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睡觉前已经仔细刷牙了,可第二天一睁眼,嘴巴里那股馊泔水味儿,自己都嫌!对着手哈一口气,立马能把自己熏个跟头。明明该做的都做了,怎么嘴巴的味道还是这么臭?
不少人以为是肠胃不好,赶紧买益生菌、喝酸奶,折腾一圈没用;还有人怀疑是上火,顿顿吃凉拌黄瓜、喝绿豆汤,结果嘴里还是有臭味。其实这事儿压根儿不怪你懒,也不全是胃的事儿,真正的原因藏在你根本想不到的地方。
![]()
你以为刷牙就万事大吉?口腔是个“小社会”,细菌多得数不清,光是咱们嘴巴里常驻的微生物就有七百多种,数量比全国人口加起来还多几倍。这些家伙白天跟你和平共处,可一到夜里,它们就开始“开派对”。
尤其是那些藏在牙缝、舌苔、牙龈沟里的细菌,趁你闭嘴睡觉、唾液分泌减少的时候,疯狂分解食物残渣和脱落细胞,产出大量挥发性硫化物,这就是口臭的“元凶”。
![]()
你刷牙时可能把牙齿表面的脏东西清掉了,但舌头上那层白乎乎的膜,还有牙缝里卡着的一丁点菜叶,足够让细菌们“吃饱喝足”,一夜之间繁殖成千上万倍。等你早上醒来,嘴巴就成了它们发酵过的“培养皿”,那味道,能好闻才怪。
再说说唾液,这玩意儿可是天然的“口腔清洁工”,白天咱们说话、吃饭、喝水,唾液哗哗地分泌,不仅能冲走食物残渣,还能中和酸性环境,抑制细菌作乱。
![]()
可一到晚上,唾液分泌量直接掉到白天的五分之一,嘴巴变得“又干又静”,正好给厌氧菌创造了绝佳的生存条件。特别是打呼噜或者张嘴睡觉的人,嘴巴一晚上开着,空气不断进出,把口腔吹得干巴巴的,细菌更是如鱼得水。
有些人觉得自己睡醒口干,喝口水就好了,殊不知细菌已经“作案”完毕,代谢产物牢牢贴在黏膜上,光喝水冲不走。这也是为啥有些人哪怕早上立刻刷牙,嘴里还是有股“陈年老味儿”:不是牙没刷干净,是细菌的“排泄物”太顽固。
![]()
你照镜子看看自己舌头,是不是上面有一层白白或黄黄的东西?那可不是简单的“脏”,而是细菌、死细胞和食物残渣混在一起形成的生物膜。很多人刷牙只顾牙齿,草草刮两下舌头就算完事,其实舌背才是藏污纳垢的“重灾区”。
研究发现,超过八成的口臭问题跟舌苔有关。日本的一项临床调查统计显示,定期清洁舌苔的人,晨起口臭程度比不清洁的降低60%以上。
可咱们大多数人哪有这个习惯?早起赶时间,挤完牙膏刷两下牙,水一漱,完活。舌头?谁在乎呢?
![]()
爱吃重口味的人,比如烧烤、火锅、大蒜、洋葱,这些食物里的硫化物会被吸收进血液,通过肺部排出,导致呼吸带味儿。这种“食物型口臭”可能持续十几个小时,哪怕你刷牙也盖不住。
还有抽烟喝酒的,烟草里的焦油和酒精都会破坏口腔黏膜,让细菌更容易附着,同时减少唾液分泌,等于给口臭“火上浇油”。
更别说那些长期服用抗过敏药、降压药、抗抑郁药的人,不少药物都有抑制唾液分泌的副作用,医学上叫“药物性口干”,这类人群几乎天天面临口臭困扰。
![]()
那到底咋办?解决办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要做对路子。刷牙不能光图快,得用巴氏刷牙法,牙刷倾斜45度,顺着牙龈线轻轻震颤,每颗牙至少刷十下,前后牙、咬合面都照顾到,时间不少于两分钟。
必须清洁舌苔,可以买个专门的刮舌板子,从舌根往舌尖轻轻刮三到五次,别太用力,别把舌头刮破了。睡前千万别吃宵夜,尤其是甜食和高蛋白食物,吃完不刷牙,等于给细菌发“夜宵红包”。
睡觉前除了刷牙,尽量也用除菌漱口水好好漱漱口,有效消灭口腔里的细菌。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不是刷牙,而是先喝一大杯温水,刺激唾液分泌,顺便冲一冲口腔,然后再刷牙,效果更好。
![]()
如果你严格按照这些方法做了,口臭还是不见好转,那得考虑是不是有潜在疾病。比如龋齿、牙周炎、扁桃体结石、鼻窦炎、胃食管反流病等等,都可能引发持续性口臭。
这时候别自己瞎琢磨,该看牙科看牙科,该查耳鼻喉就去查,拖着不治,小问题也可能发展成大麻烦。口气清新,说话都硬气,别让一口臭气影响了生活、工作、谈恋爱,您说是不是?
![]()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