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一位在日本工作的中国女子——王选,在东京街头上看到了一份《日本时报》,突然勾起了童年刺在心里的痛苦记忆。
![]()
一纸报纸惊醒童年噩梦
那一份报纸,是关于首届 731 部队国际研讨会上,日本和平活动家、日本学者森孝正、松井英介正在组织国际调查团,帮助帮助她的家乡——浙江义务崇山村村民起诉日本政府,要求日本政府赔偿731细菌战受害者的报告。帮助她的家乡——浙江义务崇山村村民起诉日本政府,要求日本政府赔偿731细菌战受害者的报告。
这一切使王选顿时想起童年时候长辈们关于瘟疫的记忆!
王选1952年8月6日出生在上海,祖籍就是浙江省义乌。她十三岁时,就目睹了自己的叔叔——王焕章整天高烧不退,浑身布满紫黑色斑块,成为村中 73 名鼠疫受害者之一。
她记忆起,小时候叔叔对她说起抗战时候的1942年,日军在浙江义务崇山村投放了细菌炸弹,拥有1200人的千年古村,就在鼠疫疫情中化为人间炼狱。
![]()
当时,村里很多人就因患鼠疫暴毙,王选家族有八位亲人接连因疾病死亡。襁褓中的王选叔叔—王焕章被母亲抱着躲进了地窖,才躲避了鼠疫疫情的传染。
虽然王焕章童年时候大难不死,却留下了如侄女王选看到的后遗症。王选记忆起,童年时候叔叔王焕章经常翻出长辈们珍藏的1942年《申报》,报纸民国繁体字赫然印着“日军在哈尔滨建立细菌研究所”,以及在中国大地发起细菌战的报道。
1969年,王选作为知识青年到崇山村插队,在那里插秧种地,与农民生活了四年,亲自听了村民们讲述“日军飞机投毒”的往事,也亲眼目睹了村民们患上了日军细菌战遗留下的“烂脚病”:脚面溃烂、长老茧,走路姿势也显得怪异;以及村民们讲述的死老鼠、神秘瘟疫的碎片记忆……
![]()
村民们也讲述当年日军假借“防疫队”之名,实则进行活体解剖实验。村民们饱受细菌战折磨的悲惨人生经历,如鱼刺一样刺痛王选的心,使她一直把这一段记忆珍藏在心里。
后来虽然王选知青插队回城,参加高考,凭借自己聪颖和勤奋,考上大学成为英语教师,又与实业家结婚,跟随丈夫到日本定居,在丈夫公司担任要职,过上安稳的小康生活,但童年长辈们伤痛一直烙印在她的心上。
辞去百万年薪,走上十年诉讼荆棘路
当王选在报纸,看到日本爱好和平学者为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追回公道的报道,出于正义感,她决定也要亲自要日本政府为731部队细菌受害者追求赔偿,为那些无辜受害者讨公道!
![]()
一切如她后来在法庭上说的:
“那些受害者都是我的同乡,他们中有人全家死绝,有人带着后遗症苦熬半生。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需要为同胞发声!”
于是,王选开启了她长达三十年的跨国法律诉讼路。她先辞去了在日本年薪五百万高薪工作和博士学位,一个人亲自跋山涉水,自筹经费走入民间,搜集被日军731细菌战施虐的受害者资料。
王选的调查,就从她的祖籍家乡浙江义务崇山村开始,这里是1942年日军731部队在浙江一带发动细菌战的重灾区,当时很多都患上鼠疫、霍乱等病菌死亡。
![]()
田野乡街的调查者:1300 位幸存者的血泪证词
王选亲自走访一位又一位幸存者。这些细菌战幸存的老人,回忆起当年的惨状:
“村里一天死四五十人,抬棺材的人都找不到了。”
“日本人穿着白大褂来,不给治病,只管抽血、解剖,把中国人当牲畜…”
之后,王选又亲自走遍了当年日军细菌战袭击的浙江宁波、衢州、湖南常德、黑龙江、吉林等地区,走访了上百位受害者及其家属。受害者的血泪证词,与日本学者松村高夫等在《战争与恶疫》一书中记录的731部队在浙江的罪行完全吻合。
在浙江、湖南的田间地头,王选亲自带着摄像机走访了1300多位幸存者,记录了受害者的访谈和真实情况。如她用摄像头,记录下87岁老人王晋悌溃烂的右腿——这是1942年日军投放炭疽菌留下的后遗症。
![]()
有一位村里的老人在种地时,不小心挖到日军遗留的毒气弹,导致全身溃烂,痛苦了数十……还有村里的孩子在玩耍时,接触到有毒物质,留下了终身残疾……
王选采访受害者,每一次听到受害者讲述,那悲惨的表情和悲惨经历,都令她心如刀绞。
之后,王选又拼命搜集当时日军细菌战的证据。
如在常德文理学院档案馆,王选从1950年代防疫报告中,找出日军飞机空投跳蚤容器的原始记录。
