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7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迎来了他的73岁生日。
与往年可能收到的来自世界多国领导人的祝福相比,今年的生日贺电显得格外冷清,但在这一片静默之中,有一封贺电却异常醒目。
![]()
他就是来自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贺电,并通过朝鲜中央通讯社向全世界发布了全文,而这封贺电的开场白直接而独特:“我最亲密的同志……”
金正恩在贺电中不仅表达了生日祝福,更重申了不久前在北京一场重要会晤中向普京许下的承诺,强调朝俄双边关系正在“充满活力地全面发展”。
在当今这个各国领导人通讯大多通过社交媒体简短留言或官方声明谨慎表达的时代,这样一份用词传统、情感色彩浓厚的正式贺电,配上“同志”这一颇具历史感的称呼,足以证明俄朝关系的不同寻常。
![]()
“同志”这个称呼属于上一个时代。
在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之间的领导人通信常常使用这个词语,它象征着意识形态的认同和阵营的团结。
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同志”一词在国际外交场合几乎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更为通用和保持距离的“先生”、“阁下”或直接称呼职位。
![]()
正因为如此,金正恩在2025年这个时间点,在给普京的正式生日贺电中再次使用“我最亲密的同志”,其意味绝非寻常。
这不太可能是一时兴起的怀旧,更像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政治表态。这种表态试图向外界传递一个明确信息:朝俄关系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国家间交往,正在向一种基于特殊战略需求的“准同盟”关系升华。
从现实层面看,这种关系的升温有其深刻的背景。
![]()
当下,俄乌冲突陷入僵持,俄罗斯面临西方前所未有的孤立和制裁,急需在外交和物资上寻找突破口。
而朝鲜长期遭受国际社会制裁,在发展经济、获取先进技术乃至安全保障方面,也渴望获得一个有分量的伙伴的支持。
两国在对抗西方压力、打破外交困局方面找到了巨大的共同利益。
![]()
金正恩贺电中重申的“北京承诺”,很可能就涉及双方在军事技术、能源粮食贸易、乃至联合国框架内相互政治支持等具体领域的合作。
用“同志”相称,是为这种深度合作披上一层意识形态的外衣,使其在国内和国际上显得更“名正言顺”。
而普京生日当天,公开报道中仅有金正恩的贺电显得突出,这本身也传递出复杂信号。这或许意味着,许多传统上与俄罗斯保持工作关系的大国,如欧洲国家,因持续的俄乌冲突而刻意保持了距离。
![]()
因此,金正恩的贺电就成了一枚被放在聚光灯下的棋子,它凸显了俄罗斯当前面临的外交环境:与西方世界关系冰冻的同时,其“朋友圈”也呈现出一种非常态的、高度选择性的特征。
朝鲜成为了那个愿意且能够高调站出来的伙伴。
这对俄罗斯来说,既是一种战略支持的宣示,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外交代价,即进一步强化其与西方对抗的阵营形象。
![]()
从朝鲜的角度看,这是一次成功的外交亮相。
在一个全球瞩目的时刻,通过一份充满个性的贺电,朝鲜向世界,特别是向美国及其盟友展示了其并非孤立无援,它拥有一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级别的战略伙伴。
这无疑增强了朝鲜在与对手博弈时的底气。
而且,金正恩的贺电中,有一句话值得反复咀嚼:“两国联盟关系将为构建公正的多极化世界秩序做出贡献”。
![]()
这句话几乎是对普京近年来外交战略的呼应。
俄罗斯一直主张打破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推动多极化格局,而朝鲜则将此视为打破自身孤立的机会。两国在这种目标上的契合,使得他们的合作超越了双边范畴,带有挑战现有秩序的意味。
但这种“多极化”愿景能否实现,仍面临诸多变数。
一方面,俄朝经济总量相加不足全球的3%,仅凭两国实力难以撼动现有体系;另一方面,他们的合作可能促使美国加强在东亚和东欧的军事部署,形成新一轮对抗。
![]()
例如,近期美日韩三边安全合作的强化,不排除就是针对俄朝走近的回应。
所以,这声“同志”,是唱给过去时代的挽歌,还是开启一个新联盟周期的号角?目前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它毫无疑问地表明,国际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更加复杂、更加不可预测的阶段。
而俄罗斯是否愿意长期为朝鲜的战略风险买单?朝鲜又能从这种合作中获得多少实际利益?这些都是未来俄朝关系需要面对的考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