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沙特国庆宣传视频引发了国际防务圈的震动。视频中短暂出现的歼-20模型喷涂着沙特国旗和“78272”编号,尽管画面很快被删除,但背后透露出的战略信号却耐人寻味。涉事的萨米·萨拉姆航空公司并非普通企业,这家拥有多个军机库、长期为沙特空军提供战机维护升级服务的国防承包商,其一举一动都与沙特军事战略深度绑定。此次“失误”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试探,在中沙关系升温与中东安全格局重塑的背景下,释放出复杂的地缘政治信息。
![]()
今年6月,沙特国防大臣哈立德亲王访华期间,中沙双方明确提出将进一步深化军事合作,构建“战略防务伙伴关系”。这一合作框架不仅涵盖传统的武器采购,更包括情报共享、联合演习和防务科技研发等深层次领域。同时,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的《共同战略防御协议》引发国际关注,巴方甚至公开表示将向沙特提供“核保护伞”。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沙特正在突破对美国的单一安全依赖,构建多层次的防御体系。
沙特对先进战机的渴望源于现实压力。当前其空军主力仍以F-15SA和“台风”战机为主,面对以色列的F-35I机群已显力不从心。尽管美国曾承诺向沙特出售价值142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但核心装备如F-35始终被排除在外。这种技术封锁倒逼沙特转向多元化合作。早在1986年,尚未建交的中沙就达成35枚东风-3导弹的交易,这笔价值3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不仅改变了中东军事平衡,更开启了双方长期合作的先河。
美国显然不愿看到中东盟友倒向中国。特朗普政府曾以《亚伯拉罕协议》为筹码,要求沙特限制对华合作,而美国中央司令部更将阿联酋采购中国装备视为“国家安全威胁”。但这种施压策略正在产生反效果:沙特在中美之间采取更灵活的平衡外交,既维持与美国的石油美元体系,又通过对华合作获取战略自主空间。
不过,沙特的防务多元化战略并非简单的“向东看”。其与巴基斯坦的核合作、参与欧洲“暴风”战机项目等举措,显示出沙特正试图构建多极化的安全网络。这种战略调整在以色列空袭卡塔尔事件后尤为明显——沙特意识到美国在关键利益冲突中可能优先考虑以色列立场,必须增强自身防御能力。
![]()
尽管沙特对五代机需求迫切,但真想采购歼-20仍面临多重障碍。中国长期坚持“非对称战略”,歼-20作为现役最先进战机,其出口可能性一直存疑。美国媒体曾分析,歼-20的技术参数(如超音速巡航、隐身性能)尚未完全公开,且配套的WS-15发动机仍在测试中。
但沙特的试探并非毫无意义。中国近年来在无人机、导弹等领域的出口突破(如翼龙-2、彩虹-4)已为高端装备输出积累了经验。若沙特能在技术转让、联合生产等方面展现诚意,歼-31等改进型号可能成为双方合作的切入点。更重要的是,沙特的态度转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阿联酋、埃及等中东国家正密切关注中沙合作进展,这或将打开中国军工进入中东高端市场的大门。
![]()
沙特国庆视频中的一闪而过的歼-20模型,既是对现有安全秩序的挑战,也是一次国际军售市场上的投石问路。在石油经济衰退与大国博弈加剧的双重压力下,沙特正通过防务多元化、技术自主化和外交平衡术,重塑自身在中东的角色。尽管歼-20的出口之路仍充满变数,但可以预见的是,中东防务市场的“中国元素”将越来越多,这或许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军事领域的生动展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