在哈尔滨平房区,王选也寻找到当年日军731部队陶瓷细菌弹碎片,经德国实验室检测,弹体残留的炭疽孢子仍有活性。
![]()
当她看到资料,历史学家估计,抗战时候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细菌战,大约使中国大约3000万无辜民众死亡和受伤。
于是,王选意识到,揭露侵华日军细菌战的真相,不仅是家仇,更是国难,更加坚定为受害的中国民众讨公道的决心。
艰辛的维权路
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王选也发现日本政府对于侵华战争的细菌战事情上,都采取回避、甩锅、推卸责任的态度。日本政府不承认侵华战争发起过细菌战,甚至拒绝提供细菌战相关的历史资料,更谈不上为受害者维权和赔偿。
王选看到日本政府的甩锅行为,意识到必需学习国际法,才能更好为受害者维权,在法庭上讨回正义!
![]()
当时的王权,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精力都不如年轻人。但她每天都在晚上挤出时间,学习国际法的法律条文,经常熬夜到深夜。家人担心她身体受不了,又觉得一个人与日本政府集团斗争,难度太大,劝她放弃!
但是,富有正义感的王选,没有选择放弃。她对家人这么解释道:
“当年日军细菌战受害的中国同胞生活太苦了,出于中国人,我一定为这些受害同胞讨一个公道!”
在王选正义和努力下,终于在1997年8月终于搜集了一切法律诉讼的资料。然后,在日本律师团朋友的帮助下,率领180名中国细菌战受害者原告亲赴日本,向东京地方法院递交诉状,首次向法官、向日本政府、向世界发出了中国遭遇细菌战受害者的声音。
王选的追责和诉讼,这也是是中国细菌战受害者的首次跨国追责。
![]()
法庭激战,艰难抗争
王选对日本政府的跨国追责诉讼,引起了社会和新闻舆论的广泛关注。在法庭上,王选作为中国浙江、湖南的细菌战受害者的代表,在法庭上逻辑清晰地、义正言辞陈述了事实。
同时,中日团队学者拿出了大量的证据,包括历史文献、受害者的医疗记录以及现场勘查报告。这些证据包括《井本日志》(日军参谋本部业务日志)等官方文件,清晰记录了731部队的业务报告和细菌战实施过程。
这些证据,是为了证明细菌战就是战时日本政府的国家行为。因此,现在的日本政府应该为当年日军细菌战中国无辜受害民众,承担赔偿责任!
但这一场民间平民告政府的诉讼活动,是很难胜利的!当时,日本政府不仅拒绝派人为代表出庭作证,还通过各种渠道对王选和她的诉讼团队施加压力。
![]()
为了推卸责任,日本政府聘请了顶尖的律师团队进行辩护。在法庭上,当日本律师团试图以“个人无索赔权”反驳王选,王选就援引《海牙公约》第3条反击:“违反战争法规的行为,受害者有权获得赔偿”驳斥对方。
之后,日本律师团继续以“国家无答责”(旧国家行为不负赔偿责任)、“个人索赔权已放弃”、“诉讼时效已过”等法理借口进行抗辩,刻意回避对细菌战历史事实的讨论。
结果,2002年东京地方法院一审判决:首次承认731部队实施细菌战的事实,但以“国家无答责”驳回索赔。
败诉不馁,持续努力
王选虽然败诉了,但她出于对受苦受难同胞的同情心,不甘心失败,继续为维护受害者的权利去抗争。
![]()
对于王选的坚持,日本政府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干扰诉讼进程。日本的右翼分子们,甚至对王选进行威胁、恐吓,试图让她放弃维权。
但面对恐吓和压力,王选都是毫不畏惧,从未退缩。她一次次出现在法庭上,一次次在国际场合发声,向世界揭露日本政府的所作所为。在日本一次记者会上,王选正对记者们讲述细菌受害者的悲惨人生,一些右翼分子居然冲进来大喊:“你们是来敲诈的!”甚至对她做出了人身威胁。
但王选毫无畏惧。对了寻找更多证据,她带着团队走访当年参战的日本老兵。在1946年,王选和团队找到了国际监察局对日军731细菌武器研究的调查档案,其中里面国际监察局对日本政府在“1940 至 1945 年细菌战造成超 10 万平民死亡”的记载,乃是驳斥日本政府推卸责任行为的关键性证据。
![]()
王选的抗争获得一些日本有良知的学者和市民的支持。这些反战的正义人士自发组织起来,为中国细菌受害者募捐,帮助收集证据。
维权的成果
