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
前言
娱乐圈的起起伏伏,很多人习惯归结为“运气”二字,但马浚伟的故事,却异常励志,他的人生远非一个简单的“从低谷崛起”的剧本,更像是一场长达三十年的主动对抗外界重塑自我的故事。
想当年他曾是那个因台上玩笑得罪刘德华粉丝,甚至被媒体夸张报道当街泼粪的争议人物,而如今他是执掌传媒机构的首席营营总监,是香港艺术发展局的成员,身份标签早已换了天地,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
被人设“杀死”的歌手
马浚伟的起点其实相当耀眼,1993年他通过一场歌唱比赛拿下冠军,顺利签约华纳唱片,对于一个出生在深水埗贫寒之家的男孩来说这无疑是改变命运的入场券。
他家有七口人,全靠父亲开巴士每月六千港币的微薄收入支撑,那点钱仅仅够维持最基本的开销,他自己也从14岁起就开始打工,卖过雪糕当过图书馆管理员。
![]()
或许是公司急于求成,出道时给他贴上了一个极其沉重的标签,宣传语将他与张学友、黎明、李克勤这些早已封神的巨星并列,称他为“挑战者”。
话题性是有了,但也瞬间将一个新人推到了风口浪尖,他承受了远超自身实力的审视,更糟糕的是直接激怒了那些成熟歌手的庞大粉丝群体。
![]()
结果可想而知,他在演出时经常遭遇观众的喝倒彩,这还只是个开始,一次舞台上,他无心开了一句刘德华的玩笑,却被舆论无限放大,粉丝的怒火媒体的渲染,让他一夜之间形象崩塌。
甚至有报道称他被粉丝当街泼粪,虽然后来他本人澄清事件被严重夸大,但伤害已经造成,他的歌唱事业被公司紧急叫停,在香港乐坛几乎没了立足之地,只能短暂转往内地寻求机会。
![]()
屋漏偏逢连夜雨,事业的重创与家庭的变故接踵而至,他的母亲患鼻咽癌超过二十年,在1999年一次手术失败后不幸离世。
这个打击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母亲的离去加上之前姐姐经历妊娠中毒、妹妹生病的连串家庭变故,让他彻底陷入了精神泥潭。
![]()
从2000年左右开始,抑郁症和惊恐症像魔鬼一样缠上了他整整八年,那段时间他需要靠药物和酒精才能勉强撑下去。
这种内在的挣扎,在外人看来又成了一个新的人设,这直接影响了他的工作机会,一次访谈内容被媒体曲解后,他在TVB的演艺事业也开始走下坡路。
![]()
四十七岁,重返北大
面对这种被标签化的困境,马浚伟没有选择在娱乐圈里继续沉沦或辩解,他走上了一条极为罕见的突围之路:用知识为自己打造一个谁也夺不走的硬核身份。
这条路始于自救,在与抑郁症缠斗的八年里他没有完全依赖医生,而是开始自学心理学知识。
他像一个医生解剖自己一样,分析自己的病症,最终竟靠着自我疗愈一步步走出了阴霾,知识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
而母亲临终前那句“做个有用的人”的嘱托,则成了他超越艺人身份去寻求更广阔人生价值的终极动力,他曾对自己学历不高文化根基尚浅感到遗憾,现在他要亲手弥补这一切。
2018年47岁的马浚伟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重返校园,攻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EMBA课程。
这不只为了圆一个大学梦,更是一次深思熟虑的战略性跃升,他要用顶尖学府的权威认证从根本上重塑自己的社会形象。
![]()
他不是玩票,在北大就读期间,13门核心课程他全部取得了A的优异成绩,他的硕士毕业论文,研究的是香港影视IP的运营,查重率低到仅有0.77%。
2020年7月他顺利拿到硕士学位,“北大硕士”这个新身份含金量极高,有力地对冲掉了过去那些纠缠他多年的负面标签。
![]()
学习的脚步并未就此停止,拿到硕士学位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去学习中医基础、考取咖啡师执照,甚至还研修了儿童心理学课程。
有人质疑他“不务正业”,他的回应却透着一股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生命随时可能终结,所以要珍惜每一天去学习和工作。”
知识就这样成了马浚伟重塑自我的核心武器,它不仅赋予了他新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由学识和专业能力定义的全新身份,这个身份远比“明星”标签来得稳固和自主。
![]()
从演员到CEO的逆袭
马浚伟的自我重塑没有停留在书本上,他迅速将所学付诸实践,完成了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关键一跃,真正将命运的主导权握在了自己手里。
他将北大所学的IP运营知识直接用于创业,他创立了个人工作室,业务范围涵盖表演艺术学校、补习社以及影视制作,他不再只是一个被挑选的演员,而是成了产业的创造者和经营者。
其实早在攻读硕士前这种对主导权的探索就已经开始,2013年他就曾自编自导并主演了舞台剧《偶然·徐志摩》,提前试水内容创作。
![]()
他的影响力也开始从台前延伸到幕后,甚至进入了公共领域,凭借着专业能力和行业积累,他先后被委任为香港康文署下属的剧场发展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艺术发展局的成员。
他的角色从一个文化产品的生产者,转变为行业资源的评审者与分配者,这是一种“软权力”,让他能够从更高维度影响整个行业的生态。
![]()
最具标志性的一步发生在了2024年1月,他正式出任香港新城广播的首席营运总监,并且在今年年中晋升为行政总裁。
这是一个何其戏剧性的转折,那个曾经被媒体舆论深深伤害的艺人,如今成为了掌控一家媒体机构运营的最高决策者。
![]()
如今的马浚伟,身份是复合的:学者、企业家、公职人员、传媒高管。尽管年过五十依然未婚无子女,但他的人生却前所未有的丰盛。
人们提起他想到的不再只是《鹿鼎记》里那个获得金庸先生认可的“康熙皇帝”,也不再是《宫心计2深宫计》里的角色,他已经成为现实世界里多个领域的掌控者,不再需要任何荧幕形象来定义自己。
![]()
结语
马浚伟的故事,早就超越了一般的励志鸡汤,他的经历给所有面临职业瓶颈或中年危机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人生从来没有固定的轨道,当一条路被堵死时,真正的出路或许在于向内探索,通过知识构建新的能力,从而在无人注意的角落开辟出一条全新的赛道,最终将人生的主动权,牢牢地紧紧地握在自己手中。
大家对于马浚伟的故事有什么看法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