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缺乏兵员,缺乏武器装备,但是乌克兰能够以弱势的一方打了三年多时间,还未被全面击溃,乌克兰打得还是非常顽强的。
特别是在红军城战线,俄军已经打了18个月之久。俄军投入了第8集团军,第29集团军,第41集团军和第51集团军大约16万军队,结果在红军城战场打成了消耗战。
本来在俄军夏季攻势中已经夺取了红军城南部防线,俄军突击队甚至打进了红军城市中心,结果乌军打响反攻之后立马夺回了失地,现在俄乌双方开始进行反复拉锯战。
在整个红军城战场,俄罗斯一共有16万大军,而乌克兰部署在红军城的精锐部队仅有4万 ,再加上一些国土防御旅和国民警察部队,乌克兰在红军城的防御力量充其量仅有最多6万人,结果却硬扛住了16万俄军进攻。
![]()
乌军能够以较少的兵力拖住16万俄军,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有消息称,乌克兰军方借助红军城坚固工事,打防御战本就占据了优势,实际上还有非常值得关注的点就是,乌克兰战术执行得当,在红军城打造了三层防御网,这才是能够顶住16万俄军攻势的最大原因。
乌军第24机步旅无人机作战部队尤里上士透露称,在红军城战线,乌克兰军队依靠无人机组建了密集火力封锁网,且这些无人机作战范围不断提升,给俄军造成了巨大压力。
在2024年时,乌军这些无人机打击范围最多2公里左右,到了2025年延伸到了6公里,现如今已经扩大到了20公里打击范围。在美国星链卫星系统支持下,乌军无人机通讯能力变强,打击也变得更加精准起来。
俄军想要在红军城实施突破,就必须面临如何能够突破乌军设下的三层防御网。只要俄军敢进入无人机打击的20公里范围内,就会遭遇乌军火力封锁。
乌军每个作战营都配备了至少6架侦察和指挥无人机,还有大批无人机辅助攻击阵地前沿俄军。
![]()
自俄乌战争出现了无人机,并在前线推广了无人机作战模式之后,俄乌双方已经不再出动大规模集群冲锋作战,因为在无人机面前,不管是坦克装甲还是军队集结,都会成为高速无人机猎杀的目标。
在红军城战场,乌军每天24小时不断出动无人机搜索俄军动向,迫使俄军只能以突击小分队形式分散作战。在无人机全天候搜索之下,俄军的打击行动很快就会被乌军侦察到。
乌军侦察机发现目标之后,可以通过星链系统快速将情报传回指挥中心。然后,乌克兰指挥中心还有北约军事顾问坐镇,在短时间内就能制定反击战术。
最快时,乌克兰指挥中心从得到情报,到下达指令,再到最终传输给一线作战的乌克兰士兵,整个过程仅需15分钟时间。在北约帮助之下,乌克兰军队战场感知能力大增,让俄军作战效率被迫降低。
最关键的是,俄军不敢冒险发动大规模攻势,如此一来俄军在红军城部署了16万大军,却无法发挥出兵力优势。所以俄军只能被迫以作战小分队的方式进行渗透作战,结果却因得不到火力掩护,无法长时间控制打下来的据点,乌军一轮反攻就能收复失地。
![]()
当俄军靠近红军城核心防线时,就不得不面对乌军设下的第二次防御网。乌军利用无人机和炮兵实施联合攻击,俄军一旦暴露立马就会遭受乌军远程火力饱和攻击。
乌克兰军队执行的战术是,利用无人机率先攻击俄军装甲车辆,当延缓了俄军进攻步伐之后,立马出动远程炮火打击俄军步兵方队。
只要俄军步兵缺乏装甲掩护就会乱成一团,此时俄军要么原路撤军,要么硬着头皮往前冲。当乌军无人机飞临阵地上方打击时,俄军一般都会向周边林区躲避。
可是乌克兰军队早已提前在周边埋设地雷,正是利用这一套战术将俄军驱赶至雷区,只要地雷一响俄军更加不敢轻举妄动了。此时就是乌军无人机和炮兵实施挨个清除的大好时机。
![]()
即便俄军侥幸能够突破前两层防御网,但是俄军自身的兵力和弹药消耗也非常大了。乌军的第三层防御网则是死守红军城核心区的同时,出动远程火力集中打击俄军后勤补给,直接要把俄军困死在红军城前沿阵地。乌克兰这一战术,起码在红军城战线已经取得成效,让俄军一时半会儿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