2002年8月27日,东京地方法院对王选的维权案,作出一审判决。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历史性判决。
这一次,是日本司法系统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第一次在司法程序上,认定“旧日本军 731 部队等在陆军中央的命令下,将细菌武器应用于实战,给中国平民造成了巨大伤害”的事实,也就是在法律层面上承认了731部队犯下的罪行。
但判决书的后半段,却以“根据 1972 年《中日联合声明》,驳回赔偿请求。”,就是以“国家无答责”为理由,拒绝对细菌战受害者的赔偿。
![]()
这个判决,王选和受害者们在法庭外相拥而泣,既有成功用司法判决的形式,让日本主动认错,揭开虚伪的遮羞布,真相被承认的激动。但同时也有正义未得,受害者依然没获得赔偿的苦涩。
于是,王选又在法庭发表了震撼人心的陈述:
“今天的判决承认了事实,但拒绝了正义。我们一定会继续上诉,直到正义得到伸张!”
此后,王选带领原告团坚持上诉。为了维权成功,他们又提交了义乌市档案馆的《鼠疫防治工作报告》、湖南常德的疫情档案,令细菌战受害者罪行更能说服人心。同时也说服 3 位日本老兵出庭作证。但经过一份上诉和终审的努力,法院依然以“国家无责”为理由,驳回了上诉。
![]()
当时在2007年,日本最高法院最终驳回原告诉求,这标志王选团队历时十年的诉讼之路,以败诉结束落幕了!
败诉背后的历史胜利
王选长达十年的诉讼虽然最终败诉,但不是毫无意义。但王选的抗争,最终也迫使日本学界公开20万页731部队档案,包括《井本日志》《筱塚良雄供词》等核心证据。
王选团队的诉讼,使731细菌战成为被社会公众关注的话题。在2005年,日本清水书院将细菌战写入高中历史教材,打破以往日本教科书中,“日本是战争受害者”的谎言。同时,王选的活动,推动长达2800小时的“细菌战受害者口述史工程”影响记录,建立全球首个细菌战数字记忆库。
王选诉讼活动的结束,也不是抗争的钟点。王选拒绝回到日本过安稳的生活,继续为中国细菌战受害民众维权。
![]()
如她带头成立了“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原告团联谊会”,每年组织纪念活动。2007年,她在美国国会作证,推动《日本战争责任法案》进入立法程序,杜绝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2015年,联合国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审议大会将日军细菌战列为典型案例。
在中国民间,王选继续率领带领团队,深入在中国乡村收集日军细菌战的史料。截至 2023 年,已整理出 2 万多份受害者证词和 3000 多件历史文献。王选在浙江义乌,也建立了“细菌战历史资料馆”,令这一段惨无人道的历史不会忘记!
英雄暮年,不应被遗忘
白驹过隙,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王选也成为一位七旬的老人了。但年过花甲的她,依然为细菌战受害民众维权,守护731罪恶的真相努力。
![]()
王选的努力也获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她在2002年曾经被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美国历史学家谢尔顿也是如此赞美她:“只要有两个王选这样的中国女人,就可以让日本沉没。”这是对她坚持正义人性光辉的赞许!
现在,已经是73岁的王选依然没有停下为受害者维权的步伐,依然在为还原历史真相奔走。
令人遗憾,虽然王选为细菌战受害者维权做出许多努力,国内对她的宣传报道却很少,很多年轻人甚至没听说过她的名字……
![]()
结语
虽然为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的维权之路比较艰辛,但我们相信公道还在人心,只要我们努力,细菌战受害者的权益总会有一天会得到保障,历史的真相都不会被掩盖。王选捍卫正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73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