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秋季黄河大集・陶瓷手造焕新季”主题活动在淄博市博山区山头街道持续升温。一场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文化盛宴,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手造爱好者,共同见证博山陶琉在国庆中秋长假的璀璨绽放。
![]()
记者现场采访看到,集市上,各类陶琉制品琳琅满目。釉色莹润的日用陶瓷、纹饰精巧的功夫茶具、造型灵动的琉璃摆件整齐陈列,既有“鸡油黄”的华贵典雅,也有“雨点釉”的古朴含蓄。游客们或俯身细赏非遗大师的内画瓶,或驻足挑选融入现代设计的文创产品,指尖触碰间,仿佛能感受到千年窑火传承的温度。
“在黄河大集,我花一杯奶茶钱买到了千年前的‘顶流’。”来自天津的王女士一口气购买了十余件灯工琉璃饰品,她表示,要把这些承载着匠心与温度的手造作品,带回去与亲友分享。
博山,作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陶瓷与琉璃双重文化元素的城市,其陶琉历史可追溯至数千年前,琉璃技艺更自盛唐时期便闻名遐迩。从“鸡油黄”的温润华贵,到灯工“石榴”的鲜活灵动,每一件作品都凝结着匠人的智慧与坚守。
![]()
近年来,随着“山东手造・博山‘记’艺”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博山陶琉焕发出新的活力。陶琉大观园、颜神古镇等景区的兴起,不仅让游客有机会近距离观摩内画、拉坯、吹制等传统技艺,更通过“手造体验+展销”的模式,让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
“在大集里读懂了‘守正创新’的真正含义。”来自济南的李女士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陶瓷杯,笑容满面。她表示,亲手参与制作的过程,让她对传统手工艺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情感连接。
![]()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黄河大集的热度持续不减。当千年窑火遇上现代市集,当传统技艺对接当代需求,博山陶琉正以“山东手造”的崭新姿态,吸引着八方来客的目光。这场手造之约,不仅是一场市集,更是一次文化的传递与共鸣。它让每一位来客,感受手艺的温度,触摸文明的脉搏。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姜涛 通讯员 张晓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