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格局有点小,显得过于小家子气了。这是看完总台官宣的节目单,对今年总台秋晚的直观印象。
10月6日下午2点,总台官宣了2025年中秋晚会节目单。从节目单来看,今年秋晚共有30个节目,分上、中、下三个篇章,其中上篇《山月篇》9个节目,中篇《是吾乡》9个节目,下篇《一轮秋》12个节目。
对于今年的秋晚,应该说总台高度重视。仅从一点就可以说明,那就是在节目录制的时候,就先后两次以探班为名,介绍演员,介绍节目。而主持人和演员、嘉宾的“犹抱琵琶半遮面”,让观众对秋晚充满了期待。
看过一长串的节目单,却觉得秋晚让人深深失望。说的不客气点,今年的秋晚看起来更像是一场以吟咏月亮为主题,组织四川籍的演艺界人士开的“川味”联欢会。
![]()
之所以这样说,有以下四点原因:
一是节目形式显得单一。全场30个节目,其中26个是唱歌,剩下的4个有《新生》《守望》两个微纪录片,一个讲述片《银幕里的月光》,还有晚会结束时的一个器乐合奏《海上明月》。好在《新生》的讲述人是基层一线的群众,《守望》的讲述人是黄继光烈士的后人,还算是比较接地气。但一台节庆式的晚会却是没完没了地唱歌,总让人觉得有点单调乏味。
![]()
二是节目内涵较为狭窄。30个节目中,起码有10个节目是关于“月亮”“月光”“明月”的。有王铮亮、韩雪演唱的《峨眉山月歌》,吉克隽逸和获得格莱美器乐奖的美国三人时光乐队演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蒋勤勤、于适演唱的《月光》。就连陶玉玲、宋晓英等老艺术家和周冬雨、易烊千玺讲述的故事,也叫《银幕里的月光》。如果说中秋晚会就必须没完没了地搞月亮题材,未免有点格局不大。
![]()
三是地域特色过于浓厚。作为全球华人的“同一个秋晚”,总台秋晚理应放眼全球,主打“普天同庆”。但今年秋晚的视野却过于偏狭,镜头更多地聚焦在了四川的非遗、文物、美食以及举办地德阳的民间文化,硬是把一台大型文艺晚会弄得好像是德阳的宣传片。这样的手笔不得不说,具体了也形象了,但目光有点狭窄。
![]()
四是川籍演员占了大半。秋晚的编导曾经说过,今年晚会主打“川味”品牌,所以邀请了许多川籍的歌手和嘉宾。出现在节目单上的川籍演艺圈人士阵容之雄厚,也确实让人刮目相看,有谭维维、廖昌永、张含韵、海来阿木、吉克隽逸等多达十几人。这难免让人感到“家天下”。尤其是川籍主持人谢娜的出现,更是被各种吐槽,觉得她的主持风格与秋晚的风格迥然不同。但秋晚不仅让她担纲主持,还让她和李斯丹妮合唱歌曲《火辣的毛血旺》。
![]()
让人想不通的是,秋晚主打“川味”,却偏偏遗露了川籍歌手的“顶尖人物”刀郎。有人也许会说刀郎在办演唱会没有时间,但是秋晚是录播的,档期不应该是问题。再说了,刀郎没有时间,他的徒弟云朵行不行?也是四川人。如果总台要回避争议,也可以请正在崭露头角、一身正能量的徐子尧。可事实是,都没有!
![]()
而刀郎等人的缺席,会让秋晚的魅力值大打折扣,也就决定了今年的秋晚仍然是场面令人炫目、内容却平淡无奇的一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