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净水技术》期刊“碳中和与智慧水务”专刊征稿启事

0
分享至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务领域的深度,《净水技术》期刊联合同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共同设立“碳中和与智慧水务”专刊,邀请同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黄翔峰教授担任本专刊客座主编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广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魏忠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孙文俊教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佳教授担任专刊的客座编辑,诚邀国内外学者、行业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投稿,共同探索双碳背景下智慧水务发展的关键技术突破与未来路径。文章录用后将发表在《净水技术》期刊“碳中和与智慧水务”专刊,并优先邀请参加碳中和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论坛(拟定于2025年11月在上海召开)。

征稿主题

Call for Papers Theme

本专刊聚焦(但不限于)以下研究方向:

1.水处理低碳技术与能源资源回收

2.水务行业的低碳运行与管理

3.工业水系统与零碳园区建设

4.水系统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

5.水资源水环境的智慧监测与治理

6.碳中和与智慧水务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稿件要求

Manuscript Requirements

1、来稿须为原创,不存在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 174—2019)中明确的学术不端现象,稿件重复率检查结果不应超过10%,来稿主要内容应符合征稿主题或实际生产运行情况,不存在虚构、夸大等情况。

2、来稿所报道的内容应满足科学性、合理性前提,并满足:(1)稿件在理论、方法或应用等方面具有创新性,不简单重复他人工作,或重复验证行业公认的研究结论;(2)稿件所报道的创新技术对应用具有指导性,能为同行的研究和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3、来稿字数不少于5000字,应满足《净水技术》通用投稿格式要求(详见我刊投稿系统“通用投稿格式”文件)。

4、论文基本内容:题目、作者署名(中英文)、作者单位全称(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引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中英文)、基金项目、作者简介(50字以内)与联系方式(邮箱/电话)。

投稿方式

Submission Methods

登录《净水技术》期刊官网:https://www.jsjs1982.com/在线投稿,投稿时选择“碳中和与智慧水务”栏目。

投稿咨询:

同济大学 陈时俊 csj@tongji.edu.cn

同济大学 蔡 辰 caic@tongji.edu.cn

上海《净水技术》杂志社 李佳佳 18637250885(手机号同微信)

征稿截止时间:2025年11月25日

见刊时间:拟定于2026年2月刊出

专刊编辑团队

Special issue editorial team

客座主编


黄翔峰

同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

黄翔峰,同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减污降碳增汇协同控制理论及技术,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社会服务等科研项目40余项,研究成果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江西省自然科学奖、福建省科技进步等。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曾获共青团中央等八部门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个人五年成就奖、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10周年突出贡献个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教卫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奖励。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担任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副会长等。

客座编辑

陈广

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广,毕业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工程博士学位,正高级工程师,入选上海市东方英才拔尖项目,上海城投水务集团副总经理,制水公司总经理。中国水协智慧委副主任、上海净水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污水(污泥)处理厂日常运营、新技术研发、信息化建设和工程建设等工作。先后参加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市科委课题、水务局课题等十余项研究任务,曾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与多项专利,参编《城镇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评价技术规范》《城镇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治理技术标准》等国标、行业和企业标准与规范。


魏忠庆

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任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净水技术》期刊青年编委

魏忠庆,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注册公用设备师、注册咨询工程师、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现任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任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净水技术》期刊青年编委;主要从事水处理技术、水系统工程、数字水务技术研究与应用;主持和参与中大型给排水工程设计项目20多项;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2项;主编和参编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及团体标准15部;荣获国际水协会项目创新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10多项;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荣获“中国水业人物”管理与产业贡献奖、福建省首批“数字工匠”称号。


孙文俊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净水技术》期刊青年编委

孙文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国际紫外线协会(IUVA)董事会成员(Board Member),IUVA新冠疫情阻断技术工作组负责人,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Western University)兼职教授,中国环保机械协会紫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产力协会饮用水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现代净水团队负责人。研究领域包括现代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消毒和高级氧化技术、水质与健康、节水和水资源化技术等。

刘佳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刘佳,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兼任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国际水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上海化工协会环境分会委员等。曾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中国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奖等,入选“小米青年学者”项目。

专刊审稿专家推荐

Recommended by Column Reviewers

为保障“碳中和与智慧水务”专刊的学术质量与前沿性,现面向国内外水务行业学者征集该领域审稿专家。诚邀具备双碳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与水务行业的学者、产业技术领袖加入审稿专家团队,共同推荐碳中和与智慧水务研究的创新与落地。

(一)审稿专家条件

(1)年龄不限,副高级以上职称或者博士学历,从事市政给排水、工业水处理与水环境领域的相关科研、运行与管理方面的工作;

(2)近3年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过论文不少于2篇;

(3)学术态度严谨,无学术不端行为,愿意秉持客观、公正、认真、负责的态度及时完成审稿工作。

(二)审稿要求

(1)具有较好的学术水平,能从专业角度对稿件的学术性、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及可读性提出评审意见;

(2)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为学术共同体乐于奉献的精神,秉持客观、公正、严谨、高效的态度进行审稿,主动规避利益相关稿件;

(3)出具较为充分与富有建设性的审稿意见:对于“退稿”的稿件,需给出较为充分的退稿意见;对于“退修”的稿件,需给出于较为合理、具有参考性的修改意见;

(4)及时回应,一般审稿周期为14天,最长不超过30天。若因故无法审稿或无法及时返回,请及时与编辑部进行沟通;

(5)对所审稿件内容严格保密。

(三)审稿专家福利

(1)按照审稿数量获得审稿酬劳(按年度发放);

(2)按年度颁发审稿人证书;

(3)优先了解本刊资讯,受邀参与我刊组织的各项学术交流活动。

(四)加入方式

(1)扫描二维码填写信息即可受邀。

扫码填写信息

(2)填写审稿专家申请表与相关支撑材料,一同发送至shjsjs@vip.126.com,邮件注明“《净水技术》审稿人申请”。

扫码下载《审稿专家申请表》

编辑:李佳佳

排版:李佳佳

校对:李佳佳

审核:阮辰旼

《净水技术》2025年活动计划


欢迎广大水务企业加盟合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净水技术 incentive-icons
净水技术
中文科技核心期刊
3316文章数 87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