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凌厉的歼35从福建舰上丝滑弹射升空,大家都看到了吧!当它射向苍穹时,全球海军航空兵的排名榜,已经在这一刻被彻底改写,美军的F35C更是因此瞬间压力山大。
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电磁弹射歼35。
弹射先例
要理解歼35的震撼,必须先明白一个道理,再强的战机,如果从航母上起飞时“吃不饱”,那也只是被束缚的雄鹰。
![]()
而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正是解开枷锁的关键。比如美军的F35C,虽然部署在“福特号”航母上,设计使用的是电磁弹射,但至今故障频发,无法可靠运行。
因而在实际部署中F35C大多仍然依赖尼米兹级航母的蒸汽弹射,或者像英国部署在“伊丽莎白女王”号上,使用更落后的短距滑跃起飞。不过无论哪种,都严重限制了F35C的载重。
它经常需要在“满油”和“满弹”之间做痛苦抉择,否则要么就是飞不远、要么就是打不狠。而中国的歼35却是专门为了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而生,电磁弹射不仅弹射效率更高,而且更能提供精准、平滑且巨大的初始动能,让歼35能够以33吨的最大起飞重量,实现“满油满弹”的极限状态出征。
![]()
这也意味着歼35的作战半径能突破1300公里大关,同时在机腹弹舱和机翼下,可以挂满最先进的弹药,而无需牺牲航程。
可以说电磁弹射赋予了歼35成为“完全体”的终极条件,使它所有的设计性能得以100%释放。不过有人肯定会说,美国福特号的电磁弹射虽然目前有些问题,但并不意味着就永远有问题,如果福特号电磁弹射没问题了,歼35还是否会有优势?
![]()
而且无论是电磁弹射还是蒸汽弹射,只要上了天那就要比战机本身谁更强了,歼35如何碾压F35C?
隐身王者
第五代战机的核心优势是隐身,而在这一点上,歼35对F35C实现了跨越式的碾压。歼35不仅采用了菱形机头、S形进气道,以及外倾双垂尾和机身翼身融合等极致的隐身设计,从而将雷达波反射降到最低。
据说它的正面雷达反射截面RCS,推测仅为0.01平方米级别,也就相当于一只小鸟而已。同时在涂层工艺上采用的是第二代超材料隐身涂层,不仅吸收雷达波带宽更广泛,而且耐腐蚀、易维护,作为舰载机特别适应高盐高湿的海洋环境。
![]()
反观美军的F35C,却因为隐身涂层娇贵易脱落,部署在航母上需要频繁补涂,维护性极差。而且歼35的细节处理也非常讲究,座舱盖采用金属镀膜,无论是舱盖的接缝、弹舱边缘,以及尾喷口都全部进行了锯齿化的处理,真正做到了“天衣无缝”。
当然更可怕的还是歼35追求的是全向隐身,相比于F35那样主要优化正面隐身。歼35的侧面和后方隐身性能同样出色,同时它还配备了可收放式的龙勃透镜,既能隐藏自己,也能在需要时“伪装”成非隐身目标,进行战术欺骗。
简单的说就是F35C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在空战中,歼35能先于发现F35C,并进行锁定和发射导弹。
![]()
而F35C的雷达可能直到被击落前一刻,都无法有效捕捉到歼35的身影。这简直就是“单向透明”的猎杀,而我军给歼35制定编号时,为特意选一个35,恐怕也有歼灭F35的含义吧。
态势感知
那么凭啥就说歼35就一定能轻松歼灭F35,难道只是因为它的隐身性能可能更优秀一些吗?当然不是,歼35对阵F35能够主宰战场的还是它的“最强大脑”航电系统。
现代空战讲究“发现即摧毁”,那么实现优先发现的关键就是雷达。歼35的机头装备了新一代的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其中的TR组件数量超过1500个,不仅探测距离达到400公里,而且功耗更低、抗干扰能力也更强。
就像“火眼金睛”一样,能在远距离上精准识别F35这样的隐身目标。它的分布式光电系统,还在机身上下布置了多个红外光学传感器,实现了360度无死角的环视视野。
![]()
飞行员佩戴先进头盔显示器,就可以实现“看哪打哪”,在格斗中抢占尽先机。不过歼35在实战中的探测能力也不光只是自身的雷达,它能够通过高速数据链与空警600预警机和055驱逐舰等其他装备,实时共享战场信息。
作为海空一体战的信息节点,它也不再是孤立的战斗机,而是整个体系化作战中最致命的一环。因而这套系统能使得歼35飞行员,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拥有超强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而它的对手F35C飞行员,很可能要在战争迷雾中艰难的摸索。即便侥幸实现了突防,能够和歼35来一个面对面的近距离较量。F35C的基础性能也是完败。
![]()
动力澎湃
尽管两款隐身舰载机都是中型舰载机,但歼35的“双发”配置让它拥有了接近重型战机的配制。而F35“肥电”的一大致命隐患就是全系列都采用单台F135发动机。
虽然推力强大,但“单发”设计是舰载机的大忌。在茫茫大海上,一旦单发故障或战损,结果就是机毁人亡,甚至连迫降的机会都极其渺茫。
而这也是美国海军一直对F35C心存芥蒂的原因之一。不过相比之下歼35的“双发”就显得从容可靠的多。
歼35坚持双发设计,搭载两台涡扇19“黄山”中等推力发动机。带来的优势是压倒性的,不仅安全性倍增,一台发动机故障,另一台足以支撑它返回航母或就近的机场。
![]()
而且两台发动机提供的总推力超过20吨,推重比更加惊人,使它具备了超音速巡航能力和极强的机动性,即便是空中格斗也完胜“肥电”。
而且双发布局潜力巨大,为未来升级矢量推力喷管留下了充足的空间,一旦实现将带来逆天的超机动能力。
而双发之于单发,不仅是数量的差异,更是作战理念的代差。在危机四伏的海上,相比于垂直起降等花哨的能力,可靠性永远是第一战斗力。
全面超越
因而歼35不光是要超越美军的F35成为全球最强舰载机,而且综合它以上所有的优势,可以想见未来将会改写海空作战规则,而这也是令美军极度窒息的地方。
甚至连挂载导弹的能力,歼35也因为内置机腹弹仓能挂6枚导弹而更深一筹,堪称未来海空作战的空中清道夫。

它如果挂载4枚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和2枚霹雳10格斗弹,就足以形成对F35C的优势,特别是远程空空导弹的超视距攻击能力,在超远航程和隐身能力的加持下,已经可以超越F35C的作战半径之外对其进行猎杀。
如果在保持隐身的状态下,用歼35潜入敌方防空圈,使用空射高超音速导弹,对敌方航母舰船等重要地面目标,实施一击必杀式的斩首攻击更将让美军难受。
当然歼35也可以先彻底掌控制空权,为后续的歼15T攻击机群扫清道路,将反舰打击的任务交给载弹量更强悍的歼15T去完成。
![]()
不过这依然不是歼35的极限,按照目前我军的发展,未来一架歼35很可能还可以指挥一个由4至6架隐身攻击无人机组成的“蜂群”。
有人机负责决策和指挥,无人机前出侦察、干扰,甚至自杀式攻击。极大消耗敌方防空资源,形成全新的非对称战法。总之歼35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海军航空兵首次在装备质量上实现了对美国海军的全面超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