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再度亮出“长矛”——国防部长什米哈尔宣布,乌方已经完成升级版“海王星”(Neptune-D)巡航导弹的研制,这款导弹的射程可达 1000 公里,并且能够打击移动目标。
![]()
这意味着,乌克兰手中的“海王星”已经从最初的反舰导弹,变成了可以对陆、对海双打的多用途武器。
从“海上猎手”到“全能杀器”
旧版“海王星”在2022年曾击沉俄罗斯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一战成名。但它原本射程只有约300公里,主要用于攻击大型舰船。
如今的升级版“Neptune-D”,外形更大、弹头更重、机身更长,理论射程翻了三倍,还能在复杂地形低空飞行,具备绕过防空雷达的能力。
乌克兰军方表示,新型号不仅能打固定目标,还能打移动指挥中心、雷达车和舰船等高价值目标。换句话说,它不再只是防御用导弹,而是能主动“找上门”的进攻武器。
西方犹豫,乌克兰自造
西方国家对向乌克兰提供长程打击武器一直很谨慎,担心引发更大冲突。因此,乌克兰选择自主研发——既是军工实力的展示,也是一种政治信号:“没有西方,我照样能打。”
消息一出,俄媒立刻反应强烈,称这款导弹“或被用于袭击俄罗斯本土城市”,并警告“将带来严重后果”。但乌克兰方面回应说:“只会用于合法防御。”
“海王星”之外还有“火烈鸟”
![]()
乌克兰同时还在研制另一款巡航导弹——“火烈鸟”(FP-5 Flamingo),宣称射程可达3000公里,弹头重达1吨多。如果这两款导弹都成熟投入使用,乌克兰的远程打击能力将比肩中型国家军力。
![]()
专家点评:技术突破与心理战
军事分析人士指出,射程从300公里跃升到1000公里是一次“质的突破”,意味着乌军可能拥有“深打俄境”的能力。但也有人提醒,实际性能还有待验证,乌克兰过去在导引头、导航系统方面仍依赖外援。
此外,公开宣布这种导弹,也是一场心理战。它向俄方传递信息:“你以为安全的地方,其实也在我的打击范围内。”
总结一句话:
从黑海舰队的噩梦,到跨境打击的可能,“海王星”的升级不仅是一枚导弹的进化,更是乌克兰在战场与舆论场上的一次高调“亮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