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寿命与大便次数有关?研究发现:寿命长的人,每天排便在这个次数

0
分享至



清晨六点半,64岁的李大爷又像往常一样,提着一个保温杯,慢悠悠地走进小区花园,和邻居们聊着天。不远处的长椅上,几位同龄的老伙伴正热烈讨论着一个“敏感”话题,“你一天排几次大便?”李大爷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啊,这些年都是早上一次,从不拖拉,也很少拉肚子!”

邻居老赵却一脸苦恼:“我隔三差五才一次,每次都难受,有时候太着急反而拉稀。”一旁的大妈更是疑惑:“年轻人说多拉肠胃干净,是不是越勤快越长寿?”



别小看这个话题。你可能没注意到,大便次数的多少其实暗藏着身体的健康密码,甚至关乎我们的寿命长短!那到底一天排几次才算健康?每天一次和多次有啥区别吗?有没有研究能说明问题?答案比你想的更有意思,跟下文一起揭晓,这个“厕所里的问题”,真的会决定你健康的“上限”吗?

肠道健康在近年来频繁被称为“第二大脑”,但你或许不知道,肠道状况还能预判一个人的“活力时钟”。哈佛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等权威机构连续多年追踪研究发现:排便频率异常,尤其是长期便秘或反复腹泻者,患慢性疾病和猝死意外的风险远高于规律排便者。

在一项覆盖中国10大区域近50万人、平均51.5岁成人的研究中,科研团队以10年为周期跟踪排便习惯,将受试者分为每天排便1次、每天排便多于1次、每周排便3-6次和每周1-2次四组。结果显示:每天排便1-2次的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病发病率最低;每天多于1次排便的人,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高出12%,心力衰竭风险高出33%;长期便秘(每周排便≤2次)者,寿命缩短、慢病缠身的概率大增。



中科院一项两万名50岁+中老年人10年随访研究发现:每天晨起规律排便的人群,慢性病发生率比不规律排便者低37%。而《细胞报告医学》刊载的国际研究也反复强调:坚持每天1-2次规律排便,寿命有望延长4.3年!

这些数据共同指向一个结论:排便次数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每天1-2次是健康和长寿的最佳“区间”。这背后的原因,与肠道菌群、免疫力、全身代谢密不可分。肠道“畅通无阻”,说明菌群生态良好,毒素代谢和营养吸收能力强,全身器官负担更轻。相反,长期便秘或腹泻,等于向身体敲响“警钟”:慢病、心梗、肿瘤甚至猝死,都在不知不觉中悄然靠近。

你可能还没注意到,维持好每天1-2次的规律排便习惯,身体其实会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正面变化:

保持免疫力高位运转肠道掌控着70%以上的免疫系统功能。益生菌稳定,清除废物畅快,人体更少受慢性感染困扰,重大疾病的发生风险自然大幅下降。



慢性病远离你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规律排便人群糖尿病、高血压、心梗、肠肿瘤发病率至少下降20%-40%。便秘、腹泻长期存在,则血液内炎症因子浓度升高,心脑血管事件增加。

精神和睡眠质量提升很多人忽视了这样一点:肠道舒畅直接影响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合成。便秘者常常伴有焦虑、失眠、抑郁,而规律排便的人,大脑更“轻松”,情绪也更稳定。

肝肾功能更强健多项体检大数据分析表明,每天1-2次排便的成人,肝损伤和肾功能异常指标在5年随访中低于其他分组13%~24%。因为毒素代谢减少滞留,给肝肾“减负”。

皮肤气色和体力提升最新发表在《细胞》子刊的研究显示,肠道排毒变顺畅能带来皮肤红润、少长痘、少过敏、精神有活力等一系列变化。肠道和皮肤之间的“轴”,是健康新热点。



警惕:这些异常信号,意味着排便习惯出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健康的排便,绝不仅仅是次数够,而是时间、形状、颜色等都需关注:大便变黑:警惕消化道出血、胃溃疡、胃肿瘤;大便变红:可能提示痔疮、肠炎甚至直肠癌;大便发白、变细:警惕胰腺、胆道疾病或肠腔狭窄;排便习惯突变(变频繁、变稀或难解):及时就医,不要讳疾忌医!

正如62岁的老郑因严重便秘、用力排便导致急性心梗差点送命的案例,每一次异常都要格外重视,别把身体的“求救信号”当作小事耽误。

想拥有稳定规律的排便频率,这些细节千万别忽视。

多摄入膳食纤维每日建议新鲜蔬菜300~500克,加点粗粮、燕麦和豆制品,也可以适量补充果胶、魔芋、亚麻籽粉等。蔬果纤维是肠道益生菌的“美味佳肴”。

保证足够饮水成年人每天饮用1500ml-2000ml温水可软化大便、促进肠蠕动;早起和餐前小口慢饮最有效。

规律运动,别久坐哪怕每天散步30分钟,或饭后慢跑步行,都能有效提升肠动力。久坐、懒动容易让“懒肠”变越来越慢,造成排便问题。



建立定时如厕习惯固定在每天早晨或餐后,创造良好的排便心理信号;不要强忍,觉得有便意时及时如厕。

关注情绪和压力压力大会抑制肠蠕动,易形成便秘或拉肚子的恶性循环。适当放松、规律作息、保持好心情,对健康同样重要。

温馨贴士出现大便次数过少(每周≤2次)、过多(一天3次以上)、性状异常、习惯突变等症状时,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完善肠道、内分泌、肝肾等系统的系统评估。切忌擅自用泻药或长期忍便,要“重视每一天的如厕信号”,这是对身体最温柔的呵护。

