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有“春祭日,秋祭月”的习俗!到后来,民间跟着效仿,中秋祭月慢慢就成了传统,祈求平安顺遂。记得小时候老人们到了中秋节这一天,常常念叨说:“中秋8不做,麻烦不缠身”,是一句流传于民间的俗语,它总结了中秋节的一些传统禁忌和讲究,目的是为了图个吉利、团圆平安,避免在未来招致“麻烦”或不顺。
![]()
这“8件事”在不同的地区和说法中略有差异,但核心内容大同小异。以下是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中秋8不做”:
一、不吵架
中秋节,是团圆和睦的好节日,通常讲究一个“和为贵”。在这一天与家人、朋友吵架或说晦气、诅咒的话,被认为会破坏家庭运势,给未来带来口舌是非和不和睦。
![]()
二、男不拜月
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古人认为月亮属阴,代表“太阴星君”,而男性属阳。因此,拜月主要由女性主持,男性陪同或协助即可,以避免阴阳相冲。
三、不丢失或打碎物品
这里指的是:月饼、水果等贡品,或是家里的碗碟、镜子等物品,在中秋节打碎或丢失,被视为“破运”的征兆,象征家庭不完整或财运流失。如果不慎打碎,要赶紧说一句“碎碎(岁岁)平安”来化解。
![]()
四、不在娘家过中秋(已婚妇女)
过去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在象征团圆的节日里回娘家过节,意味着夫家不团圆,对娘家、夫家的运势都不好。但这条在现代社会已基本不被遵循,更多人选择根据实际情况与双方家人团聚。
五、不对月亮指指点点
不宜对着月亮指指点点,尤其是在月上中天,最亮最圆的时候,不宜长时间用手指着月亮。民间传说月亮上有嫦娥、玉兔等神仙,用手指点是对神明的不敬。更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吓唬小孩的说法:用手指月亮,耳朵会被月亮“割”掉。
![]()
六、不吃残缺的月饼
月饼是团圆的象征。吃月饼时,最好将月饼切成莲花状的小块,全家分食。直接拿起一个月饼咬,或者吃残缺不全的月饼,有“团圆破损”的不吉寓意。
七、送礼不送单数
中秋节走亲访友,赠送的礼物(尤其是月饼、水果)数量最好是双数,寓意“成双成对”,好事成双。同时,避免送“梨”,因为“梨”与“离”同音,寓意“分离”,在团圆节送这个非常不合时宜。
![]()
八、开心过节
中秋节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喜庆节日。如果一个人病恹恹或者愁眉苦脸,被认为会吸收“阴气”,不利于健康,也会影响家人的情绪和运势。所以要尽量调整心态,开心过节。
虽然这些禁忌大多源于古人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以及对美好团圆生活的向往,它们承载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但在今天,我们更应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珍惜团圆、与人为善、追求美好,与家人开开心心、和和睦睦地相聚,才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核心。你说对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