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乐清
来源 | 赛柏蓝器械
大订单频出,医疗设备市场走出低谷。
01
医疗设备招标密集启动
近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天津市县域医共体医疗设备更新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等设备项目的公开招标公告》(简称《公告》)。
![]()
根据《公告》,本次采购目录为医用电子生理参数检测仪器设备(心电图机、监护仪),共分7个采购包,预算金额2623.9万元,最高限价为2623.5万元,开标时间定为2025年10月21日8点30分。具体如下:
![]()
9月29日, 辽宁省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项目(第一批DR)开始启动,预算总金额为3570万元,开标时间也定在2025年10月21日。
采购包详情:
![]()
海南省政府网于9月25日发布《2024年超长期特 别国债“以旧换新”项目医疗设备集中采购(一)(二次)公开 招标招标公告》,共计11套CT(中端),品目预算为1.1亿元,定于2025年10月16日开标。
![]()
在经历过去年 的 “小寒冬”后,医疗设备采购市场于今年加速复苏。
赛柏蓝器械联合高端医械院数据中心 对2025年上半年全国医疗设备采购信息进行了系统化采集和整理。测算结果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医疗设备重点品种采购量达5380台,市场规模达350.43亿元。
2025上半年全国医疗设备重点品种市场采购情况:
![]()
从各级公立医疗机构的采购量来看,三甲医院为采购主力,如PET/CT、SPECT/CT、直线加速器、DSA超过50%的采购量集中在三甲医院,磁共振、CT、乳腺机、胃肠机,则有约22%~48%的采购份额落在三甲医院。
近段时间,各大三甲医院设备采购项目还在陆续披露。10月1日-3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 州人民医院连发数个招标公告,涉及ICU吊塔、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仪、射频消融机、SPECT/CT等数百台设备。
![]()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
2025年下半年,医疗设备采购火热的态势延续。在市场走向繁荣的同时,各类围绕医疗设备招标的配套举措也在加速完善。
02
监管收紧,规则完善
医疗设备市场良性发展
相较其他品 类 ,医疗设备的招标本身具备特殊性。
首先是 技术复杂性和专业性极高,除了在 招标文件中设置详尽的 技术参数外,还要求评标委员会必须包含适当比例的临床专家和技术专家。
近年来,评标专家已成医疗反腐的紧盯对象。中纪委去年发文提到,要通过 开展项目抽查、征集问题线索等方式发现并打击评标专家违法行为,清退一批不能履职或履职不当的专家。截至目前,贵州、福建、安徽、山东等地均已披露医疗领域评标专家被清退的案例。
赛柏蓝器械从CMEF现场获悉,医疗设备行业是标准的“买方强势”市场。大型医院作为采购方,拥有强大的专业能力和议价能力,特别是多家医院组成“采购联盟”时,这种强势会进一步放大。
且从市场角度出发,医疗设备采购客观上存在“名牌依赖”的情况,国产后发品牌在医院招标过程中相对更难获得信任。
随着规则优化,医疗设备采购不再是单纯的价格肉搏战,安徽、河北、河南等多地已引入“技术分+服务分+价格分”的综合评价机制,在近期设备采购中,产品价格略高却凭借技术、服务优势顺利中标的情况已时有发生。
与此同时,国产品牌的中标率近年也在持续攀升。迈瑞、联影、万东等本土代表已在今年多个采购项目中独揽中标大单。
除了议价这类正常的市场行为外,买方强势往往也是腐败的温床。医院关键人物掌握设备采购决策权,甚至可以直接操纵招标过程和结果。
针对采购腐败顽疾,外部监管和规则优化正在同步推进。借助医院巡查、审计、飞检等诸多手段,针对医院“一把手”的穿透式检查持续深入,2025开年以来已有大批医院院长、书记因操纵设备采购问题落马。
从国家到地方,各项完善招投标市场规范的文件正在陆续下发,智能化手段也在加速跟进。例如湖南提出,建立“机器管招投标”交易模式,将交易规则、监管办法等全面转化为系统智能化节点管控要求,实行全流程自动、线上、闭环运行。
伴随各类大订单接踵而至,医疗设备招投标数量还在持续攀升。市场复苏给设备企业带来更多机遇,而严格的监管是保障公平竞争和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内容沟通:微信 nrzx0321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