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拥有“阴晴圆缺”的月,被视为掌管轮回与丰歉的神

0
分享至


今年的中秋节赶上国庆长假,于是早在国庆假期伊始,相信就有不少人收到了来自友人的“双节”祝福,提前庆祝了中秋佳节。作为重要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其演变历史与帝王宫廷关系匪浅。

《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的祭祀仪式,帝王需在秋分时节以仪式沟通天地,祈求国泰民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中秋”并非今日八月十五之中秋,而是秋季的“中间”,也就是仲秋之月的中旬——大致为农历八月初十至二十之间,所谓“中秋夜迎寒”,指的是在这天地之气转换的时节,通过祭祀仪式告知“寒神”已做好应对寒气的准备。

“秋分夕月”的祭祀对象则是“月神”——“以秋分夕月于西郊”,仪式由周天子或朝廷指定的“大宗伯”主持。拥有“阴晴圆缺”形态的月,被视为是掌管轮回与丰歉的神,拜月、祭月也因此成了中秋节俗的核心内容。

因为祭祀“寒神”与“月神”仪式的时间较为接近,最终成为我们今日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来源。在《故宫生活志》一书中,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记述了《宫里如何过中秋》,从宫中的角度,解析了中秋佳节的诸多习俗与过往。比如溥仪的弟弟溥杰在《清宫习俗见闻录》中回忆宫中供月的场景:“中秋夜,宫中会在月亮东升的时候,于养心殿院内朝东摆放一架木屏风,屏风前设两张八仙桌,两侧挂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时令草木,桌上供一块七八斤重的大月饼,上有‘广寒宫前玉兔捣药’图案,还有糕点、水果、香炉、红烛等祭祀用品。”

忆及书评君儿时的供月场景,在庭院或者阳台摆放的水果多以沙果、长把梨、橘子、蜜瓜等家庭常备水果为主,因家乡地处西北,与内地人家最大的不同是月饼。儿时的月饼并无馅料,也非烤制,而是用面粉、红曲、香豆、姜黄等蒸制,按照蒸制锅具的不同,小的有二三十厘米,大的则有六七十厘米,甚至更大。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往往覆一层薄面饼,涂抹一层清油,覆一层以红曲(或香豆、姜黄)染色的面饼,再重复覆一层薄面饼,涂抹一层清油……多次以后卷起,再用擀面杖擀开,面皮或红,或绿,或黄,或白,或彩色。蒸制好的月饼在供月以后,端入屋中切开与家人分食,每一块月饼层层分明,如同彩虹一般数种颜色交织,吃起来甜蜜、松软。与平时购买的烤制或者酥皮月饼实在不同。

以下内容节选自《故宫生活志》,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该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导语撰文:何安安)

原文作者丨周乾


《故宫生活志》

作者:周乾

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5年6月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在皇宫里,过中秋是一件十分隆重的事,内务府会安排各类活动,为皇室成员奉上一场丰盛的民俗盛宴,这些礼俗活动很多是从民间演化而来,但比民间复杂得多,也隆重得多。

先秦时期的皇家祭典

将“秋”与“月”联系起来

“中秋”的说法,源于《礼记·月令》篇的“仲秋”二字,但当时还没有将中秋作为一种节庆记载,也没有秋与月的渊源。直接将“秋”与月亮联系起来的,是先秦时期的皇家祭典。《国语·周语上》记载:“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韦昭注曰:“礼,天子搢大圭、执镇圭,缫藉五采五就,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拜日於东门之外,然则夕月在西门之外也。”说明自西周时起,王室已有祭祀日月的典仪,至少在三国时期,已有秋日于西郊祭月的传统。

此后历朝历代多有秋分祭月的皇家典仪。到明清时期,“祭月”成为皇帝在中秋前后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帝京岁时纪胜》载:“西郊夕月,乃国家明禋之大典也。”

明嘉靖九年(1530),嘉靖帝在阜成门外建造月坛,时名“夕月坛”。《春明梦余录》载:“夕月坛,在阜成门外,缭以垣墙。嘉靖九年建,东向,为制一成。秋分之日,祭夜明之神,神东向。”皇帝每三年去月坛祭一次月,其余年份则由武官代行。

