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美国这几年在国际舞台上总爱搞些大动作,尤其是特朗普上台后,对格陵兰岛的兴趣越来越浓。格陵兰是丹麦的自治领土,面积大得吓人,资源也丰富,但美国老想着把它弄到手。这事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就开始闹腾,到了2025年,更是闹得沸沸扬扬。关键是,美国副总统詹姆斯·戴维·万斯在今年3月去格陵兰转了一圈,还发表了番讲话,结果无意中给俄罗斯打乌克兰找了个现成理由。你想想,俄罗斯2022年2月24日发动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当时的借口就是乌克兰靠近俄罗斯边境,如果加入北约,会把导弹架到家门口,威胁国家安全。美国带头批评那是侵略,可万斯的说法一出口,简直就是照抄俄罗斯的逻辑,只不过换了个地名。
先说说万斯这个人吧。他1984年8月2日生在俄亥俄州米德尔敦,那地方属于阿巴拉契亚山区,工人阶级居多。万斯小时候家境一般,母亲有药物问题,主要靠外祖父母拉扯大。高中毕业后,他2003年加入海军陆战队,服役到2007年,还去过伊拉克,主要干公共事务的活儿,比如媒体联络。退役后,万斯上俄亥俄州立大学,2009年拿了政治学和哲学学位。接着去耶鲁法学院深造,2013年毕业。在耶鲁,他认识了妻子乌莎·奇尔库蒂,两人2014年结的婚。毕业后,万斯去硅谷搞风险投资,投了不少科技公司。
2017年,万斯回老家俄亥俄,办了个非营利组织,帮当地人对付阿片类药物危机。2021年,他开始竞选参议员,2022年11月当选,进了国会后,主推保护主义贸易,反对大移民,还老怼科技巨头。2024年7月,特朗普挑他当副总统搭档,两人赢了大选。2025年1月20日,万斯正式上任副总统,成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统。他的政治风格偏民粹,总是强调美国优先。
![]()
现在聊聊这趟格陵兰之行。起因是万斯的妻子乌莎本来计划带几个官员去格陵兰考察,时间是2025年3月底。结果丹麦政府不乐意了,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说这是美国在施压,侵犯主权,还号召抵制。万斯一看情况不对,3月25日宣布自己也去,升级了代表团级别。行程定在3月28日,同行的有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茨和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本来想去当地社区和餐厅转转,但多家旅行社和居民都拒绝接待,代表团只好缩减计划,只去美国在格陵兰的皮图菲克太空基地。那基地1951年建的,根据美丹协议,用来导弹预警和太空监视,现在归美国太空部队管。
万斯在基地待了三个小时,巡视了设施,还对士兵发了讲话。他直言丹麦没做好保护格陵兰的工作,投资不足,导致岛上安全隐患大。他说格陵兰位置太关键,对美国国防来说不可或缺,尤其是北极航道开通后,矿产资源也越来越值钱。美国得介入,帮格陵兰挡住外部威胁,特别是中国和俄罗斯的活动。万斯强调,如果格陵兰落入别人手里,美国本土安全就悬了。他还安慰说,美国不会用军事手段拿下格陵兰,但言外之意是得通过其他方式控制。
这话一出,媒体炸锅了。因为这套说辞跟俄罗斯打乌克兰的理由太像了。俄罗斯当时说,乌克兰对它安全太重要了,北约东扩会把导弹放到边境上,哪个大国都忍不了。美国和西方国家一口咬定那是侵略,可万斯现在用同样的安全关切来正当化美国对格陵兰的野心,等于给俄罗斯递了个台阶。不少分析家说,这暴露了国际规则的双标,谁拳头大谁说了算。
![]()
丹麦那边反应激烈。3月29日,外交部长拉斯穆斯·海尔贝格批评万斯的语气不尊重,说丹麦和美国还是盟友,但绝不接受吞并企图。他重申丹麦会继续投资格陵兰,确保主权完整。4月2日,弗雷德里克森亲自去格陵兰访问三天,会见当地官员,签署加强经济和国防合作的协议,还额外拨了1.6亿丹麦克朗用于医疗和基础设施。丹麦强调,它才是格陵兰最可靠的伙伴,不会让美国得逞。格陵兰本地人也大多反对美国插手,早前就有游行喊美国人滚蛋,虽然也有少数人欢迎,但整体民意倾向独立或留在丹麦框架内。
特朗普政府没停下脚步。5月4日,特朗普在NBC采访中重申,不排除用军事力量控制格陵兰。他说岛上资源对全球安全至关重要,美国得拿到手。他还威胁,如果丹麦挡道,就对丹麦加高关税。这话让北约内部紧张起来,毕竟丹麦是成员国,美国这么搞等于自拆台。格陵兰首相穆特·埃格德回应,说岛屿不是商品,不会卖给任何人。国会里共和党议员对特朗普的念头也不太热心,他们觉得吞并需要国会立法,还得格陵兰自己同意,不然就是非法。
事态继续发酵。8月27日,丹麦根据情报召唤美国驻丹使节,控诉美国人搞秘密影响行动,在格陵兰散布不满丹麦的信息,试图制造分裂。丹麦广播公司报道说,这些人跟特朗普圈子有联系,白宫回应让丹麦冷静点,别小题大做。丹麦没退让,9月16日领导了一次北极军事演习,参与的有几百名士兵来自欧洲北约国家,模拟防御入侵,但没请美国。演习在格陵兰东部举行,展示了丹麦的决心。同时,丹麦增加对格陵兰的投资,帮建医院和港口,稳固关系。
![]()
从更广角度看,这是反映了北极地区的竞争加剧。气候变化让冰层融化,北极航道通航时间延长,矿产如稀土元素暴露出来,中国和俄罗斯都在加大布局。美国担心丢掉优势,尤其特朗普第二任期,政策更激进。他3月13日在国会演讲中说,美国必须“得到”格陵兰,不管用什么方式。专家指出,格陵兰有稀土矿,对电子和军工重要,美国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但特朗普忽略了地缘政治现实,强行推进只会伤盟友感情。北约秘书长也表态,反对任何单边行动,强调基于规则的秩序。
俄罗斯那边乐见其成。普京3月28日公开支持特朗普的格陵兰想法,说这体现了大国对安全利益的追求。这话明显在讽刺美国对俄乌冲突的指责。俄罗斯媒体大肆报道万斯的讲话,说美国终于承认安全关切是正当理由。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批评这是双标,提醒美国别忘了支持乌克兰的承诺。但特朗普政府对乌克兰援助减少,转而推欧洲多担责。万斯2月14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讲话,怼欧洲盟友,说他们太依赖美国,该自己对付俄罗斯和中国威胁。
整体来说,美国的格陵兰政策暴露了特朗普政府的短视。表面上看是为国家安全,但实际操作中,忽略了盟友感受和国际法。丹麦和格陵兰联手抵制,欧洲国家也警惕起来。北极理事会会议上,这事成了焦点,加拿大和挪威都表达担忧,怕美国开了坏头。特朗普的执念持续到9月,最近有报道说他还在计算吞并成本,但没实际行动。格陵兰独立运动活跃,但多数人不想加入美国,宁愿慢慢脱离丹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