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月球上没有火箭,宇航员怎么返回地球的?难道美国登月是骗局?

0
分享至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漫漫征程中,1969 年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美国成功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的足迹,开启了太空探索的新纪元。自那以后的短短三年间,美国再接再厉,又马不停蹄地进行了五次载人登月任务,累计将 12 名航天员送上了月球表面。

然而,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在此后的长达半个世纪里,美国却仿佛突然对载人登月失去了兴趣,再未开展过相关任务。这一异常举动,引发了人们对美国登月真实性的广泛质疑,甚至被一些人纳入阴谋论的范畴。

其中,有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疑问:“月球上没有火箭,航天员究竟是怎样从月球返回地球的呢?”

事实上,月球表面确实没有类似地球的大型火箭发射设施。

但鲜为人知的是,搭载了小型火箭发动机的登月舱,正是帮助航天员挣脱月球引力束缚,顺利进入月球轨道的关键工具。

在整个登月过程中,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从地球成功逃离,踏上前往月球的征程,这一过程犹如逆水行舟,走上坡路,步步艰难,需要克服巨大的地球引力,耗费大量的能量。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月球返回地球的过程则相对轻松,仿佛顺水推舟,更像是下坡或者顺风而行。

那么,具体的返回过程究竟是怎样操作的呢?

月球的体积相较于地球而言,可谓是微不足道,其引力仅仅是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这一显著差异,直接导致月球的逃逸速度也远低于地球,仅为每秒 2.4 公里,而地球的逃逸速度则高达每秒 11.2 公里。不仅如此,月球几乎处于真空状态,大气极其稀薄,大气阻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些独特的条件,使得从月球逃离变得相对容易许多。



以阿波罗 11 号任务为例,其所使用的土星五号火箭,即便放在当今时代,按照火箭推力的标准来衡量,依然能够稳居世界第二位,其强大的运载能力可见一斑。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从月球返回地球并不需要如此大推力的火箭,甚至严格来说,并不需要像从地球发射时那样的传统火箭。

那么,在没有大型火箭的情况下,航天员究竟是如何从月球返回地球的呢?

首先,我们需要清晰地了解阿波罗飞船的结构和任务分工。

阿波罗飞船的登月舱并不承担返回地球的任务,它的核心职责在于将航天员安全送至月球表面,并在完成任务后,从月球起飞,与在月球轨道上等候的指令舱实现对接会合。当阿波罗飞船成功进入月球轨道时,为其提供强大推力、助力其穿越浩瀚宇宙的巨大土星五号火箭,早已因燃料耗尽而完成了它的使命。



此时,伴随飞船抵达月球轨道的,仅有登月舱、指令舱以及服务舱。飞船上搭载着三名航天员,其中两名航天员进入登月舱,负责执行月球表面的探测任务,而剩下的一名航天员则留守在指令舱内,承担轨道监测等相关任务。

当在月球表面执行任务的两名航天员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后,他们便启动登月舱,返回月球轨道,与留守在指令舱内的航天员会合。随后,三名航天员一同乘坐飞船,踏上返回地球的漫漫归途。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返回过程中,最终只有指令舱会返回地球表面。

前面提到,月球的逃逸速度约为每秒 2.4 公里。

但在实际操作中,登月舱在离开月球时,并不需要达到这一逃逸速度。

它的首要目标是进入月球轨道,与指令舱实现对接会合,因此,它只需达到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即每秒 1.8 公里即可。登月舱主要由上升段和下降段两部分组成。



当航天员准备离开月球时,他们仅携带上升段,而下降段则被留在月球表面,充当临时的发射架。上升段的质量相对较轻,内部搭载着两名航天员以及采集的部分月球土壤样本,其总重量大约为 4.7 吨。

而土星五号火箭在离开地球时,总质量高达 3000 多吨,荷载约 45 吨,其中包含了轨道舱、登月舱下降段和上升段等的重量。在这 4.7 吨的上升段重量中,约有 2.4 吨为燃料重量。由于月球引力仅为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所以在月球上,这个 4.7 吨的上升段所受重力,相当于在地球上的 0.8 吨,形象地说,其重量大概等同于两头猪。

此时,留在月球表面的下降段,就如同一个简易的微型发射架,而上升段则化身为小巧灵活的 “微型火箭”。尽管它的体积相对较小,但凭借自身搭载的小型火箭发动机和充足的燃料,足以完成将航天员送入月球轨道的关键任务。

上升段成功进入月球轨道后,便会与指令舱精准对接。



至此,返回地球的重任就正式交到了燃料储备充足的服务舱手中。服务舱点火启动,通过精确的轨道计算和发动机推力控制,实现变轨操作,进入地月轨道。在飞行过程中,当飞船接近地球时,指令舱与服务舱适时分离,指令舱开始独自执行返回地球的最后阶段任务。