皇帝祭月有专门的服饰,《清礼器图式》记载,夕月祭月时,皇帝夏朝服用月白,佩戴绿松石朝珠,朝带用白玉,“每具衔东珠五”。《清史稿》记载,皇帝秋分祭月时,于酉刻从宫中出发,祭祀时要行跪拜礼、进献礼等。


月白色祭月坛朝服。《故宫生活志》插图

受“秋分祭月”影响,无论是民间还是宫廷,都有中秋“祭月”的习俗。《京都风俗志》记载了明清时期京中百姓祭月的场景:“至望日(月圆日),于月下设鲜果、月饼、鸡冠花、黄豆枝等物。”因为古人认为女性属阴,与月亮属性相同,所以一般是家中女性拈香先拜,男性后拜。待全家拜完,一家老小齐聚庭院中,饮酒赏月,喝“团圆酒”。

皇家的祭月仪式更加隆重。溥仪的弟弟溥杰在《清宫习俗见闻录》中回忆宫中供月的场景:中秋夜,宫中会在月亮东升的时候,于养心殿院内朝东摆放一架木屏风,屏风前设两张八仙桌,两侧挂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时令草木,桌上供一块七八斤重的大月饼,上有“广寒宫前玉兔捣药”图案,还有糕点、水果、香炉、红烛等祭祀用品。祭月仪式由赞礼官引导,先由南府太监念祭月表文,那腔调怪模怪样,“像京剧念白”。念完祭文,溥仪会派总管太监替他烧香行礼,接下来还要焚表,行跪拜礼。拜仪结束,会有太监把供桌上的大月饼按人数切块,每人象征性地吃上一口,寓意吃“团圆饼”。


清人画《弘历观月图轴》。《故宫生活志》插图

大人祭祀月神,

小孩祭祀兔儿爷

中秋月夜,大人祭祀月神,小孩则祭祀兔儿爷。古人认为,兔儿爷是天宫中捣药的玉兔,是治病救人的兔神。相应地,祭拜兔神,便能祛病保平安。宫里也有祭祀兔儿爷的习俗。《清稗类钞》载:“中秋日,京师以泥塑兔神……禁中亦然。”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就有清代兔儿爷泥塑,有尊泥塑是从民间市场采办的,人形兔耳,身着红色官袍,正襟危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很有民间工艺品质朴生动的特色。


故宫藏兔儿爷泥塑。《故宫生活志》插图

祭月之后,皇家也会如民间百姓一样阖家赏月,共庆团圆。乾隆帝写了大量的中秋赏月诗,如:“崖巅升玉魄,流彩座中移”,“只道姮娥太懒生,却欣今夜倍晶明”,“但是中秋月,那无即景诗”等。

不过,皇家赏月讲究节庆吉利,对不吉之语尤其避忌。查继佐在《罪惟录》中记载了这样一桩事:明太祖朱元璋曾与皇太子朱标、皇太孙朱允炆一起中秋赏月。席间,朱标作诗“虽然未得团圆相,也有清光遍九州”;朱允炆作诗“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朱元璋一听,认为要么中秋不团圆,要么月影落在水中,终究是一场空,甚感不悦。褚人获的《坚瓠集》中还写了另一件事:明成祖朱棣在某年的中秋赏月宴上,看到月亮被乌云遮住,大为扫兴。解缙给皇帝讲解月宫传说,“帝阍悠悠叫无路,吾欲斩蜍蛙,磔冥兔”,朱棣听得饶有兴致,停杯以待。不久月亮破云而出,朱棣大喜,盛赞解缙。


故宫藏象牙雕《月曼清游图》之“琼台玩月”。《故宫生活志》插图

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绘有《雍正十二月行乐图》十二幅。其中“八月赏月”描绘的是雍正帝在圆明园与众亲友一同赏月的情景。画面中,天上的大雁排成人字形南飞,寓意中秋时节,天气已转凉。一座三层的阁楼旁边,圆月在水中呈现倒影。阁楼前的露台上,雍正帝一行坐在案前赏月,其乐融融。《弘历观月图轴》则描绘了乾隆帝中秋赏月的情景。月夜里,湖塘边,老树下,身着汉装的乾隆帝凭栏而坐,欣赏着中秋满月,身后两名小童一持扇而立,一端茶侍候。

