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聚光灯打在蜜雪冰城、古茗等头部品牌的上市钟声与亮眼财报上,在城市街巷的另一端,一群特殊的“回收人”正变得异常忙碌。
他们开着货车,熟练地拆卸、搬运着封存了无数创业者梦想的制冰机、封口机和操作台。这些人被业内戏称为“收尸人”,他们是市场最残酷一面的见证者,也是新茶饮行业从狂热走向理性的一个缩影。
“倒下”的那些茶饮设备,其最终归宿大多是二手设备回收商的仓库,每一台被低价回收的设备背后,都是一个或多个创业者黯然离场的背影。
“清道夫”的商业经
![]()
在新茶饮创业梦上,一个看似边缘却与行业脉搏同频共振的“影子产业”——二手设备回收行业,正悄然壮大。这些“回收人”不仅是倒闭潮的直接受益者,其业务模式和市场动态也反向揭示了新茶饮行业的深层矛盾。
过去,餐饮设备回收是一个相对零散和小众的市场。但自2023年以来,特别是进入2024年后,茶饮店设备回收量已成为整个二手餐饮回收市场的“大头”。很多设备使用不到一年甚至半年就被转手,远低于正常折旧周期,门店生命周期大幅缩短。
虽然喜茶、奈雪等头部品牌的设备因其品质和标准化程度较高,在二手市场相对保值,但是普通或已倒闭品牌的设备贬值严重。从从业者的体感和业务量来看,这是一个由行业“阵痛”催生出的百亿级潜在市场。
据回收商反映,2024年市场明显呈现“供远大于求”的局面,大量设备积压在仓库。例如,书亦烧仙草等品牌门店大量倒闭后,其定制化的二手设备在市场上价格暴跌,甚至被当作废铁处理。
头部品牌也会为了提升效率和标准化,会投入巨资进行设备升级,例如自动化制茶设备等。这也会淘汰下来一批功能完好但已不符合品牌最新标准的旧设备,流入二手市场。
而且对于新一波希望进入茶饮行业的创业者而言,启动资金是巨大的压力。急于上马却又预算不足的店主,是回收商最主要的货源与客户。一套全新的设备动辄十数万元,而采购二手设备可以将这部分成本降低至总投入的20%左右,极具吸引力。
回收商的核心商业模式是利用信息差和渠道优势赚取差价。他们以极低的价格从倒闭店主手中收购设备,经过简单的翻新、维修后,再以较高的价格卖给新开店的创业者,毛利空间可观,有报道称毛利率可达30%。
这个行业将不可避免地走向专业化和平台化。当前鱼龙混杂、缺乏售后保障的交易模式将难以为继。未来,具备设备检测、认证、标准化清洗和提供售后服务能力的平台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赢得买卖双方的信任。
对于回收商而言,机遇在于市场需求依然庞大,但挑战在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会持续压缩利润空间,且积压的非头部品牌设备可能成为“死库存”。但是最大的变数可能来自品牌方自身。
以古茗为例,已有报道称其开始尝试搭建内部的二手设备交易平台,服务于体系内加盟商之间的设备流转。这种模式一旦推广开来,将对现有独立回收商造成巨大冲击。一方面可以降低新加盟商的开店门槛,加速扩张。
另一方面也能确保设备质量和标准统一,避免加盟商因使用劣质二手设备而影响运营。这预示着,未来新茶饮行业的竞争,将从前端的产品、营销,延伸至后端包括设备流转在内的全产业链生态的竞争。
新茶饮市场“双高”困境
![]()
尽管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547.2亿元,但相较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增速已大幅回落,茶饮行业正式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竞争阶段。这一转变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门店数量的净增长急剧放缓甚至变为负数。
以书亦烧仙草为例,这个曾经门店数量一度超过7000家的头部品牌,在2024年门店数量急剧收缩,近90天内关闭了1605家门店,而新开店仅496家,净减少超过1100家。曾经的网红品牌“圆真真”更是因资金链断裂而彻底退出市场。
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低门槛导致大量参与者涌入,产品、营销、门店设计高度同质化,最终迫使品牌陷入“价格战”的泥潭。当一杯奶茶的利润被压缩到极致,许多缺乏规模优势和供应链能力的中小品牌及加盟商便无力为继。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开始担忧新式茶饮的健康问题,如高糖、高热量等,主动减少消费频次。同时,经济环境的变化也让消费者的决策更加谨慎,对价格敏感度提高,对产品的创新性和体验感要求更高,而许多品牌并未能跟上这一变化。
在资本的助推下,许多品牌追求“跑马圈地”式的快速扩张,而忽略了单店盈利模型和供应链的建设。一旦市场环境变化或融资受阻,脆弱的资金链便会瞬间断裂,圆真真的倒闭就是典型案例。
许多创业者空有热情,却缺乏精细化运营的能力。从选址、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到营销推广,每一个环节的短板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过去那种依靠一个爆款单品或一波营销热度就能快速崛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中小品牌的“生死劫”
并非所有品牌都在裸泳。以蜜雪冰城为代表的头部品牌,凭借其深厚的“护城河”,展现出强大的抗周期能力,与深陷泥潭的中小品牌及部分昔日巨头形成了鲜明对比,上演了一出真实的“冰与火之歌”。
根据蜜雪冰城发布的2024年财报,其全年营收高达约24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3%;净利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约44.5亿元,同比增长39.8%。更值得注意的是其健康的现金流,截至2024年底,公司现金及等价物高达111.1亿元,同比大增63.8%。
在市场普遍认为行业进入“微利时代”的背景下,蜜雪冰城依然保持着强劲的盈利能力。同时,其消费者口碑也表现杰出,凭借亲民的价格和广泛的门店布局,获得了极高的好评率和品牌认知度。
蜜雪冰城的成功,核心在于其建立了一套完整、高效的自建供应链体系。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仓储物流,几乎全链路自营。这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压低成本,保证了其产品的极致性价比,更能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全国门店的快速响应。
而且市场将进一步向拥有强大供应链、品牌势能和精细化运营能力的头部品牌集中。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等品牌虽然也面临闭店率上升的压力但其强大的供应链壁垒和规模效应使其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而那些依然停留在“赚快钱”思维,产品缺乏特色,管理粗放的品牌和个体创业者,将大概率成为下一批被“回收人”上门清场的对象。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也是行业走向成熟和健康的必经之路。
如果高度依赖第三方供应链,使其在成本控制和品质保障上都受制于人,会成为商业模式中最脆弱的一环。而且蜜雪冰城的品牌定位极其清晰“高质平价”,并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
资本和加盟商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
他们不再轻易为“网红”或“故事”买单,而是更看重品牌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拥有强大供应链和成熟运营体系的品牌,自然更能吸引优质的加盟商和资本,形成正向循环;而模式不清晰、风险高的品牌则会被市场用脚投票,加速淘汰。
虽然市场的残酷淘汰赛让无数创业者梦碎;但从商业逻辑上看,这是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过程。那些在城市中穿梭的二手设备回收车上,并不仅仅是冰冷的机器,而是一个个被压缩、打包、转运的创业梦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