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某个清晨,当“福建舰”在海天之间完成那次惊心动魄的电磁弹射与回收训练时,世界屏住了呼吸。
彼时,国际媒体的惊呼与猜测此起彼伏,有人赞叹这是“惊人的跃进”,有人则固执地质疑我国的实战经验,甚至有人搬出历史的旧账,试图将这一辉煌成就轻描淡写为“外强中干”。
这些喧嚣背后,一股更为深沉、更为宏大的力量正在无声地积蓄。我国,是否真的已经为完成那份未竟的民族大业,做好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准备?
![]()
追溯历史的足迹:一个民族的百年心愿
新我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将实现国家完全统一视为一项重要任务,并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
1950年代初期,面对海峡对岸的特殊情况,我国曾集结兵力,准备以军事行动解决台湾问题。
但是,随着国际局势的演变,特别是朝鲜战争的爆发,以及美国将第七舰队派往台湾海峡,我国的军事行动受到阻碍。
尽管如此,我国始终坚信,台湾回归祖国是历史必然,也是民族大义所在。
![]()
在那个时期,我国领导人对台湾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例如周恩来总理在1955年就提出,我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到了1960年代初期,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提出了“一纲四目”的对台方针,其核心是台湾必须统一于我国,同时在统一后充分尊重台湾的特殊性,包括其军事和经济制度,甚至允许其社会改革可以从缓,以争取和平解决的前景。
![]()
到了1970年代后期,国际形势出现了显著变化,我国的外交环境日益改善,国家建设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对解决台湾问题的策略也随之调整。
1979年1月1日,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向世界庄严宣告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这份文件停止了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呼吁两岸尽快实现“三通”,即通邮、通航、通商,以便两岸同胞直接接触、互通信息、探亲访友。
![]()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史称“叶九条”,进一步阐述了“一国两制”的具体内涵。
其中明确提出,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可以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的地方事务,台湾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与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也不变。
![]()
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增加了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随后,“一国两制”构想率先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取得了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生动范例。
尽管台湾方面对“一国两制”存在疑虑,但我国始终坚持这一基本方针,并不断丰富其内涵。
![]()
进入21世纪,为进一步向国际社会阐明我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分别于1993年8月、2000年2月和2022年8月发表了《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以及《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
这些白皮书系统阐述了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相关政策,重申了台湾是我国一部分的事实和现状。
![]()
现在的咱们做好了哪些准备
进入2025年,一些显著的迹象表明,我国在多个领域为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特别是台湾的回归,已经做出了全面的、系统的部署。
这些准备工作,从军事、外交到法律层面,都展现出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与强大能力。
![]()
先来说说咱的军事力量。军事实力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实后盾,这一点我国向来深有体会。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海方向的演练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过去可能更多是“周期性演练”,现在已经升级为“常态化战备”。
![]()
2025年,我国海军的“福建舰”成功进行了电磁弹射与回收训练,这本身就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具备电磁弹射能力的航空母舰,其技术复杂性和战略价值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次成功的训练,让那些曾轻蔑地将我国海军比作“北洋舰队”,认为其缺乏实战经验、一打就垮的言论不攻自破。
![]()
甚至连一些对我国持怀疑态度的西方媒体,例如“战区”(TWZ),也以“中国航母能力取得惊人的跃进”为题进行报道,这说明我国的军事发展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尽管有些美国军迷觉得我国海军与美国仍有差距,但福建舰所展现出的“你没有,我有”的简单事实,已让任何轻蔑的说法都显得苍白无力。
![]()
在具体的军事行动能力上,2024年春季的一次联合演习中,我国人民解放军展现出了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强大能力。
