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每日幸运签#
10月6日,一位理想车主发布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里他直言“理想智驾救我们一命”。事情发生在10月3日国庆假期,他们一行人在高台服务区休息到早上六点,接着开车沿连霍高速往新疆去。
![]()
当时天还没亮,外面一片黑,视野特别差。他们打开了理想AD Max智驾功能,以120公里的时速往前开。到了6点33分08秒,车主突然感觉到智驾系统自己开始减速,可他盯着前方,除了黑什么都看不清。他赶紧踩下刹车人工介入,这时候才看到前方有辆大货车打着双闪。等车开近了才发现,路中间躺着两辆汽车,既没放三脚架,也没打双闪,车灯没开,周围也不见人,显然是刚发生了多车事故。
车主后来回想,那种环境下根本不可能提前发现路中间的车,要是没有智驾系统先减速,后果不堪设想。这个过程被行车记录仪拍了下来,很快就在网上传开了。
智驾系统能先于司机发现危险,和它的硬件配置与技术有关。理想AD Max车型装了11个高清智能驾驶摄像头,还有能探测200米远的激光雷达,就算在暗光这种特殊条件下,也能看清周围环境,实现360度的精准感知 。同时它的芯片算力足够强,能快速处理这些传感器传来的信息,构建出实时的道路情况,遇到路中间的事故车辆这种障碍物,就能及时做出反应 。而人眼在黑暗中识别能力有限,等司机看清危险时,往往已经来不及了。
对此,有人说这就是科技进步的意义,智驾能补上人工驾驶的短板,关键时候保住安全。还有人认为,120公里的时速下,要是直接撞上去,车上的人很难不受伤,智驾这一下减速就是救了命。也有网友说起自己的经历,“上次夜间开高速,也是智驾先提醒有障碍物,我定睛看了半天才发现是个掉在路上的轮胎”。不过也有网友提到,之前见过理想智驾误判的情况,比如被爆闪灯影响没识别出锥桶,差点撞上工程车,提醒大家不能完全依赖系统。
这次事件能看出智驾系统在特定场景下的优势,尤其是夜间、暴雨等视线受阻的环境,激光雷达和高清摄像头的组合感知能力确实比人眼更可靠。但也不能因此把智驾当成“自动驾驶”,它本质还是辅助工具。像之前就有理想车主在高速用智驾时,遇到车辆突然变道,系统没触发紧急制动,最后靠司机自己打方向才躲开危险,这类情况说明系统还存在完善空间。
其实车主的经历戳中了很多人的心声。现在开高速的人越来越多,夜间行车、长途驾驶时,人的注意力很容易下降,危险往往藏在视线盲区里。智驾系统的价值,不在于它能“代替人开车”,而在于它能成为一个“永不疲倦的瞭望员”,在人反应不过来的时候多一道防线。
这场虚惊也给所有司机提了个醒:科技能帮我们规避风险,但不能消除风险。就像那位车主,在系统减速后立刻人工介入,这种人和系统的配合,才是最安全的驾驶方式。毕竟,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靠某一项技术独当一面,而是科技的守护加上人的谨慎,缺一不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