、转移话题或情感绑架所干扰。避免解释和争辩,以免掉入对方的逻辑。不要陷入细节讨论,因为一旦开始解释,就等于为对方提供了新的攻击点,他们会试图在你的解释中找出漏洞。

“破唱片”技巧是一个强大的心理工具,它通过一种近乎“无聊”的重复,来消解对方的进攻,最终让对方意识到你的立场是不可动摇的,从而放弃纠缠。



学会勇敢而恰当地回应别人的强势,本质上是一场从“自动反应”走向“自主选择”的成长。蛤蟆在咨询中感慨,“可为什么就这么难呢?”。正如苍鹭所解释的:“这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它需要艰辛的努力和刻意的思考。”

当我们困在“父母”或“儿童”状态时,反应几乎是本能的,不需要思考——就像一套编写好的程序,在熟悉的场景里,我们不假思索地调用固有的情绪、语调与言辞。那是一种安全的惯性,却也让我们一次次重复着并不真正属于自己的剧本。

而进入“成人自我状态”,意味着打破这种自动循环,用清醒的觉察代替应激的反应,用深层的意图引领言行的选择。这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切换。它需要持续地练习、勇敢地试错,并允许自己在过程中不够完美。

所以,请给自己耐心与时间。每一次你尝试用冷静代替冲动,用坚定代替妥协,用勇敢代替逃避,都是在为内心那个更成熟、更自由的自己投票——这条路虽长,但每一步,都走向真正的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男方花30多万“闪婚”,新娘竟背负巨债!婚介查征信只是靠……

男方花30多万“闪婚”,新娘竟背负巨债!婚介查征信只是靠……

福建第一帮帮团
2025-11-01 19:04:21
江苏省委书记、省长,分别为“苏超”冠亚军颁奖

江苏省委书记、省长,分别为“苏超”冠亚军颁奖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1 22:31:25
中方刚复购大豆,美国又变脸,美贸易代表通告全球,继续调查中国

中方刚复购大豆,美国又变脸,美贸易代表通告全球,继续调查中国

叮当当科技
2025-11-02 00:09:19
百病不离肝!对肝脏最好的3种食物,一周吃2次,养肝护肝,别错过

百病不离肝!对肝脏最好的3种食物,一周吃2次,养肝护肝,别错过

阿龙美食记
2025-10-30 11:53:11
广东男篮揭幕战!杜锋拒绝输球,胡明轩全力出击,央视直播

广东男篮揭幕战!杜锋拒绝输球,胡明轩全力出击,央视直播

体坛瞎白话
2025-11-02 08:27:53
为什么现在主流舆论要反对躺平

为什么现在主流舆论要反对躺平

大刘说说
2025-11-01 14:41:36
中企正式宣布!回购中国已购光刻机,外媒:ASML专利权或不保

中企正式宣布!回购中国已购光刻机,外媒:ASML专利权或不保

混沌录
2025-11-01 16:25:05
刘强东吐槽朋友圈照片:这是谁拍的?害得我在老婆面前抬不起头!

刘强东吐槽朋友圈照片:这是谁拍的?害得我在老婆面前抬不起头!

可乐谈情感
2025-11-02 08:13:01
拿纸巾擦拭歼-20?美军看完目瞪口呆,答案就在1丝米隐身涂层上

拿纸巾擦拭歼-20?美军看完目瞪口呆,答案就在1丝米隐身涂层上

梁讯
2025-11-02 05:05:21
一场4-3,苏超大结局,奖金分配:第8名仅4万,网友:苏大强呢

一场4-3,苏超大结局,奖金分配:第8名仅4万,网友:苏大强呢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5-11-01 23:18:21
悲情!南通队一赛季就输了一场球:全员呆立+泪洒现场 曾4-0泰州

悲情!南通队一赛季就输了一场球:全员呆立+泪洒现场 曾4-0泰州

风过乡
2025-11-01 22:19:22
从选调生提拔为区委常委,“85后”蔡哲分享成长历程

从选调生提拔为区委常委,“85后”蔡哲分享成长历程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2 10:34:57
大反转!明天抵达江苏!

大反转!明天抵达江苏!

江南晚报
2025-11-02 02:05:27
澎湃江苏公众号发文:抱歉,确实没提前准备泰州夺冠的稿子

澎湃江苏公众号发文:抱歉,确实没提前准备泰州夺冠的稿子

懂球帝
2025-11-01 23:30:56
中国商务部就安世半导体问题表态,罕见措辞引发国际关注

中国商务部就安世半导体问题表态,罕见措辞引发国际关注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01 16:15:43
“台独”沈伯洋被立案 郭正亮:全台几百万人鼓掌

“台独”沈伯洋被立案 郭正亮:全台几百万人鼓掌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02 00:17:04
“为了孩子吃上饭,自己只能靠喝水撑着”!政府“停摆”满月, 4200万美国人吃饭成问题,多少个“截止日期”被错过了

“为了孩子吃上饭,自己只能靠喝水撑着”!政府“停摆”满月, 4200万美国人吃饭成问题,多少个“截止日期”被错过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1 17:49:10
200万吨大豆烂港!巴西赌中国离不开它,中国在48小时之内反杀!

200万吨大豆烂港!巴西赌中国离不开它,中国在48小时之内反杀!

未曾青梅
2025-10-26 23:56:58
豪门狂欢夜:拜仁15连胜创历史 阿森纳夺9连胜 利物浦2-0+皇马4-0

豪门狂欢夜:拜仁15连胜创历史 阿森纳夺9连胜 利物浦2-0+皇马4-0

侃球熊弟
2025-11-02 04:00:22
王家卫录音门事件不断发酵,大导演其实挺恶心,众多明星卷入其中

王家卫录音门事件不断发酵,大导演其实挺恶心,众多明星卷入其中

花哥扒娱乐
2025-11-01 20:51:32
2025-11-02 11:08:49
周哥一影视
周哥一影视
感恩相遇
2297文章数 147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妻儿3人被丈夫发小杀害 妻子指甲里有凶手的DNA

头条要闻

妻儿3人被丈夫发小杀害 妻子指甲里有凶手的DNA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本地
旅游
公开课

艺术要闻

隈研吾翻车?设计了武汉酒店,网友:像一栋“凉席大厦”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旅游要闻

柏林:博物馆里的科学“校园”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