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本是放松休闲的好时机,可杨先生一家在惠州小径湾的海鲜餐厅却吃得一肚子火。两盘看似普通的海鲜 —— 炒蛏子和膏蟹,结账时竟要价 661 元。这个数字不仅让杨先生当场愣住,更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旅游餐饮市场长期存在的消费陷阱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惠州海鲜餐厅消费陷阱典型案例呈现
![]()
10 月 3 日,杨先生和家人到惠州小径湾游玩,原计划使用网络平台团购的海鲜套餐,却被店家告知团购活动已过期,只能单点。当杨先生询问单点价格时,店家含糊其辞,只说 "先吃吧,吃完再结账"。两道菜下肚,661 元的账单让他傻了眼:膏蟹 2.4 斤,单价 188 元 / 斤,蛏子 3 斤,单价 68 元 / 斤,再加 6 元茶位费。
更让杨先生意外的是,邻桌一位大哥仅比他多一个菜,竟花费了 1000 多元。随后杨先生将经历发到网上,引发广泛关注。此类事件并非首次出现。此前惠东县巽寮南港湾食府就因 "花螺不足秤" 被查处,执法人员现场发现,购买 1 斤花螺蒸熟后复秤只有 0.8 斤。广东汕头南澳岛也曾发生游客花 318 元团购的海鲜套餐,结账时变成 2297 元的事件。这些案例共同勾勒出旅游区海鲜餐饮市场的乱象。
惠州海鲜餐厅常见消费陷阱类型及具体表现
惠州海鲜餐厅的消费陷阱可谓花样百出,最常见的当属价格不透明。店家往往在顾客询问价格时含糊其辞,或用 "时价" 搪塞,甚至像杨先生遇到的这样,直接拒绝提前告知价格,非要等顾客吃完才亮出账单。这种 "先斩后奏" 的做法,让消费者失去了选择权和议价空间。
缺斤少两是另一大顽疾。有些商家在称重时不去皮,或使用不准的秤具,更有甚者在加工过程中 "偷梁换柱"。如惠东海鲜餐厅被查处的 "花螺不足秤" 事件,就存在 133 克的偏差。而商家往往以 "加工后会缩水" 等借口搪塞。
还有一种陷阱是 "挂羊头卖狗肉"。有网友反映,在抖音上看到某店宣传 "新鲜又划算",到店后才发现团购的都是冰箱里的冻品,新鲜海鲜需高价单点。这种利用不实宣传诱导消费的手段,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消费陷阱背后的原因剖析
这些消费陷阱为何屡禁不止?从商家角度看,部分经营者抱着 "一锤子买卖" 的心态,认为游客不会再来,能宰一次是一次。涉事餐厅老板在回应时委屈地表示,进货价一斤 160 元的蟹,卖 188 元,利润还不到两成,"这在旅游区真不算贵"。但事实上,根据惠州市官方公布的数据,近期青蟹的零售均价大约是六十出头一斤,店家 188 元 / 斤的售价,已是市场均价的近 3 倍。
从监管层面看,尽管市场监管部门会介入处理投诉,但 "一阵风" 式的整治难以形成长效。记者在事件发生后多次致电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霞涌市场监管所,电话均无人接听。这种监管不到位让不良商家有恃无恐。
游客自身因素也不容忽视。多数游客对当地海鲜价格不了解,缺乏消费经验,加上假期出游心态较为放松,容易成为宰客对象。正如一位网友所言:"现在很多人出门吃饭,先翻小红书和抖音看避坑帖,别人说贵,他们就信,店家明码标价,他们也觉得是套路",这种信息不对称加剧了消费风险。
消费陷阱造成的负面影响
对游客而言,这种宰客行为直接造成经济损失,更破坏了旅游体验。杨先生坦言,原本愉快的假期因为这顿饭变得 "气得不行"。更严重的是,这种经历可能让游客对旅游产生恐惧心理,尤其是经济压力较大的年轻人,"不是年轻人不愿消费,而是这种明目张胆的宰客让人不敢消费"。
对当地经济而言,短期的宰客收益换取的是长期的声誉损害。一位游客评论道:"越是这样载客越对自己当地的名声不好,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 这种恶性循环导致餐馆客流量减少、酒店入住率下降,最终影响当地居民生计。惠州海鲜餐饮的负面口碑正在形成,这对依赖旅游业的地区而言,无疑是饮鸩止渴。
游客避坑建议
面对复杂的消费环境,游客需要提高防范意识。出行前,可通过网络、旅游攻略等了解当地海鲜市场价格范围和常见消费陷阱,做到心中有数。到达餐厅后,务必坚持 "先问价后消费",要求店家明确告知海鲜单价、重量和总价,最好能看到实物并亲自监督称重过程。
选择餐厅时,优先考虑明码标价、口碑好的商家,或选择海鲜自助餐厅,一般一人一百五六十元就能随便吃,且走平台交易相对有保障。消费过程中,要保留好消费凭证,如发票、菜单等,遇到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维权。
改善惠州海鲜餐厅消费环境的对策
要根治海鲜餐厅消费陷阱,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商家应加强自律,诚信经营,主动做到价格透明、计量准确,摒弃 "一锤子买卖" 思维。事实上,法律只要求价格贴墙上,没说非得口头报,但良好的服务应该超越法律底线。
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可借鉴青岛的做法,要求海鲜店设置扫码看价系统,让价格一目了然。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严厉处罚,不仅是停业整顿,更要提高违法成本,让商家不敢宰客。
消费者也应增强维权意识,遇到不公及时曝光,形成社会监督力量。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打破 "宰客 - 曝光 - 整改 - 再宰客" 的恶性循环,让旅游市场回归健康有序的轨道。
这场 661 元的海鲜纠纷,最终以店家向杨先生退费 400 元暂告一段落。但事件反映的深层问题远未解决。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的不只是事后调解,更是事前预防和过程监管。当每一位游客都能明明白白消费,每一家商家都能诚信经营,旅游才能真正成为放松身心的美好体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