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州新中轴线的文化地标,广州图书馆以“书籍堆砌的殿堂”为设计灵感,不仅是藏书百万的知识宝库,更凭借独特的建筑美学成为城市文化符号。它融合阅读、展览、文化活动于一体,既是本地市民的“日常书房”,也是外地游客打卡的“文化景点”。这份攻略将从建筑特色、实用信息、空间探索等维度,带你全方位玩转这座“会说话的建筑”。
![]()
一、建筑特色:读懂“书籍堆叠”的设计巧思
广州图书馆由荷兰建筑师库哈斯与德国奥雷·舍人联合设计,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外观如同一本本堆叠而起的巨型书籍,既现代前卫又暗藏文化隐喻,每一处细节都与“阅读”主题深度契合。
![]()
从正面望去,图书馆主体由两组倾斜的“书墙”构成,外层是通透的玻璃幕墙,内层是浅灰色的混凝土墙体,阳光透过玻璃洒入时,会在室内形成错落的光影,宛如书页间跳动的文字。这种“双层表皮”设计不仅颜值出众,还兼具实用功能:外层玻璃可隔绝紫外线,保护馆藏书籍;内层混凝土墙体则能调节室内温度,减少空调能耗,践行环保理念。
![]()
走进馆内,“书籍堆叠”的设计感贯穿始终。入口处的螺旋楼梯如同一本摊开的立体书,旋转向上的台阶搭配暖黄色灯光,既方便通行,又成为网红打卡点;各楼层的挑高空间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压抑感,抬头可见交错的钢结构横梁,形似书架上纵横排列的书籍,搭配悬挂的木质装饰,营造出“在书海中漫步”的沉浸感。
![]()
最具特色的是位于高层的“空中阅读平台”,这里通过大面积落地窗将珠江新城的城市景观引入室内——读者坐在窗边阅读时,既能感受文字的力量,又能俯瞰花城广场的绿意、广州塔的轮廓,实现“阅读与城市对话”的独特体验。此外,馆内还巧妙设置了多处“书洞”造型的休息区,圆形或弧形的空间包裹感强,为读者提供了安静私密的阅读角落,让建筑与阅读需求完美融合。
![]()
二、空间探索:按层打卡,精准找书
广州图书馆地下两层,地上北楼十层,南楼八屋,不同楼层对应不同藏书类别和功能区,结合建筑特色打卡,能让体验更丰富。
- 一楼:服务核心区
这里是入馆的第一站,服务大厅的挑高设计搭配玻璃幕墙,光线充足,视觉开阔。厅内设有总咨询台,工作人员可解答藏书位置、借阅规则等问题;多台自助借还书机分布在两侧,支持身份证、读者证、电子读者证扫码借还,操作简单便捷;此外还有自助办证机,首次办证的市民凭身份证可免费办理。
![]()
- 二楼:亲子阅读天地
二楼的亲子绘本馆是低龄儿童的乐园,馆藏数千册色彩丰富的绘本,馆内设置了柔软的坐垫、小桌椅,家长可陪同孩子席地而坐。旁边的儿童玩具图书馆还提供益智玩具借阅,适合3-6岁儿童动手探索。这里的弧形书架与“书洞”休息区呼应,充满童趣。
最近一次来,我发现从前一楼的关于美食、旅游等书籍全部搬到了现在二楼,一楼改为活动区
![]()
- 三至五楼:成人阅读主阵地
三楼以社会科学类书籍为主,包括哲学、政治、法律、经济等领域,书架沿倾斜的墙体排列,与建筑外观的“书墙”设计呼应;四楼聚焦中国文学,从古典诗词到现当代名著,品类齐全,文学爱好者可在此沉浸式阅读;五楼则是世界文学与外文原版书区域,涵盖多语种书籍,窗边座位可欣赏城市景观,阅读体验极佳。
![]()
![]()
- 六至八楼:特色功能区
六楼是儿童与青少年阅读区,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藏书兼顾趣味性与知识性,同时设有自习座位;七楼为专题文献区,收藏了广州地方文献、古籍、专利文献等特色资源,木质书架与暖光营造出古朴氛围;八楼是多媒体资源区,提供电脑、打印机、VR设备,适合体验数字阅读。
![]()
- 九至十楼:文化活动与观景区
九楼及以上多为展览厅、报告厅,定期举办书画展览、作家讲座,展厅的留白设计与建筑的现代风格统一;高层的“空中阅读平台”是必打卡点,落地窗将城市景观与室内阅读空间连接,白天可看车水马龙,夜晚能赏灯光璀璨。
![]()
三、实用贴士:提升阅读体验
1. 借阅规则:持读者证可借阅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等,普通图书每次最多借阅15册,借期30天,可续借1次(续借期30天),逾期未还需缴纳滞纳金(每册每天0.1元,上限10元)。热门书籍可在官网申请“预约借阅”,书籍归还后会收到短信通知。
2. 设施服务:馆内全域覆盖免费Wi-Fi(连接“GZTL-WiFi”),各楼层均设有充电插座(部分座位带USB接口);每层有饮水机,建议自带水杯;负一楼大厅设有休息区,可在此用餐。
3. 避峰与打卡建议:周末和节假日读者较多,自习座位紧张,建议工作日上午前往;想拍摄建筑特色,可选择上午10点或下午3点,此时阳光角度适宜,玻璃幕墙的光影效果最佳;高层“空中阅读平台”人少景美,适合安静阅读或拍照。
![]()
四、地址、交通、开放时间:
-地址:广州图书馆位于天河区珠江东路4号,紧邻花城广场、广州大剧院,交通极为便利。
-公共交通是首选出行方式:
1)地铁可搭乘3号线或5号线至珠江新城站,从B1出口步行约5分钟,沿途能欣赏到珠江新城的现代建筑群;若
2)选择APM线,在大剧院站或花城大道站下车,步行距离更短,仅需3分钟即可抵达正门。
3)公交方面,B1、B2、B5、18、293等多条线路途经,在“冼村路中”或“广州大剧院西门”站下车后,沿花城大道步行即可到达。
-开放时间需特别注意,工作日与节假日略有不同:周二至周日9:00-21:00(10月1日-3日等法定节假日可能调整为9:00-16:00,具体以官方通知为准),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五、 周边联动游玩:阅读间隙可前往周边打卡,步行5分钟到花城广场散步,10分钟到广州大剧院看演出,附近的K11购物艺术中心、天环广场等商圈,适合阅读结束后休闲购物、品尝美食。
无论是为了在书海中汲取知识,还是为了感受建筑美学的魅力,广州图书馆都值得一去。在这里,建筑不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而是承载文化与阅读的“立体书籍”,等待你翻开属于它的精彩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