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晚,WTT中国大满贯女单决赛刚结束,央视演播室内的邓亚萍面对镜头说了六个字——"准备非常充分"。说的是王曼昱。紧接着,她皱了皱眉头,又说:"孙颖莎不太适应。"这两句话,彻底撕开了世界第一这场2-4失利的真相。
![]()
赛前几乎没人想到孙颖莎会输。毕竟她是大满贯冠军,世界排名第一,正反手技术全面到几乎没有短板。而王曼昱虽然是世界第二,但积分压力巨大。
比赛过程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第一局孙颖莎11-6轻松拿下,可从第二局开始,王曼昱的反手发球就开始发威。套路完全变了。孙颖莎明显接得很难受,一旦接不好就被王曼昱直接抢攻。就这样,王曼昱连扳四局,4-2逆转夺冠。
![]()
数据很说明问题:整场比赛孙颖莎的正手进攻只占32%,她最擅长的正手突击几乎没怎么用上。反观王曼昱,反手进攻占比高达58%,发球直接得分和抢攻得分超过40分。
赛后邓亚萍的点评更是一针见血:"王曼昱的准备非常充分,而且套路跟以前也不一样了。"言下之意很明显——孙颖莎对队友的变化,准备不足。
![]()
问题来了:世界第一为什么会"不适应"队友的新套路?
王曼昱和孙颖莎天天在一起训练,低头不见抬头见。王曼昱练出了新的反手发球体系,难道孙颖莎的教练团队就一点情报都没掌握?还是说根本没当回事?
![]()
邓亚萍的话说得委婉,但意思藏不住:"孙颖莎不熟悉王曼昱的新体系。"一个"不熟悉",暴露出的就是备战态度的问题。王曼昱早就在思考"怎么用最优的方案拿到胜利",准备到了每一个技术细节。孙颖莎呢?刚上来接发球做得还可以,后面节奏就乱了。
邓亚萍指出了三个关键问题:接发球环节被动,孙颖莎的发球威胁不到王曼昱;最擅长的正手用得不多;最致命的是——王曼昱太了解孙颖莎,而孙颖莎不熟悉对手的新体系。这不是技术差距,是准备差距。
![]()
网友的评论也很有意思。有人说:"莎莎在第三局第四局已经有所解题,只是不想马上就解给全世界看。"这话听着像是在维护孙颖莎,但仔细一想:如果真解开了,为什么还是2-4输了?
还有球迷直言:"2人技术水平都差不多,输赢都很正常。"话是没错,但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被研究透的是世界第一,而不是世界第二?
邓亚萍最后给双方都支了招:王曼昱要继续深化反手体系,孙颖莎要围绕正手打造技战术并改进接发球。这话说得客气,但潜台词很明显——孙颖莎的技战术体系还不够成熟。
![]()
作为世界第一,输一场球不可怕。可怕的是输在"不熟悉"队友的新套路上,输在准备不足上。王曼昱能把反手体系练到这个程度,为什么孙颖莎的团队就没有提前掌握情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