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刘光甫
刘光甫,曾用名刘先贵,1923年11月生肥东县长临河镇刘寿山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刘治平,读过私塾,后离家赴闽谋生。家中的经济来源主要靠母亲耕种的5亩薄田。刘光甫自幼聪明,6岁入私塾读书,后转入养正小学,小学毕业后升入私立湖滨中学。其胞兄刘鸿文,红军时期就参加了革命,在上海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乡后,经常向妹妹刘静和弟弟刘光甫介绍进步书籍,灌输革命思想,对他们走上革命道路影响很大。
1938年10月,初中毕业辍学在家的刘光甫经胞兄刘鸿文介绍,加入由我党领导的安徽省抗日救亡第五战区动员委员会第十八工作团,从事宣传动员群众参加抗战工作。1939年3月,经中共庐江县委书记王心波及胞兄刘鸿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月,刘光甫在桐城参加新四军,在新四军江北纵队党训班培训3个月,结业后分配到新七团政工队当队员。2个月后,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新八团一营政治干事、第九连指导员,第四支队业务营政治干事。同年12月,任新四军四支队七团九连副指导员。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二师四旅十团三营九连副指导员、指导员。参加了开辟和巩固发展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参加多次反“扫荡”和反顽作战,曾三次负伤。在1945年4月的黄瞳庙反顽战斗中,第七团9个连的8名指导员牺牲,刘光甫也头部重伤,弹片终生在颅骨内未能取出。
![]()
1949年9月战友合影。左起:胡兴茂、周吉一、叶泰清、刘光甫。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光甫随部编入津浦前线野战军第二师四旅十团、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四旅十团。参加了朝阳集、泗县、宿北、白塔埠等战役战斗。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四师十团三营教导员。参加了莱芜、孟良崮、胶东等战役战斗。1947年6月下旬,刘光甫在战斗中重伤,伤愈后任第三营营长,1948年2月随部南下盐阜地区后,和副营长带领第三营参加益林战役。在总攻战斗中,刘光甫和刘正昌观察到当面之敌有企图突围迹象,当即命令各连停止射击,使敌误判这里防守薄弱,从而俘虏了企图从此处突围的500多敌人,缴获了三四十挺轻重机枪,8门迫击炮和六O炮。随后,任第十团副团长。参加了淮海、渡江战役。在淮海战役中,刘光甫被敌人打掉14颗牙齿。渡江战役胜利后,刘光甫任第三野战军二十一军六十三师一八八团团长。率部参加解放杭州等战役战斗。
1964年在新疆考察地形时留影。左起:赵增林、杜绍三、胡炜、孙玉水、徐春阳。
![]()
1964年在新疆留影。左起:赵增林、杜绍三、胡炜、孙玉水、徐春阳
新中国成立后,刘光甫任第二十一军六十三师参谋长。1952年3月,入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员、系副主任。1962年3月,任第二十五军七十四师师长,第二十四军参谋长,北京卫戍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刘光甫受到迫害被关押4年。1974年9月,任总参情报部副部长、部长。1982年1月,任兰州军区参谋长。1983年1月,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
战友合影。左起:董常云、吴华夺、刘光甫、郑杰。(图源网络)
1955年,刘光甫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了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是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8年12月,刘光甫离职休养。
2017年4月26日,刘光甫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据童来喜等主编《从新四军中走出来的未授将衔的军以上干部》等改编。)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