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阳明心学:揭示人性本质》是一个系列,通过王阳明把阳明心学运用到实践中的案例,一步步揭示人性本质,以帮助我们与人交往时,正确认识人性、运用人性。本专栏通俗易懂,建议从第一章看起。
人性有善有恶,有些人平时很善,但在某一个节点,就突然变恶,同样,有些人平时做事恶毒,但遇到某一件事时,突然又变得异常善良了。
正是如此,我们与人交往的时候,很难知道对方的真实动机。
不了解对方的真实动机,该如何做呢?按照阳明心学中的方法,那就要去试探一下。
试探他人的动机,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下面,我们接着前面的内容,以王阳明接到朝廷的任命,让他到南赣剿匪的命令为例,看他是如何试探朝廷态度的?
一、王阳明的机会。
南赣这个地方,对很多官员来说,是一个能产生噩梦的地方。
明朝时期,朝廷腐朽,导致很多官员不愿真心付出,即使到一个地方去工作,也是希望过着舒适的日子。
![]()
在南赣,没有舒适的日子可过,当地的土匪常常来攻击官府,让每个巡抚南赣的官员,提心吊胆。
王阳明则不一样,他的梦想,是做一个“立功立德立言”的人,此时的王阳明,弟子遍布天下,他仅仅只有“立功”这个梦想没有完成了。
南赣的土匪们见朝廷对他们无可奈何后,胆子越来越大,有些土匪索性自立为王,要与朝廷抢夺天下了。
另外,南赣的老百姓见官府无能后,大多也走上了当土匪这条路,毕竟,当土匪来钱快。
大乱之下,必定有大机会。王阳明需要这个机会。
不过,从王阳明的行为来看,他好像并不看好这个机会。
二、王阳明的行为。
王阳明接到朝廷的任命命令后,并没有立即接受,而是上了一道名为《辞新任乞以旧职致仕疏》的奏折,认为自己身体状况不好,难堪大任。
王阳明在奏折中写道:
臣疾病未已,精力益衰,平居无事,尚尔奄奄,军旅驱驰,岂复堪任!
另外,王阳明还认为自己的祖母年事已高,他要回家陪伴祖母。
![]()
在很多人看来,王阳明不仅有理想,他也有经世致用之才,朝廷让他巡抚南赣,主政一方,正好可以把他的才能发挥出来,拯救一方老百姓。
为一方老百姓谋福祉,这难道不是致良知吗?正是因为王阳明内心光明,才能一眼看穿事件背后的本质。
皇帝朱厚照荒诞不经,不理朝政,而王琼虽然是兵部尚书,但他才上任不久,他能否在皇帝面前说上话?皇帝是否信任他、器重他?这一系列问题,是王阳明无法知道,他需要一个准确的答案。
如果王阳明在南赣剿匪,得不到朝廷的支持,他将陷入困境。
王琼虽然是举主,但如果他不能在朝中为王阳明提供帮助,那么,在奸佞小人遍布朝野的情况下,王阳明的前途不容乐观。
前面我们也提到,王阳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的时候,就是因为他得罪宦官刘瑾的结果。
刘瑾虽然被诛杀了,但朱厚照的身边,依旧有不少宦官。这些宦官的权力很大,甚至能左右朝局,这是王阳明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
从王阳明的行为来看,他好像是在辞官,但事实上,他是在试探朝廷各方的态度,以及朝廷派他到南赣的真实动机。
试探他人的真实动机,如果从人性的角度来进行试探,就很容易辨别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王阳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