大便次数其实是身体健康状况的直观晴雨表。科学研究反复印证,每天规律排便1-2次,是维持健康长寿、预防慢病的重要标志。不过,每个人体质、饮食、作息不同,具体排便情况若有持续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小问题拖成大病。这份“小指南”不代表万能宝典,但日常坚持优化饮食、运动、作息与心理,绝大多数人都能收获健康、安心的“厕所时光”!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又要暴雷?北京某民办学校内斗,上演“雪姨拍门”!

又要暴雷?北京某民办学校内斗,上演“雪姨拍门”!

51上私立
2025-10-31 20:18:39
相声班主准备跑路!绿大暗给AB介绍金主!

相声班主准备跑路!绿大暗给AB介绍金主!

八卦疯叔
2025-11-01 14:30:03
塔利班警告:“伊斯兰国”正策划袭击中国与俄罗斯使馆

塔利班警告:“伊斯兰国”正策划袭击中国与俄罗斯使馆

桂系007
2025-10-31 14:35:53
今天最后一天!浙江天气即将上演反转,气温跌破20℃……

今天最后一天!浙江天气即将上演反转,气温跌破20℃……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2 06:05:10
确认央视直播!大批无锡人已赶往!

确认央视直播!大批无锡人已赶往!

江南晚报
2025-11-01 19:03:29
不吹不黑!新赛季油箱即将归零的五大球星!

不吹不黑!新赛季油箱即将归零的五大球星!

王糬自驾
2025-11-02 07:06:54
两岸就统一表态:赖清德大开倒车,郑丽文让人失望,董军正告美方

两岸就统一表态:赖清德大开倒车,郑丽文让人失望,董军正告美方

南宗历史
2025-11-02 02:29:23
美媒:安世芯片可以卖,但中方开的条件,等于把荷兰架在火上烤!

美媒:安世芯片可以卖,但中方开的条件,等于把荷兰架在火上烤!

林子说事
2025-11-01 10:04:51
王传福投出深水炸弹,比亚迪王炸新车一炮而红

王传福投出深水炸弹,比亚迪王炸新车一炮而红

象视汽车
2025-11-02 07:00:05
城管砸烂“老兵烧烤”,叫嚣让他随便告,凌晨领导急电:闯大祸了

城管砸烂“老兵烧烤”,叫嚣让他随便告,凌晨领导急电:闯大祸了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2 09:48:53
有点意思!吴宗宪复播,先表态自己是中国人,后又隔空称赞大小S

有点意思!吴宗宪复播,先表态自己是中国人,后又隔空称赞大小S

小咪侃娱圈
2025-11-01 13:17:47
潘石屹再次预判我国楼市?未来3年,楼市或迎来“三大”走向

潘石屹再次预判我国楼市?未来3年,楼市或迎来“三大”走向

巢客HOME
2025-11-01 05:10:03
以色列恢复三线作战,哈马斯命不久矣

以色列恢复三线作战,哈马斯命不久矣

山河路口
2025-10-31 17:19:56
安世半导体中国团队突遭断薪!系统权限全被锁死,员工含泪发声

安世半导体中国团队突遭断薪!系统权限全被锁死,员工含泪发声

生活新鲜市
2025-11-02 06:01:12
王腾称将离开手机行业

王腾称将离开手机行业

澎湃新闻
2025-11-02 00:30:24
自闭症男孩研学营走失身亡事件后续:四名带队老师处失联状态,家属将继续追责

自闭症男孩研学营走失身亡事件后续:四名带队老师处失联状态,家属将继续追责

扬子晚报
2025-11-01 17:33:16
三星会长李在镕请黄仁勋!喝啤酒吃炸鸡很尽兴,最爱路边摊的财阀

三星会长李在镕请黄仁勋!喝啤酒吃炸鸡很尽兴,最爱路边摊的财阀

有范又有料
2025-10-31 08:02:53
郭德纲一家三口国外秋游,10岁郭汾阳挺大肚穿花睡裤,又潮又土!

郭德纲一家三口国外秋游,10岁郭汾阳挺大肚穿花睡裤,又潮又土!

疯说时尚
2025-10-30 16:07:26
浙江主持人伊一,傲人上围太好看!她说:气质是跑出来的!

浙江主持人伊一,傲人上围太好看!她说:气质是跑出来的!

马拉松跑步健身
2025-11-01 21:45:04
重庆“文强”之子的现状

重庆“文强”之子的现状

年代回忆
2025-05-13 20:05:32
2025-11-02 09:24:49
阿晪美食
阿晪美食
喜欢做菜,享受做菜的过程
1068文章数 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母亲给35岁儿子花32万和女子"闪婚" 发现女方背负巨债

头条要闻

母亲给35岁儿子花32万和女子"闪婚" 发现女方背负巨债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艺术
房产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教育要闻

2026高考报名,这八处变化一定要了解!

艺术要闻

郑丰林:中国当代年轻女画家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