慈禧太后在西逃的路上也不忘赏月。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宫女谈往录》中描述了慈禧太后西行至忻州时于中秋夜赏月的细节:“只见老太后坐在廊子里赏月,披着一件外衣,靠在椅子上,椅子前摆一个兀凳,两脚平伸在兀凳上,上面搭一件毛毯,两旁茶几上放着水果、月饼之类的东西。”

中秋“节日限定”?

花样繁多的宫廷月饼

“月饼”一词较早见于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但书中并未提到月饼属于中秋的“节日限定”。及至明代,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广泛流传。明人田汝成在《熙朝乐事》中写道:“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据《燕京岁时记》记载,京中月饼以前门致美斋为第一,“他处不足食也”。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八月赏月”。《故宫生活志》插图

清宫里自有皇家御制的月饼,交由内务府造办处制作。宫廷月饼的种类很多,有用香油和面制成的香酥皮月饼,有用精炼的奶油和面制成的“奶子敖尔布哈月饼”,还有猪油和面的月饼。月饼馅也有各种口味,不仅有传统的糖馅、果馅、澄沙馅、枣馅,也有芝麻椒盐的甜咸口味。

宫里的月饼都是成套的,所用木模有大小八种规格,供桌上的月饼由小至大摆成塔形,顶尖月饼直径两寸(约6.6厘米),最底部的大月饼直径两尺(约70厘米),皆用梨木月饼模子印制,纹饰图案各异。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月宫玉兔”图案的月饼模子,制作十分精美,上有广寒宫、桂树、捣药的玉兔,周围一圈还刻着寓意平安吉祥的佛教八宝纹饰。


故宫博物院藏“月宫玉兔”月饼模子。《故宫生活志》插图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宫膳食档案》记载,中秋节前后几日,内务府造办处都在忙着造办月饼。宫中也有不用木模制作的月饼,这样的月饼会打上颜色鲜艳的印记以示区分。比如档案中记载了一种不用木模的月饼,酥松多层,咬一口就会掉下小片油酥,轻拍一下,酥皮便会如雪白的鹅毛一样簌簌飞落。慈禧太后很喜欢这种月饼,特为其赐名“翻毛”。

中秋节当日,皇帝一大早就要给太后送月饼,当天的早膳和晚膳餐桌上也都会出现月饼。据《哨鹿节次超常膳底档》记载,乾隆帝的餐桌上就有自来红、俗称“奶饼子”的奶子敖尔布哈月饼。皇帝还会把宫中做好的月饼当作节礼赏赐给重要的内阁辅臣、大学士等,在明清故宫廷档案中都可见到相关记载。


《平定台湾战图清音阁演戏图》中的清音阁。《故宫生活志》插图

清代宫廷中,月饼不仅在中秋吃,还有存放到除夕吃的习惯。中秋节祭月后,会将十斤大月饼用红绸包起,依例放到阴凉处风干、收贮,因烤、烙制的月饼油量大、水分少,便于存放,可以直到除夕晚上再吃,取团圆之意。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 原文作者:周乾;摘编:何也;编辑:李永博;导语校对:刘军。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 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2024书评周刊合订本上市!

点击书封可即刻下单


了解《新京报·书评周刊》2024合订本详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颜丙燕一袭金袍亮相北影节 没靠滤镜 没喊口号 转身让整个红毯安静了

颜丙燕一袭金袍亮相北影节 没靠滤镜 没喊口号 转身让整个红毯安静了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02 01:51:21
河北石家庄一老头乐逆行撞上劳斯莱斯致其损毁严重,当地:交警部门正对事故进行处理

