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嘉月
来源 | 广告案例精选
一代人有一代人要领的鸡蛋。
小时候我奶赶早排队,就为了菜市场门口那两枚免费鸡蛋,顺带抱回一盒“溶栓通脉素”,吃完血压没降,钱包先瘪。
我妈那辈升级成“健康一日游”,大巴拉到郊区山庄,听穿白大褂的“院长”讲了一上午,抱回一箱“量子磁化水”,喝完血糖没动,感情被磁化得服服帖帖。
轮到我,95后,刷小某书看见“防猝死套餐”,白大褂换成滤镜脸,直播间里“营养师”一口一个宝子,我边熬夜边下单,鱼油、奶蓟草、虾青素,三百多块,吃完照样两点睡,心跳一百二。
![]()
鸡蛋还在,只是换了壳,保健品这玩意儿,像打地鼠,砸下去一锤,换个名头又冒头。
去年成都一个哥们,天天加班到半夜,被“逆生长肽片”种草,主播说连续吃九个月,结节消除率98%,他一口气囤半年量,五千多,吃到第四个月,体检报告原封不动,结节还胖了一圈。
医生一句话怼回去:这就是普通食品加维生素,成本不到一顿外卖。
你以为年轻人不信?信得可邪乎。
23岁的北京白领张女士床头摆满了维生素B、葡萄籽、褪黑素,她坦言:“每天吃就是图个安心。”
34岁的丁先生应对加班熬夜的方案是褪黑素配护肝片,发际线后移后又火速下单含激素的生发丸。
这届年轻人一边熬最深的夜,一边嗑最贵的保健品,像极了当年父母一边劝你别熬夜,一边自己偷偷买降压床垫。
![]()
保健品这套剧本,内核二十年没换。
先给你造焦虑,再给你递解药。
对老头老太,话术是“三高、肿瘤、一夜猝死”。
对打工人,关键词换成“熬夜、秃头、社畜猝死”。
反正总有一款恐惧对上你的脉。
恐惧有了,下一步就是“专家”降世。
大爷大妈遇见的是“中科院研究员”,年轻人遇见的是“哈佛博士后”,背景一个比一个唬人,其实证件全是淘宝定制,P个图,连公章都带防伪。
![]()
直播间更卷,背景一墙书,灯光一打,金边眼镜一戴,弹幕齐刷“老师好”,仪式感拉满,谁还记得查他论文?
有了“专家”,还得有数据。
“吸收率95%”“临床验证98%有效率”,数字随口蹦,听着比高数还严谨。
最绝的是情感捆绑。
大爷大妈被业务员喊干爸干妈,年轻人被主播喊宝子家人,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
你看那些直播间,主播动不动就是富婆人设,嘴里蹦着英文缩写,把尿毒症说成某毒症,癌症用“CA”代替,疗效全靠“立竿见某影”这种黑话。
他们给产品披上“量子科技”“古法秘方”这些闪闪发光的外衣,别说老年人,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都容易发懵。
有个案例我记得特别清楚,江苏有个团伙,专门从网上买来快递单号信息,分析出谁家老人买过保健品,然后打电话冒充“健康指导老师”,一套组合拳下来,骗了十四万余人,金额大到吓人。
![]()
图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这说明啥?
说明你的个人信息,早就成了人家精准诈骗的导航地图了。
那我们为什么这么容易上当呢?
前面也说了,人家拿捏的是咱们的命根子——对健康的渴望,对疾病的恐惧。
北京大学有项研究点破了,买保健品的人里头,百分之六十五都有明显的健康焦虑。
老年人怕生病给儿女添麻烦,怕看不到孙辈长大;年轻人呢,怕秃头,怕熬夜猝死,怕体检报告飘红。
这种恐惧,成了骗子最好的帮手。
![]()
我记得有个案子,一位得了胃癌的老人,在医院排队时拿到一张虚假宣传报纸,居然把看病的三千块钱拿去买了一个疗程的“抗癌新药”,指望着它能救命。
这种心情,没经历过的人可能很难真正体会。
苏格拉底老早就说过:“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面对健康这个复杂命题,我们其实都很无知,都希望能有个简单轻松的解决方案。
保健品商家就利用了这种心理,把他们的产品包装成那个“简单的答案”。
但问题是,健康哪有捷径啊?
它需要的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坚持运动这些笨功夫。
这些道理我们都懂,可偏偏就愿意相信直播间里那句“七天见效”的承诺。
那为啥这些骗局就像野草,烧都烧不尽呢?
根子还是来钱太快,罚得却太轻。
一款成本十一块五的产品,敢卖到五千块,这里头的利润,足以让多少人铤而走险。
![]()
图注:保健品店铺卖2000元一盒的生命素,在电商平台上标价500-700元
可一旦被抓,现有的法律罚款和他们的暴利比起来,很多时候就像挠痒痒。
虽然国家也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比如搞专项整治行动,甚至有的地方尝试引入“七天冷静期”让消费者反悔,但总有心存侥幸的人换个马甲继续干。
说这么多,并不是一棍子打死所有保健品。
正规的、有“蓝帽子”标志的保健食品,对特定人群确实能起到营养补充的作用。
但我们心里得有根弦,得明白它永远是食品,不是药品,永远不能替代正规治疗。
下次再看到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宣传,先冷静下来,去官方渠道查查资质,或者问问身边靠谱的医生朋友。
最重要的是,多给自己和家人一点真正的陪伴和关心。
那份实实在在的温暖,比任何号称能“包治百病”的神药都更能让人安心。
也许,我们每个人要领的那份“鸡蛋”,从来就不是什么实物,而是那份被看见、被理解、被关怀的需求。
当这份需求在现实生活里得不到满足,我们就容易转向那些看似美好的承诺,哪怕心里知道,那可能只是个漂亮的泡泡。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广告案例精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