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49年毛主席收到一封来信,连夜叫来周世钊:这件事只能拜托你了

0
分享至

“1949年10月7日凌晨两点,北京中南海电话室亮起灯光——’周世钊同志,请立刻来丰泽园,立刻!’毛泽东在话筒那端停顿了一秒,声音压得极低。”短短一句催促,将夜色撕开一道口子,也把一封来自长沙的信推到了国家领袖的案头。



周世钊不是第一次被深夜召见,可他仍旧紧张。外面秋风正紧,他披上外套就往中南海跑。台阶上,毛泽东已经站在门口,手里握着薄薄几页纸,脸色凝重,不见平日谈笑。“看看吧,是罗元鲲先生写来的。”一句“先生”,周世钊听得出分量——这是两人的历史老师,也是毛泽东记了三十年的恩人。

信不长,却字字沉甸甸:罗老在信里说,自己已六十七,尚在妙高峰中学教书糊口,更放心不下几位老同事:张干家口十余,薪水中断;袁仲谦的遗孀戴常贞七十多岁,常缺隔夜粮。纸面墨迹略显颤抖,像是借着灯芯微光一点点写成。毛泽东读罢,把信放到灯下,眉头锁得更紧:“新中国不能让老师们挨饿,这事只能拜托你。”

周世钊明白,这不是客套。长沙教育界,他熟,罗元鲲的脾气,他也熟:清苦自守,讲起“自食其力”四个大字时拍案而起,却从不为己伸手。可现在开口求助,可见已到极限。夜已深,屋外传来巡逻兵的脚步声,毛泽东缓缓踱步:“全国刚解放,财政拮据,但教师是立国之本,绝不能寒心。”



当年在湖南第一师范,罗元鲲讲历史课,最爱搬出陶渊明那段“不为五斗米折腰”。毛泽东坐在第三排,听得眼睛放光。也是那时,他第一次写下“自力更生”四个字,贴在寝室墙角。三十多年过去,师生各自走到命运顶端与末端,一封信把两条轨迹又拽到一起,耐人寻味。

周世钊提出先回长沙摸清底细,再行上报。毛泽东点头,随即取过稿纸,挥笔拟了一份批示草稿:湖南省政府每月供米若干,并将老教师统筹聘任,待遇比照省直机关干部,老弱病残酌情照顾;新解放区,一个月内务必复课。最后写上“务必迅速执行”六字,压着鲜红印章递给周世钊:“明早启程。”



飞机在10月8日午后落地长沙。周世钊马不停蹄赶往湖南省委,副书记王首道看完信,当场拍板:立即调查,三日内给方案。当晚,长沙城西米行灯火通明,工作人员逐袋称米、记录、封签。忙到子夜,2000斤平价米装车待发。

罗元鲲的家在妙高峰脚,土砖旧屋,门口“力食居”三字匾额依旧苍劲。老人听见敲门,放下粉笔匆匆迎出,一眼认出学生,怔住了。屋里昏黄油灯下,罗元鲲抿一口凉茶,低声说:“我本不想劳烦主席,是看见张校长实在难。”说到这里,他抬手揉了揉眼角,“教书几十年,没给国家添乱就好,怎敢再要多余的。”周世钊把毛泽东批示放到桌上:“先生,国家记得您的功劳,也记得您的清贫。”



三日后,米粮、旧币补助送到罗、张两家;戴常贞老太太也收到第一批生活费。更大的变化在随后展开:湖南省教育厅重新统计教龄、学历,对50岁以上老教师统一办理聘任手续;无校可任者,转为图书馆与博物馆编制。政策贴在告示栏时,很多老教员围在下方看了许久,谁也没说话,只是一个劲儿点头。

值得一提的是,批示发出第三周,湖北、江西等省主动来电索要文件抄件,生怕动作慢了影响开学。教育部干脆把“湖南模式”写进通知,要求西南、西北新解放区参照执行。当年冬天,全国中小学复课率超过八成,这组数字后来常被拿来举例,却很少人知道,它的起点是一封墨迹斑驳的求助信。



1952年初秋,中央邀请几位湖南籍老教师赴京叙旧,罗元鲲、张干榜上有名。火车进北京西站那天,毛泽东临窗而立,远远看见老师下车,一路快步迎上,先扶罗元鲲,再拉张干,神情像极了昔年学生。席间,毛泽东端起酒盅:“老师,当年您说靠天靠地靠父母都不是好汉,如今我靠的是人民,算不算合格?”罗元鲲笑着回敬:“人民就是天,你不曾弯腰,当然算。”

几天会晤,并无繁复仪式。丰泽园厨房照例做湘菜,湘笋炒肉、剁椒鱼头轮番上桌。毛泽东还取出两包稿费,放到罗元鲲面前:“这些字,还是您教我写的。”老人推辞未果,只得收下,转而问了句:“我那块匾额‘力食居’还挂得住不?”毛泽东大笑:“风吹不倒。”

1953年春,罗元鲲病逝长沙。葬礼很简单,棺木边摆着那块“力食居”旧匾,油漆剥落,却依稀可辨。送行的人群里,有省委干部,也有少年学生。花圈上写着:“自食其力,泽被后学”。那是毛泽东托周世钊带来的挽联,不加头衔,只落款“学生泽东”。



历史常因一瞬的决定而改变走向。1949年那封信没有谈宏大理想,只说几位老人的温饱,却让新生政权迅速补上教育短板。毛泽东深夜点灯,也好像在提醒后来者:治国先治学,尊师方能兴邦。几十年过去,文件已进档案馆,长沙街头却仍流传那张老照片——一个穿布鞋的老人举着画像,笑得很满足。那一刻,老人与新世界彼此认同,也把信任交托给了未来。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雍亲王府
雍亲王府
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
1256文章数 121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