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4 日凌晨 4 时 31 分,卡里利亚共和国奥涅加湖的晨雾尚未散尽,俄罗斯海军 “格雷德” 号(原文 “gr 德号”“great d 号” 统一修正)导弹舰正悄然驶入这片内陆湖 —— 按照俄军计划,它将从波罗的海绕道里海,换个战场继续向乌克兰城市发射巡航导弹。这艘 2022 年底才服役的布扬 M 级舰艇,满载排水量 900 吨,配备 8 单元 “口径 - NK” 垂发系统,1500 公里的射程曾是乌军防空的心头之患,也是俄军打击乌克兰电厂、公寓楼的 “主力干将”。
![]()
然而,当舰船行至湖心时,右舷突然传来巨响,发动机舱瞬间被引爆。失去动力的 “格雷德” 号像一条搁浅的死鱼,瘫在湖面上动弹不得。直到此时,俄军才反应过来 —— 他们眼中 “绝对安全” 的内陆湖,竟成了乌军特种作战的战场。
此次行动的主导者,是乌克兰特种作战部队(原文 “sf 特种作战部” 修正)。隔着近千公里的距离,乌军将侦察卫星、无人机、地面特工编织成一张精准的 “捕猎网”:湖岸线测绘、船闸通行时间、舰船吃水深度,所有关键数据都被摸得一清二楚。当 “格雷德” 号驶入预设伏击圈,按下攻击按钮的瞬间,便注定了它的瘫痪命运。
尽管此次袭击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这艘俄军 “宝贝舰艇” 至少需要半年大修 —— 在西方制裁导致配件短缺的背景下,维修周期可能延长至一年以上。这意味着,未来半年到一年内,乌克兰某个城市将少挨数十次 “口径” 导弹的深夜轰炸。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奥涅加湖距离乌克兰前线 980 公里,中间还隔着白俄罗斯与俄罗斯本土的多重防空网。乌军此次行动,直接撕碎了 “战略纵深” 的神话 —— 在无人机与特种作战的组合拳下,俄军眼中的 “安全距离”,已成了一捅就破的 A4 纸。外界推测,乌军或采用 “无人机群长途奔袭 + 特工小艇贴装炸药” 的战术:无人机贴着树梢飞行,利用雷达杂波规避探测;特工携带 C4 磁性炸药,夜间潜水贴船、设定时间后撤离,整套流程精准得如同 “网购下单”。
对俄军而言,更大的尴尬在于 “防无可防”:奥涅加湖周边村落稀疏、林地密布,不可能用铁丝网全面封锁 —— 毕竟湖面还要用于捕鱼、旅游,过度设防只会引发民众不满。如今,俄军黑海舰队已退守新罗西斯克,波罗的海小舰连内陆湖都不敢轻易停靠,里海舰队的 “家底” 也不得不重新掂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