在进入地球轨道后,指令舱通过特定的减速装置进行减速,随后穿越地球大气层。在这一过程中,指令舱需要承受高温和高压的考验,通过特殊的隔热材料和结构设计,确保舱内航天员的安全。最终,指令舱准确降落在预定区域,地面救援人员早已在此严阵以待,迎接航天员的凯旋。



当然,以上所描述的只是航天员从月球返回地球的大致简略过程。在实际的航天任务中,每一个步骤都涉及到众多复杂而精细的技术细节和操作流程。这些细节对于保障任务的成功至关重要,但作为普通大众,我们只需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大致流程即可。



回顾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施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这一伟大成就的背后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无数的艰辛与挑战。

许多人往往只看到了阿波罗 11 号成功登月的辉煌瞬间,却忽略了在这背后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经历的重重磨难。美国航天局最初计划在 1967 年就实施载人登月任务,然而,命运却在此时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就在预定发射日期的一个月前,在一次例行测试中,指令舱突然起火,熊熊大火瞬间吞噬了三名航天员的生命。这一惨痛的事故,犹如一记重锤,重重地砸在了美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程中,使得载人登月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

事故发生后,美国航天局痛定思痛,以更加严谨和审慎的态度重新审视整个登月计划。从阿波罗 2 号到 6 号,美国航天局采用无人测试的方式,对登月的全过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模拟演练。在随后的阿波罗 7 号至 10 号飞船测试中,除了没有搭载航天员之外,整个登月过程几乎与真实的载人登月任务毫无二致。通过这一系列严格的模拟测试,美国航天局不断优化技术方案,解决潜在问题,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直到所有模拟测试都取得成功后,美国航天局才终于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实施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阿波罗 11 号载人登月任务。

由此可见,若我们深入了解阿波罗整个登月历程,就会深刻认识到,美国载人登月绝非如人们想象中的那般轻而易举。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美国航天事业辉煌成就的冰山一角,在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无数次失败后的顽强坚持以及对科学探索的无限热忱。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载人登月领域也有着明确而宏伟的计划。



官方早已确认,计划在 2030 年左右实施载人登月任务,并且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甚至存在提前完成的可能性。不过,出于对任务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极致追求,中国很可能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等到 2030 年前后,确保各方面条件都万无一失后,再择机实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中国将全力以赴,从技术研发、人员培训、设备制造等多个方面,为载人登月任务做全方位、深层次的准备。



那么,曾经在载人登月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美国,为何会突然停止载人登月呢?

简单来说,载人登月是一项极其耗费资源的庞大工程。美国实施载人登月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冷战时期与苏联激烈竞争的影响。

当时,苏联成功将加加林送入太空,这一壮举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强烈刺激了美国的神经,促使其决心在太空领域与苏联一较高下,从而开启了载人登月的征程。然而,在经历了六次载人登月后,美国逐渐发现,虽然登月行动在科技和政治层面取得了巨大的影响力,但从经济收益的角度来看,却收效甚微。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对登月的新鲜感也逐渐消退。近年来,随着太空探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又开始重新规划重返月球的计划,积极为将来的载人登月任务做准备。

尽管在当前阶段,载人登月尚未展现出明显的经济回报,但对于中国而言,载人登月却具有极其深远的重大意义。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向外太空拓展生存空间已成为必然趋势。

而月球,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无疑将成为人类迈向更广阔宇宙的重要跳板和中转站。太空探索,恰似人类历史上的 “第二次大航海时代”。回顾历史,中国在首次大航海时代由于种种原因遗憾错过,失去了在当时世界舞台上引领潮流的机会。

而如今,面对太空探索这一全新的历史机遇,中国绝不能再次错失。我们不能一味地等待所有技术都达到完美成熟的状态后才开始行动,因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那样只会让我们远远落后于时代的步伐。



此外,月球对于中国人而言,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特殊的情感纽带。

嫦娥奔月的传说,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早已深入人心,代代相传。中国实现载人登月,不仅将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将极大地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进一步巩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大国地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陈熠不敌申裕斌,没想到赛后她会这样说,已尽力

陈熠不敌申裕斌,没想到赛后她会这样说,已尽力

范櫳舍长
2025-11-02 06:22:07
连输残阵雄鹿步行者,暴露库里2大致命弊端,勇士的3个不争事实

连输残阵雄鹿步行者,暴露库里2大致命弊端,勇士的3个不争事实

后仰大风车
2025-11-02 12:23:52
疑似小米已暂停轻薄Air项目新机,因iPhone Air销量太差

疑似小米已暂停轻薄Air项目新机,因iPhone Air销量太差

热点科技
2025-10-31 18:35:50
美军上将大胆预言:解放军的统一之战,会以这个名义打响第一枪?

