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开国上将之首,长期不受重用,73岁才至副国级,102岁离世

0
分享至

老将军记礼炮节奏,小事藏着大秘密,一张纸条改写人生。

1949年开国大典那天,别人举头看烟花,萧克掏出本子记礼炮声。他说未来阅兵能用上这节奏。后来才知道,他这人就是爱较真,打仗时都随身带笔记,连树皮都写过。

他当军长那会儿才25,红军里最年轻之一。西征路上9000人走了几个月,剩下一千多。部队缺粮啃树皮,他就记下沿途能吃的野菜种类,写在作战地图背面。打仗间隙还给战士编顺口溜,讲革命道理。

建国后人家给他授上将军衔,他倒大方:“能活着就不错了”。有次授衔时他说随便发啥肩章都行。当时有人说他该封大将,他没争,转身就去编训练大纲。把旧课本全扔了,说打仗得讲实用,不搞花架子。

后来编《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他盯着数据不放。有人让他凑整数,他急了:“死一个人也是碑,差不得”。为核实伤亡数字,翻遍尘封档案,连敌军报道都查。有人看他累得慌,劝他歇歇,他说:“这是给战友立碑,错了对不住他们。”



晚年写《浴血罗霄》时更狠,停不下笔。从1937年打游击开始写,中途搁置过,但资料一直留着。出版时用了51年,光是子弹消耗量都精确到位。拿茅盾文学奖那天,他淡淡地说:“这书写的是真相。”

临终前床头压着纸条:“谢绝仪式,照片放书里第8页。” 没有豪言壮语,就这一句。家人后来照做,书页里露出张泛黄的便签,写着1934年湘江行军路线图,墨迹边还有干涸的血迹。

人走了,笔记本还在博物馆放着。参观的人常问:“这些记录有啥用?” 展柜旁牌子黑底白字:“细节决定生死”。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优趣纪史记
优趣纪史记
为何我的眼里常含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1601文章数 3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