河北石家庄一老头乐逆行撞上劳斯莱斯致其损毁严重,当地:交警部门正对事故进行处理

极目新闻
2025-11-02 08:46:24
秦雯袭警完整录音曝光!事后还拿下三八红旗手,多家官媒呼吁彻查

秦雯袭警完整录音曝光!事后还拿下三八红旗手,多家官媒呼吁彻查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02 11:38:53
饶颖:赵忠祥与我发生关系多年,他有特殊癖好,令我身心受到伤害

饶颖:赵忠祥与我发生关系多年,他有特殊癖好,令我身心受到伤害

凡知
2025-05-07 16:00:01
只打29分钟,火箭队找到杜兰特使用方式 弱化1号位 谢泼德4记三分

只打29分钟,火箭队找到杜兰特使用方式 弱化1号位 谢泼德4记三分

替补席看球
2025-11-02 10:22:36
牛鬼蛇神现原形!刘欢女儿大婚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牛鬼蛇神现原形!刘欢女儿大婚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牛牛叨史
2025-10-31 14:32:11
加纳乔被换下后显不满,球迷批:别以为踢90分钟是理所当然

加纳乔被换下后显不满,球迷批:别以为踢90分钟是理所当然

雷速体育
2025-11-02 12:47:25
章泽天被曝和刘强东冷战后续:被扒消费降级,太像离婚后的大S!

章泽天被曝和刘强东冷战后续:被扒消费降级,太像离婚后的大S!

柠檬有娱乐
2025-11-01 14:25:10
潘石屹再次预判我国楼市?未来3年,楼市或迎来“三大”走向

潘石屹再次预判我国楼市?未来3年,楼市或迎来“三大”走向

巢客HOME
2025-11-01 05:10:03
美国智库一语惊人:4大邻国里,中国唯独不会袭击的是日本

美国智库一语惊人:4大邻国里,中国唯独不会袭击的是日本

boss外传
2025-11-01 15:10:03
下周,A股即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三个板块即将大涨

下周,A股即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三个板块即将大涨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5-11-02 08:36:45
语法不纠正+下放说成加练,团队过度保护,杨瀚森该经受挫折了

语法不纠正+下放说成加练,团队过度保护,杨瀚森该经受挫折了

弄月公子
2025-11-02 16:57:45
丫蛋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王天琦是她与王金龙所生,于2011年出生。

丫蛋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王天琦是她与王金龙所生,于2011年出生。

百态人间
2025-10-31 14:43:12
高中的掉队顺序,还挺准的!

高中的掉队顺序,还挺准的!

好爸育儿
2025-10-21 08:46:05
被耻辱逆转!勇士109-114步行者,没什么好说:他是头号罪人!

被耻辱逆转!勇士109-114步行者,没什么好说:他是头号罪人!

运筹帷幄的篮球
2025-11-02 08:20:57
24GB+1TB!华为新机公布:11月18日,即将上市!

24GB+1TB!华为新机公布:11月18日,即将上市!

科技堡垒
2025-11-01 10:34:52
吴大钱,大搞权钱交易、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吴大钱,大搞权钱交易、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2 14:13:12
想要大干一场,却被大干一场

想要大干一场,却被大干一场

汉周读书
2024-06-18 14:09:19
动容!38岁瓦尔迪3轮2球意甲乱杀 扛翻27岁意国脚+奔袭半场破尤文

动容!38岁瓦尔迪3轮2球意甲乱杀 扛翻27岁意国脚+奔袭半场破尤文

我爱英超
2025-11-02 06:09:57
大反转!冷空气即将抵达广东!最低温降至13℃!东莞天气……

大反转!冷空气即将抵达广东!最低温降至13℃!东莞天气……

东莞好生活
2025-11-02 09:28:49
2025-11-02 17:12:49
新京报书评周刊 incentive-icons
新京报书评周刊
最专业的书评,最权威的文化
12656文章数 2105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他是清华大学校名题写者,拒绝宋美龄求婚,被誉为“民国颜真卿”

头条要闻

小区因千万接口费欠款致600户居民3年未供暖 多方回应

头条要闻

小区因千万接口费欠款致600户居民3年未供暖 多方回应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亲子
房产
军事航空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教育要闻

初中竞赛题:同学们以为简单,答对的寥寥无几

亲子要闻

好奇少年儿童百科,有意思的百科全书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