美军上将大胆预言:解放军的统一之战,会以这个名义打响第一枪?

朔方瞭望
2025-11-02 10:04:34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懂球帝
2025-11-01 22:25:12
A股:证监会重磅发声,这个板块提前透露大利好,下周稳了!

A股:证监会重磅发声,这个板块提前透露大利好,下周稳了!

夜深爱杂谈
2025-11-02 08:18:31
湖北小伙骑车接新娘回家,半路遇车祸当场身亡,真相出人意料

湖北小伙骑车接新娘回家,半路遇车祸当场身亡,真相出人意料

碎碎纪实
2025-11-01 18:44:38
明天早高峰通行压力大,记得错峰出行

明天早高峰通行压力大,记得错峰出行

大象新闻
2025-11-02 11:10:09
一个糊弄的世界——特朗普全世界水来的四万亿订单,大概率都会黄

一个糊弄的世界——特朗普全世界水来的四万亿订单,大概率都会黄

超级学爸蛋总
2025-11-01 23:12:55
4-3!4-2!女单4强全部诞生!陈熠被淘汰,王艺迪送张本美和出局

4-3!4-2!女单4强全部诞生!陈熠被淘汰,王艺迪送张本美和出局

侃球熊弟
2025-11-02 05:10:24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瞻史
2025-10-31 02:20:52
都别做梦了!哪怕两岸和平统一,台湾也不可能让解放军在台驻军

都别做梦了!哪怕两岸和平统一,台湾也不可能让解放军在台驻军

王楔晓
2025-11-01 20:02:28
王家卫录音意外替刘诗诗“伸冤”,连卓伟都说她娱乐圈最干净

王家卫录音意外替刘诗诗“伸冤”,连卓伟都说她娱乐圈最干净

书咚咚
2025-11-01 19:24:55
日本一女子在家中遇害,丈夫为破案租住其遇害公寓26年;26年后凶手自首,竟是死者丈夫的同学

日本一女子在家中遇害,丈夫为破案租住其遇害公寓26年;26年后凶手自首,竟是死者丈夫的同学

极目新闻
2025-11-01 21:44:00
厦门男女干部的“出轨门”,荒唐又离谱!

厦门男女干部的“出轨门”,荒唐又离谱!

房产老司机
2025-11-01 11:33:21
5胜0负!成东部唯一不败队伍!又一个哈登诞生?这笔交易真的双赢

5胜0负!成东部唯一不败队伍!又一个哈登诞生?这笔交易真的双赢

篮球扫地僧
2025-11-02 11:55:38
试播6集被叫停,30年前这部神剧,说透了中国三代人的命运

试播6集被叫停,30年前这部神剧,说透了中国三代人的命运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0-30 11:33:32
开拓者下放杨瀚森引热议:下一个姚明暂时搁置 他一定会强势回归

开拓者下放杨瀚森引热议:下一个姚明暂时搁置 他一定会强势回归

罗说NBA
2025-11-02 06:27:28
注意!上海冷空气马上到!街头这一幕市民直呼惊奇↗

注意!上海冷空气马上到!街头这一幕市民直呼惊奇↗

极目新闻
2025-11-02 09:59:12
赵鸿刚出战“世界耳光大赛”惨遭KO,本人最新回应:眉骨处伤口已缝5针,摘墨镜眼睛肿得睁不开

赵鸿刚出战“世界耳光大赛”惨遭KO,本人最新回应:眉骨处伤口已缝5针,摘墨镜眼睛肿得睁不开

极目新闻
2025-11-02 08:11:51
2025-11-02 12:55:00
宇宙时空 incentive-icons
宇宙时空
热衷于宇宙和时空探索
11678文章数 956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万斯一句话让印度裔美国人炸锅 遭铺天盖地批评后回应

头条要闻

万斯一句话让印度裔美国人炸锅 遭铺天盖地批评后回应

体育要闻

李大林获2025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手机
数码
时尚

教育要闻

粉丝采访录(二):普通劳动者怎样培养子女

艺术要闻

隈研吾翻车?设计了武汉酒店,网友:像一栋“凉席大厦”

手机要闻

销量同比增长100%,iQOO Neo11热卖背后

数码要闻

樱桃推出 CHERRY STREAM ULTIMATE 外设,含可自定义电磁滚轮鼠标

松弛感穿搭太适合秋冬了,减龄又好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