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农忙正紧,最怕中秋雨缠人!城里人过节逛商场看风景,农村人过节得“一手国旗一手镰”。
![]()
月饼得摆上供桌,玉米得抢着入仓;小马扎要备着赏月,播种机还得盯着墒情。这日子过得实在,可全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儿。大晴天最好,白天收庄稼顺溜,晚上赏月吃月饼;要是雨下起来,庄稼泡地里,赏月的心思都没了。
中秋本是夏秋换季,该秋高气爽的,咋突然下雨?南方暖湿气流赖着不肯南撤,北方冷空气又急着南下,俩在中原江南“撞了个满怀”。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秋雨就哗哗下,一下好几天。
双节要是赶上这雨,收庄稼得瞅准雨停的空当,跟老天爷抢时间。老辈人说“八月十五雨绵绵,秋后无干土”,这话南北都灵。北方玉米得晒到含水量30%以下才能入库,雨水一多,堆在地里的玉米外层全发霉;南方晚稻正灌浆,雨水泡久了,稻粒瘪得能捏出水。
![]()
2024年河南周口中秋连下三天雨,没盖好的玉米堆,最后扔掉快两成;湖北荆州晚稻被水泡歪,收割时产量少了一成五。
还有句“中秋雨淋头,三九不出手”,说的是冷冬要来了。中秋下雨说明暖湿气流撤得晚,冷空气一来,降温降得凶。
2023年山东聊城中秋下大雨,大伙还笑“雨中赏月浪漫”,结果三九天零下18度!
![]()
村里大棚没加固,全被大雪压塌,菠菜生菜冻成硬疙瘩,损失可大了。气象数据说,黄淮地区中秋下雨,冬天闹低温冻害概率能到70%!
老辈人一瞅中秋下雨,赶紧催着修大棚、备冬肥,双节过完冬天就到,早准备少遭罪。“八月十五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这话听着玄乎,可都是教训。2022年山西吕梁中秋下点小雨,大伙觉得雨不大是“好兆头”,结果第二年春天大旱!
冬小麦返青没水浇,叶子干得打卷,每亩少收两百斤。专家说,中秋这场雨搅乱了大气循环,来年春天雨水就少。双节忙着收粮,也得琢磨明年春耕,不然到时候抓瞎。
![]()
“八月十五老沾天,麦子出在泥巴田”,“老沾天”就是雨下个没完。地湿得踩一脚一个泥坑,麦种播下去要么烂土里,要么根扎不深,来年刮风就倒伏。2025年河北邢台中秋连阴雨,农户没急着播种,往后推了10天,还用旋耕机翻深25厘米透气,这才保住麦苗。
老辈说得对:“泥巴地里种麦子,十回种九回收不上来!
”不过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怕中秋雨。
![]()
福建沿海有“中秋雨,珍珠米”的说法,那边秋天常干旱,中秋雨刚好给晚稻解渴,稻粒长得跟珍珠似的饱满。
当地农户双节赶上小雨,还乐呵说“这雨是稻子的救命水”。
老祖宗的农谚,还得看当地气候,不能一概而论。今年双节要是大晴天,赶紧多收庄稼!
![]()
晚上搬个小板凳,和家人院子里赏月分月饼,多舒坦。
要是赶上下雨也别急,窝家里跟家人唠唠嗑,翻翻老辈经验,提前备点化肥农药,把农机具检修好。
种地过日子,就靠勤快点、懂门道,甭管老天爷啥脸色,丰收团圆都能稳稳攥手里。
话说回来,你们老家双节有啥讲究?
中秋下雨老一辈还有啥说法?评论区唠唠,互相取取经,双节过得热闹,地里庄稼也种得红火!农谚虽有用,具体还得看当地气象预报,毕竟天有不测风云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