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脚下的柳村,有个憨厚老实的石匠,姓王名大成。王大成人如其名,膀阔腰圆,力气大得能搬动两块磨盘,却心眼极细。平日里除了打石头,就是照顾瘦弱的娘亲,过着清苦却踏实的日子。他这人有个怪癖:走路喜欢低头看地,总怕踩死了蚂蚁或小虫。村里人打趣他:“王大成啊,心比石头还软!”他也只是憨憨一笑,不作争辩。
一天黄昏,他在河边凿石,忽听“扑腾”一声,低头见一只甲鱼被渔网缠住,正奋力挣扎。那甲鱼壳已裂,鲜血直流。王大成忙把它捡起,小心翼翼解了渔网,又用身上的汗巾包住伤口,轻声安慰道:“小东西,命是命,莫怕。”说罢便将甲鱼放回河中。甲鱼在水中回头望了他一眼,那目光似有千言万语。王大成却未多想,只当是积了点德。
![]()
日子一晃过了两年。王大成的母亲病重,为了求药,他常跑去邻村的药铺。邻村有户姓李的大户,人称李员外,其女李秀娘貌美贤淑,因自幼体弱,常去药铺抓药。两人几次偶遇,竟渐生情愫。只是李员外看不上穷石匠,说什么“门不当户不对”,坚决不允女儿下嫁。
王大成虽苦苦哀求,李员外却出言刁难:“做石匠的,能耐不过搬石头。除非你有本事,在正月十五前,追上村东那只黑乌鸦,把它带来,我才答应婚事!”原来,那乌鸦狡猾至极,连猎人都奈何不得,李员外就是想难为他。
![]()
王大成回去后闷闷不乐。母亲劝他放下:“傻儿,强扭的瓜不甜。”可大成心里放不下秀娘,整夜难眠。第二天,他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思,蹲守在村东槐树下,盯着那只黑乌鸦。乌鸦却像戏耍他似的,时而飞上枝头,时而掠过河面,一沾近就扑棱飞远。日头落了又升,大成累得瘫倒草地,仍是一无所获。
就在他心灰意冷时,夜半忽觉有人拍肩。睁眼见一位青衣老者,手拄龙头杖,笑眯眯地站在月光下。大成吓了一跳,老者道:“王大成,你心存善念,曾救我一命,今日特来助你。”
王大成迷惑:“老伯,我们何时相识?”老者笑而不答,转身钻入河中,霎时化作一只硕大的金甲鱼,鳞甲生辉。大成猛然想起两年前放生之事,惊得合不拢嘴。
甲鱼开口言道:“乌鸦狡诈,唯食河蚌。我自有法子引它现身。你明日辰时,于河边候我,切记莫惊。”
次日,王大成如约而至。只见金甲鱼浮出水面,背上驮着一串活蹦乱跳的蚌,蚌壳里闪烁着晶亮珍珠。甲鱼发出一阵古怪的叫声,乌鸦果然被吸引而来,盘旋河上。甲鱼故意将一只大蚌抛到岸边,乌鸦扑下叼走,谁知蚌壳忽然闭合,将乌鸦翅膀夹得死死的。王大成见状,赶紧冲上去将乌鸦擒住。
乌鸦拼命挣扎,眼中竟泛起泪光,口吐人言:“我乃山精,因贪嬉扰民,被天罚化身乌鸦百年。公子既能擒我,愿以羽换福。”说罢,化作一缕黑烟,消失无踪,只留下一根黑羽和一颗血色珠子。王大成将此带回李家。
李员外见状,大吃一惊,没想到这孩子真有本事,只得应允婚事。喜事当天,金甲鱼悄然浮出水面,遥遥相望,目光慈祥。王大成感佩于心,将那血色珠子埋于河畔,以谢天恩。
![]()
村里人都说,王大成是积德行善得了报应。有人问他:“你怎能擒得乌鸦?”大成憨笑道:“举头三尺有神明,心底无私自安宁。”自此,王大成与李秀娘琴瑟和鸣,孝养母亲,过上了让人羡慕的好日子。而金甲鱼的传说,也在柳村世代流传,成为茶余饭后的佳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