无人机集群、电磁压制部队以及两栖作战单元实现了实时的协同配合。
演习中,新型两栖攻击舰展示的“一个小时内可投送一个合成旅”的能力,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人民解放军的演训区域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近海范围,而是延伸至台湾岛以东300海里,形成了“封岛控海”的实战化布局。
这表明我国具备了从多个方向对目标区域实施有效控制的能力,切断外部干涉的通道。
同时,在东南沿海地区,歼-20隐身战斗机的部署数量也增加了三倍之多,它们能够与空警-500预警机紧密配合,形成强大的空中优势,有效维护我国在台海地区的制空权。
![]()
火箭军方面,我国列装的东风-26C导弹,其精准打击精度已达到米级。
这意味着在必要时刻,它能够对台岛的关键设施实施“点穴式”打击,精确摧毁重要目标,降低附带损伤。
此外,我国海军的075型两栖攻击舰与071型登陆舰组成的三支登陆编队,具备同时投送两个海军陆战旅的能力。
这种大规模、高效率的兵力投送能力,为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除了这些“硬实力”的建设,我国在指挥体系上也进行了深度整合。
2023年,我国成立了东南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这个指挥中心整合了卫星侦察、网络攻防、心理战等12个作战模块,构建起一个“情报-决策-打击”的全链条作战体系,并且可以将整个链条的反应时间缩短至3分钟。
![]()
再看看我国的外交努力,可以这样说,我国的外交手段一直相当有力且富有成效。
近些年来,我国凭借多边机制与双边外交的协同发展,逐步压缩了少数“台独”势力的国际生存空间。
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一个我国原则,这已成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
2023年联合国大会期间,就有183个国家明确重申坚守一个我国的原则。
这个数字的背后,是我国长期以来在国际舞台上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国际社会对我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普遍的尊重。
不仅如此,非洲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等区域性国际组织,也连续三年发表联合声明,表达对我国领土完整的支持。
![]()
在法律层面,我国也在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坚实的法理保障。自《反分裂国家法》颁布实施以来,其法律威慑力持续增强。
2023年,我国对《反分裂国家法》进行了修订,新增了条款,明确规定对于实施分裂国家行为的首要分子,即便不是我国公民,也可以判处无期徒刑。
![]()
与此同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也发布了司法解释,明确了对“台独”分子可以适用缺席审判制度。
这项制度意味着,即使相关人员身在境外,只要符合条件,我国的司法机关依然可以对其进行审判。
这种“虽远必究”的司法制度,无疑会给那些执意从事“台独”分裂活动的人员带来巨大的心理震慑。
![]()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咱们又会如何行动
随着我国在军事、外交和法律等方面的准备日趋完善,台海局势的后续发展以及我国的应对策略,自然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
国际社会对我国在台海方向的动态保持高度关注。
例如,在福建舰“惊人跃进”的训练曝光之后,日本右翼媒体《产经新闻》随即刊登了一则专访,援引美国防部前政策顾问的言论,声称2025年的《国防战略》将“吓阻解放军”作为对外战略核心,并要求台湾扩军“自卫”,同时暗示若台海发生军事冲突,美军将介入阻止。
![]()
对于我国而言,这类“介入阻止”的说法,是需要认真审视的。
我国始终认为,台湾问题纯属我国的内部事务,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涉都将是徒劳的。
所谓的“吓阻”,在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面前,只会是某些国家的一厢情愿。
![]()
我国坚定不移地奉行一个我国原则,这一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国际上,包括美国在内的181个国家都已在一个我国原则的基础上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充分说明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立场的认可。
因此,任何试图制造“两个我国”或“一中一台”的企图,都违背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
我国对于和平统一的愿景是明确而坚定的。
正如《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所强调的,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也是我国长期稳定发展最为有利的选择。
![]()
我国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并愿意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
“一国两制”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最具包容性的方案,它既充分考虑了台湾的现实情况,又有利于统一后台湾的长治久安。
![]()
但是,我国在争取和平统一的同时,也从未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
这种保留,是针对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
我国始终强调,非和平方式将是不得已情况下做出的最后选择。
参考资料:外交部:联合国官方文件对台湾唯一称谓是中国台湾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