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小乔
“自己轻信亲兄弟、亲嫂子的话,导致背上一辈子也还不清的债务,我什么都没有了……”
![]()
2025年6月28日,一向老实乐观的许某彻底坠入绝望深渊。
谁能想到,他为帮哥嫂渡“还债危机”,顶着压力担保的200万“过桥贷款”,竟成了索命的枷锁。
更让他崩溃的是,哥嫂留下的烂摊子,全压到了他身上,一笔笔天价债务,压得他喘不过气。
即便哥嫂次次承诺“会还”,可老实的许某终究没能扛住,被债务活活逼死。
这一切都始于3月份那笔“只借一天”的过桥担保。
![]()
念及旧情,却惨遭做局
许某原本是某电力系统的一位老员工,不仅有着不错的收入,还有个懂事的儿子。
虽然感情方面并不如意,早已和妻子离婚,但和父母住在一起生活也算是过得安稳。
可这平静的生活,却被亲哥的一条微信彻底打破。
久未联系的亲哥突然找到他,想让他为自己的前妻,也是许某的前嫂子徐某群做担保。
做担保的原因也很简单,徐某群在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欠了两笔高达百万的贷款。
![]()
一笔50万6年期贷款次年到期,一笔150万3年期贷款2025年4月1日到期。
眼看贷款即将到期,但又无力偿还,于是便找到了前夫求助。
两人商量之后,便打算找为人老实的许某做担保人。
起初,许某并不同意,他也知道这种风险有多大。
但奈何这份旧情在这摆着,一边是亲哥,一边是前嫂子。
![]()
最后,看在亲情的份上,许某答应了两人的请求。
3月26日,三人约定好来到银行借款。
在银行客户经理金某意的推荐下,选择了“过桥贷款”。
联系到职业放贷人潘某后,便约定了借款150万周转一天,许某以担保人签字按手印。
但一天不到,却突生变故。
![]()
徐某群在去银行的路上接到了银行客户经理金某意的电话,说是150万不够,要250万。
同时还提到了徐某群妹妹徐某霞的贷款,表示先让她把妹妹的贷款还了,这样还能申请三厘低息。
对于这样的要求,金解释说的是因为徐某霞250万的贷款也即将到期,而徐某群是担保人。
![]()
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让徐某群的朋友刘某当场觉得不对劲,提醒可能有问题,先见到金本人再说。
但作为担保人的徐某群可能担心巨额债务落到自己头上,没有听朋友的建议便直接联系了潘某加借了50万,利息涨至3万元一天。
而许某还以为签完这一笔就能解脱,却不知这场以“旧情”的帮忙早已布下致命陷阱。
![]()
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借款成功后,这笔借款在银行客户经理金某意的建议下先打到了妹妹徐某群的账户。
可诡异的是,徐某霞的银行卡号是金某意直接发来的。
此时徐某霞还在台湾治病,对借款一无所知。
徐某群还以为在妹妹的账户完成续贷后,就能顺利转出再以同样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续贷。
谁曾想,刚转到银行客户经理金某意提供的账户上后,这笔钱却“消失”了。
![]()
哥嫂弟三人发现异常后,便找到金某意讨要说法。
但对方却一直以续贷审批没下来为由搪塞三人。
就这么过了一周,三人意识到事情或许没有那么简单。
真相败露后,三人才知道徐某霞那笔5月底才到期的贷款被银行提前扣走,而徐某群的150 万续贷压根没通过审批。
![]()
而许某的处境瞬间逆转,不仅没脱保,还多了200万高息借款的担保责任。
但更让他心寒的,是这些他念旧情的亲人们。
出事后,潘某作为出借人,很快提起了诉讼。
徐某群觉得自己“理亏”并未出庭,而妹妹远在台湾未露面。
独自出庭,让许某内心受到了更大的刺激。
![]()
在那之后,许某便开始记恨这些人。
他给徐某群打电话不接,向哥哥诉苦只得到“我来还”的空头承诺。
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起初还能接通的电话,也变成了无法接听。
直到6月24、25日,许某接连收到浙江天台县法院的支付令和判决书。
![]()
泰隆银行要求他承担265万贷款的连带清偿责任,加上潘某的债务,总额超400万。
许某的母亲回忆,那段时间他吃不下睡不着,总说“这辈子完了”。
6月26日晚,这个从未经历过大风浪的老实人,用一根1.4米长的绳子结束了生命。
遗书里那句“不知道明天会有什么结果”,成了他对这个世界留下的最后疑问。
![]()
那笔钱究竟为何被扣?
许某死后,200万“消失”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根据金融监管部门的意见书,泰隆银行存在三大问题:提前还贷未确认借款人意愿、续贷未明确告知条件、客户信息保护有短板。
其中,徐某霞声称她根本不知道钱转到卡上,贷款也没到期,银行凭什么扣走?
![]()
而金某意则未经允许提供其银行卡号的行为,直接违反了相关规定。
但监管部门对“欺骗性收贷”“违规推荐过桥资金”的指控,以“证据不足”未予认定。
银行方面则坚称“转账是徐某群自愿操作”。
可徐某群的转账记录显示,她是在金某意的指令下,特意从宁波返回柜台转账的。
![]()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要求的“每年还本金才能续贷”的潜规则,本身就为过桥资金埋下隐患。
更讽刺的是,出借人潘某后来与徐某群姐妹达成和解,姐妹俩只需还68万就可免责,剩余债务不再强制执行徐某群。
然而,只有许某,这个没拿一分钱,没落得一点好处的担保人,成了唯一的牺牲品。
![]()
如今,许某的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哥哥活在自责中。
这场由200万引发的悲剧,终究是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亲情再好,别轻易担保!
毕竟生命只有一次,远比所谓的“人情”更珍贵。
![]()
结语:
徐某霞贷银行250万未还,人却跑去台湾,让经手的金某意怀疑其逃债,而金某意怕客户崩盘,还不上贷款被追责,“忽悠”着姐妹俩把贷款提前还上,“过桥”只不过是个“借口”,而徐某群和徐某霞两姐妹虽然欠债,但也属于被忽悠的。
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让这个老实巴交的许某成了“替罪羊”。
![]()
原本还有几年时间就能享受退休生活,凭他在电力系统的工作退休金应该也不低。
但谁曾想,最后却因为“人情”把自己推进了深不见底的大坑,承担了一切本不该承担的责任,生活无望最终选择了自杀。
许某的结局让人唏嘘,但这件事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不该担保的事不担保!
信息来源: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