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近日,俄媒将北约的尴尬事给抖落了出来。
法国要往北约东部调兵,结果却被到欧洲官僚主义给绊住脚了。
以至于法国军队怎么都到不了目的地。
而最可笑的是,这则新闻是被美媒给曝出来的。
北约和美国不是好盟友吗?怎么还戳好朋友脸面呢?
![]()
法国军方将领法布里斯・费奥拉吐槽,现在北约正想着加强东部边境的兵力。
可法国军队的车队想穿过欧洲邻国,光申请审批就得等数十天。
要知道欧盟明明规定这事5天就得搞定,这差得也太远了。
兵力部署的效率直接打了折扣。
可能有人会问,不就是部队过个境吗,咋这么费劲?
![]()
虽说欧盟和北约好多国家都是重叠的,也有明确的跨境运输标准。
但真到执行的时候,每个国家的规矩都不一样。
比如有的国家国内交通法就规定,军用车辆不能在高峰时段上路。
有的国家得单独审核每一件装备的过境文件,少个章都不行。
一层一层审批下来,时间可不就拖长了。
![]()
费奥拉将军说得挺直接,要解决这问题,得重新规划欧洲的地面交通网。
目标是“回归冷战时期的军事调动水平”。
这话听着有点怀旧,但确实是没办法的办法。
冷战那会,北约为了对付苏联,早就把跨境调兵的规矩理顺了。
预先签好协议,划好专用通道,审批流程简单高效,哪有现在这么多麻烦。
![]()
北约的“威慑大计”卡在哪了?
法国调兵被卡这事,看着是个流程问题,其实暴露了北约更大的麻烦:
喊着要强化对俄威慑,遏制俄罗斯侵略,可真到动真格的时候,执行力根本跟不上。
冷战结束后,之前那套高效的军事协调机制慢慢就散了。
![]()
一方面是安全威胁变得五花八门,北约的战略重心来回变;
另一方面欧盟和北约都扩了员,成员国从十几个变成三十多个,各自的小算盘也多了。
中东欧国家天天担心俄罗斯,一门心思要强化威慑;
西欧国家更在意经济和国内安全,对调兵这种麻烦事积极性不高。
![]()
想法不统一,自然建不起统一的调动框架。
这本质上就是“想一起保命,又不想让渡权力”的矛盾。
每个国家都把主权看得很重,边境管理、交通权限一点都不想放手,但又指望北约能抱团提供安全保障。
结果就是集体要搞防务,个体却层层设卡,形成了典型的“集体安全诉求”和“个体行政壁垒”脱节。
![]()
更有意思的是俄罗斯的态度。
俄方一直盯着北约在西部边境的动向,觉得这“活跃程度史无前例”。
北约说这是“遏制俄罗斯侵略”,但莫斯科那边多次表示担心。
还说愿意坐下来平等对话,呼吁西方别把欧洲搞得这么军事化。
![]()
说句实在话,北约现在的处境挺尴尬。
东扩扩得挺欢,想在东部建“威慑屏障”。
可连法国这样的大国调兵都这么费劲,中小国家的投送能力就更别提了。
![]()
长此以往,不仅威慑效果打折扣,成员国之间还可能得闹矛盾。
中东欧可能觉得西欧不够上心,西欧又会嫌中东欧不配合。
要解决这问题,光喊“回归冷战水平”没用。
![]()
关键得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强化集体协同之间找到平衡。
不能光想着威慑,也得跟俄罗斯有理性对话。
不然再完美的战略,卡在官僚主义的流程里,最后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