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包拯,那可是铁面无私的代表人物,连皇亲国戚犯了法都得掉脑袋。
可就是这么硬气的包青天,却拿一个叫柴文意的家伙毫无办法。
![]()
这人作恶多端,害死无辜百姓,包拯把案子查得明明白白,证据确凿,可就是不敢判他死刑。
这柴文意到底什么来头,能让包拯都束手无策?他背后的靠山究竟有多硬?
赵匡胤黄袍加身那年,距离后周世宗柴荣去世才过了几个月。
柴荣这人是个狠角色,在位五年多把后周治理得风生水起,老百姓日子过得舒坦,周边小国都得看他脸色。
他当初定下一个三十年计划,准备先花十年收复燕云十六州,再花十年平定江南各国,最后十年休养生息让天下太平。
![]()
可惜天不遂人愿,柴荣三十九岁就病死了。
他那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登基,朝政全靠大臣把持。
赵匡胤当时手握重兵,看准时机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手下将士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他当皇帝。
后周的江山就这么换了主人。
赵匡胤这人心里明镜似的,他抢了人家的天下,总得给柴家一个交代。
外人看着,柴家幼主失国,说不定得被赶尽杀绝。
赵匡胤偏偏来了个反向操作,不但没动柴家人,还赐给他们一块丹书铁券。
![]()
这玩意儿就是免死金牌,上面刻着字,说柴家子孙除了谋反大罪,犯其他任何罪都能免死。
这还不算完,赵匡胤专门在太庙里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祖训。
内容很简单,就是要求宋朝历代皇帝善待柴家后人,不得随意处罚。
这块碑藏在太庙最隐秘的地方,只有新皇帝登基才能进去看。
宋朝几百年间,这条祖训一直有效,柴家人确实活得相当滋润。
柴文意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
他是柴荣的第五代孙,从小就知道自家有块免死金牌,做什么都不用怕。
家里长辈对他管教不严,加上有祖上的特权护身,这人越活越嚣张。
![]()
他每天带着一帮狐朋狗友在街上晃悠,看到漂亮姑娘就上去调戏。
有良家女子骂他几句,他当街就敢动手。
有次在集市上看中一个卖花姑娘,人家不理他,他直接让手下把姑娘抢走,关在家里好几天。
姑娘家里人去报官,衙门接了案子一看是柴家人,吓得赶紧把状纸退回去。
柴文意身边有个叫杨家宝的邻居,两家本来没什么交集。
杨家宝这人老实本分,在城里开了个布庄,生意做得不错。
柴文意有次在街上喝醉了酒,看杨家宝不顺眼,上去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杨家宝挨了打也不敢还手,只能忍着。
![]()
柴文意有个妹妹叫柴文婷,这姑娘性格温和,看不惯哥哥的所作所为,经常劝他收敛点。
柴文意根本不听,还嫌妹妹多管闲事。
有天两人又为这事吵起来,柴文意喝多了酒,一怒之下动了手。
柴文婷被推倒撞到桌角,当场没了气息。
柴文意酒醒后看到死去的妹妹,吓得魂飞魄散。
他虽然有免死金牌,可真把亲妹妹打死了,传出去也不好听。
他脑子转得快,马上想到把罪名推到杨家宝头上。
![]()
他让手下把柴文婷的尸体抬到杨家宝的布庄后院,摆出一副被侵犯后杀害的样子。
第二天一早就去衙门告状,说杨家宝调戏自己妹妹不成,起了歹心害人性命。
官府的人来杨家搜查,果然在后院发现了尸体,杨家宝百口莫辩,当场被抓进大牢。
杨家宝有个哥哥在外地经商,听说弟弟出事立刻赶回来。
他花钱托人打听,很快就查出是柴文意陷害。
他拿着证据去找柴文意理论,柴文意见事情要败露,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派人把杨家宝的哥哥也杀了。
杀人灭口还不够,柴文意又使了个更毒的招数。
![]()
他买通手下在杨家宝哥哥的行李里塞了一封信,信里写着杨家跟北方的辽国有来往,涉嫌通敌叛国。
这可是灭门大罪,官府查抄了杨家,满门上下几十口人全被抓了起来。
杨家宝眼睁睁看着父母兄弟姐妹被押往刑场,自己却连话都说不上,只能在牢里捶胸顿足。
包拯这时候正好调任当地做知府。
他听说杨家的案子有疑点,亲自提审了杨家宝。
包拯办案向来仔细,他发现杨家宝的供词前后矛盾,而柴文意的证词也漏洞百出。
![]()
包拯派人去杨家宝的布庄查看,发现后院那个现场明显是伪造的。
柴文婷身上的伤痕位置不对,死亡时间也对不上。
包拯又调查了那封通敌的信,发现纸张是新的,墨迹也很新鲜,显然是最近才写的。
包拯找到柴文意家的仆人秘密询问,终于有个良心未泯的老仆说出了实情。
原来那天晚上柴文意喝醉酒打死了妹妹,所有下人都看见了。
包拯掌握了确凿证据,立刻下令释放杨家宝,同时派人抓捕柴文意。
杨家宝出狱的时候,他的家人已经全部被处决了。
![]()
