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10月7日)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Or 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简称 经合组织 ) 发布了最新一轮全球教师调查报告,新加坡老师的上课时间和改作业时间都在减少,但总工作时长却在全球55个教育系统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日本和新西兰。这多出来的时间都去哪了?
![]()
图源:OECD
课堂之外的“隐形工作”
答案藏在那些不在课堂上的时间里。数据显示,新加坡老师每周花8.2小时备课,比2018年的7.3小时还要多;行政工作占了4小时;除此之外,还有学生辅导、课外活动、与家长沟通、专业培训、与同事协作等一系列任务。
教育部给出了解释:这不是老师在核心教学上投入变少了,而是新加坡教育系统的“刻意设计”。本地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老师不只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要通过课外活动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据《海峡时报》报道,绿苑中学(Greendale Secondary School) 低年级主任Kerry Lim发现,疫情之后,越来越多学生喜欢独处,不怎么和朋友交流,整天抱着手机。
所以除了日常教学,老师们还得想办法让学生放下手机,多和同学互动。这些工作,全都不在课堂时间里。
压力山大
新加坡老师压力与日俱增。调查显示,27%的新加坡老师表示工作中经常感到压力,比全球平均数据19%高出不少,也比2018年的23%上升了4个百分点。
![]()
图源:OECD
压力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行政工作、改作业、对学生成绩负责——这三项被本地老师列为最大的压力来源。
纵向来看,年轻老师觉得压力更大。数据显示,30岁以下的老师比50岁以上的同事更容易感到“经常有压力”。
教育部的解释是,新老师需要时间磨练备课、理解课程、处理职场关系和家长沟通等技能,随着经验积累,信心自然会增长。
教育部在做什么?
面对这些问题,教育部也在想办法。新加坡教育部长李智陞在今天的发布会上表示,当局正在通过数字化方案简化行政工作。
![]()
图源: 李智陞脸书
比如当局推出的Parents Gateway平台,家长可以直接在线提交孩子的请假证明,比如病假单,老师就不用再人工追踪学生考勤了。这个功能预计在2026年初向所有家长开放。
此外,教育部还在设定与家长沟通的明确界限,避免老师陷入“随时在线”的状态。
李智陞说:“我们致力于确保教师这个职业对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应届毕业生和转行者来说,都保持吸引力和回报感。”
新加坡老师自己怎么看?
尽管工作强度大、压力也不小,但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新加坡老师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
71%的老师认为教师在社会上受到重视,这个比例远高于 22% 的 全球平均数;57%的老师觉得政策制定者重视他们的意见,这一点也高于 16% 的 全球平均数,而且比2018年还上升了7%。
值得欣喜的是,超过七成的本地老师认为,当老师是他们的第一职业选择。对于教龄在五年以内的新手老师,这个比例更是高达79%。
但数据还释放了另一个信号:30岁以下老师中,有 40%打算在五年内离开这个行业,虽然比2018年的49%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两倍。
此外,教师们对薪资满意度出现了下滑。55%的老师对薪水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虽然仍高于全球平均的39%,但比2018年的72%下降了17个百分点。
AI使用率遥遥领先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老师在采用新技术方面走在全球前列。调查发现,四分之三的本地老师使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或促进学生学习,这个比例是全球平均36%的两倍多。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新加坡的老师们显然需要在课堂之外花费更多的时间,这才是真正考验人的地方。
Alex丨编辑
Lola丨编审
OECD、海峡时报丨来源
OECD、脸书丨图源
免责声明:
1.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属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转载”、“编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编译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有价值资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新加坡眼官网看新闻更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