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初,日本社交媒体被“日本完了”的词条刷屏。
这一热搜背后,是极右翼政客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并即将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引发的社会分裂。支持者视她为“强硬的改革者”,反对者则预言日本将滑向军国主义深渊。这种两极分化的舆论,折射出日本社会在历史包袱与未来出路之间的深刻迷茫。
高市早苗,安倍那套路子,常年就是去靖国神社,南京的事她不承认,和平宪法第九条,她想改掉,还盘算着把自卫队变成国防军,台湾那边的事,她直接讲跟日本有关系,台海这个点她老是挂在嘴边,日本这些年军事上动作不少,2025年的防卫预算,8.7万亿日元,重点是射程16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还有出云级驱逐舰,要改成能搭F-35B的轻型航母,这么一折腾,专守防卫那块遮羞布都快挂不住了,可日本地方小,资源也缺,要紧的地方全在中国导弹的射程里,再看看中国这边,军机三千三百多架,驱逐舰五十多艘,还有一整套的核威慑,实力这东西,代际的差距就摆在眼前。
中日之间,不光是比划军力,贸易额一年就有三千多亿美金,日本是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还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经济这层关系,真要冲突起来,算是个缓冲带,早苗要是真上了台,中国外交部那边的表态是希望日方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外交上留了余地,但日本如果非要插手台海,那经济上的好处也挡不住政治上的对立。
再往深了看,日本这个定位八十年了,战后就一直在美国的附庸和正常国家之间摇摆,早苗要修宪扩军,看着像是想独立,实际上可能让日本更深地卷进美国的印太战略,最后成了大国博弈的棋子,战略这方面,广场协议之后那消失的三十年,教训已经很深刻了。
历史那头,早苗的上台,更像是日本社会各种焦虑的集中爆发,少子化,老龄化,经济停滞,灾害又多,政客就喜欢拿外部威胁来说事转移矛盾,2024年的米荒事件,就是个结构性危机,农协为了填补亏损去操纵粮价,真正的威胁其实在内部。
东亚以后怎么走,既要看力量的平衡,也要看彼此的克制,中国JY-27雷达在委内瑞拉锁定F-35那件事,说明技术优势正在重新塑造安全格局,大国竞争不是非要你死我活,能不能守住自己的底线也给别人留点空间,这事儿更关键,对高市政权,中国在钓鱼岛、台海这些问题上立场要站稳,RCEP这个机制,经济对话的渠道也不能断。
“日本完了”那个热搜,就算凉了也总有人记得,这个问题还在那儿摆着,这个曾经给亚洲带来灾难的国家,到底能不能和自己的历史和解,不光是日本自己要想明白的事,也是整个东亚能不能甩掉历史包袱,往和平那边走的关键,火药味这么浓,到头来,理性可能比导弹更有分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