这个本来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柴文意的恶行彻底毁了。
杨家宝跪在包拯面前痛哭流涕,恳求包拯为他死去的家人讨个公道。
包拯把柴文意抓进大牢,连夜审案。
柴文意一开始还想抵赖,包拯把所有证据摆出来,他才低头认罪。
包拯当堂宣判,柴文意故意杀人,陷害忠良,罪该万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判决书刚写好,柴文意突然笑了起来。
他从怀里掏出一块黄绸包着的东西,打开一看,正是那块丹书铁券的副本。
![]()
柴文意得意洋洋地说,他是柴家后人,有先帝赐的免死金牌,包拯就算是铁面无私也不能杀他。
包拯脸色铁青,他当然知道这块铁券的存在。
太祖皇帝在太庙立下的祖训,历代皇帝都要遵守。
包拯虽然刚正不阿,可他也是大宋的臣子,不能违抗祖宗的规矩。
包拯派人快马加鞭进京向皇帝禀报。
皇帝看了奏折也犯了难,柴文意罪大恶极确实该死,可太庙里那块石碑明明白白写着,柴家人除了谋反都能免死。
皇帝跟群臣商议了好几天,最后只能下旨让包拯把柴文意无罪释放。
包拯接到圣旨,心如刀绞。
![]()
他把杨家宝叫来,告诉他这个结果。
杨家宝当场昏倒,醒来后整个人像丢了魂一样。
他的十几口家人惨死,仇人却能逍遥法外,这让他怎么活下去。
包拯没办法,只能下令放人。
柴文意走出衙门的时候,还冲着堂上的包拯露出讥讽的笑容。
他觉得自己有免死金牌护身,往后还能继续作威作福。
包拯坐在大堂上,望着柴文意离去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
他这辈子办了无数案子,哪怕是王公贵族犯法他都敢处置,可今天却拿一个恶棍毫无办法。
他叹了口气,对身边的师爷说,法律管不了的人,就只能靠老天爷来收拾了。
柴文意刚走出衙门大门,天空突然乌云密布。
原本还是晴天,转眼间就电闪雷鸣。
衙门口聚集了很多围观的百姓,大家都在议论柴文意作恶多端却能逍遥法外的事。
一道闪电突然从天而降,正好劈在柴文意身上。
这一下来得又快又准,柴文意连惨叫都没来得及发出,整个人就倒在地上没了气息。
围观的百姓都看呆了,接着爆发出一阵欢呼。
大家都说这是老天爷开眼,收了这个祸害。
![]()
包拯听说柴文意被雷劈死了,走出大堂看了一眼地上的尸体。
他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转身回到堂上继续办案。
杨家宝也赶到了现场,看到仇人的下场,跪在地上放声大哭。
他的家人虽然回不来了,可心里总算有了一点慰藉。
柴文意死后,朝廷对这件事的态度很微妙。
官方记录只说他意外身亡,对他犯下的罪行只字不提。
柴家其他人依然享受着祖上留下的特权,继续在各地为非作歹。
宋朝存续的三百多年间,这块免死金牌一直有效。
![]()
柴家子孙仗着这个护身符,做了不少坏事。
地方官员就算知道他们犯法,也不敢轻易动手。
每次抓到柴家人,最后都得乖乖放人。
包拯处理柴文意这个案子后,心里一直不平静。
他写了好几封奏折给皇帝,建议废除或者修改针对柴家的特殊待遇。
他在奏折里写道,法律应该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任何特权都会破坏司法公正。
皇帝看了包拯的奏折,心里其实也认同他的观点。
可祖宗立下的规矩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朝中大臣也有不同意见。
有人说当年太祖赐给柴家铁券是为了显示宋朝的仁义,现在收回去会落人口实。
![]()
有人说柴家已经没什么势力了,给他们点特权也无伤大雅。
讨论来讨论去,最后什么都没改。
那块太庙里的石碑继续立在那里,柴家的免死金牌继续有效。
包拯虽然不甘心,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他后来在日记里写道,最难办的案子不是查不清真相,而是明明知道真相却无法伸张正义。
柴文意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老百姓编了很多版本。
![]()
有人说他是被包拯暗中派人杀死的,有人说真的是天雷惩罚了恶人。
真相如何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们从这个故事里看到了法律的无奈和人心的向往。
柴文意这个案子,让我们看到了古代特权阶层有多可怕。
包拯那么刚正的人都拿他没办法,可见制度的弊端有多严重。
赵匡胤当年为了收买人心给柴家免死金牌,没想到这个决定让后世无数老百姓受害。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却难如登天。
柴文意最后被雷劈死,也算是给那些受害者一个安慰,只是这种天降正义来得太偶然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