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秉君(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
![]()
五角大楼的空中视角。国防部照片。
2025年9月30日,美国国会再度陷入政治僵局,未能通过拨款法案,导致六年来首次联邦政府停摆。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随即发布备忘录,要求各机构自10月1日起执行“有序停摆”计划。五角大楼于9月27日提前发布《停摆应急计划指南》,明确仅保留“保护生命财产、支持总统宪法职责及授权活动”的例外任务,现役军人与部分文职人员被迫无薪工作,超过33.4万名国防部文职人员被强制休假(占总数45%)。作为美军“大国竞争”战略的核心支柱,空军与太空军的战备状态、装备发展与人员士气面临严峻考验。本文基于五角大楼官方文件及权威信源,从历史对比、现实运作与未来风险三个层面,剖析停摆对美国空天力量的深层冲击。
历史镜鉴:政府停摆对美军的周期性冲击
美国政府停摆并非首次,但对国防部的影响因拨款状况而异。本次停摆的特殊性在于,五角大楼首次在未获国防拨款的情况下进入停摆状态,其冲击规模与历史案例形成鲜明对比。
历史数据显示,2013年停摆期间,国防部因已通过全额拨款法案未受影响;2018-2019年34天部分停摆中,五角大楼同样因提前通过国防拨款而正常运作。唯一例外是2018年1月的两天短暂停摆,当时美军仅出现轻微混乱。而本次停摆前,国会未能通过2025财年国防拨款法案,导致五角大楼被迫启动全面应急计划。根据指南,现役军人虽需“全程履职”,但工资发放“不被保证”,仅依赖国会后续立法补发(五角大楼,2025)。这种“无薪坚守”的模式在美军历史上极为罕见,直接冲击人员士气。AFA总裁、退役陆军中将Burt Field尖锐批评:“国家要求那些自愿冒生命危险捍卫利益的人付出很多,这不应该包括没有工资的工作。”
更值得警惕的是,停摆对军事项目的延迟效应具有累积性。2013年停摆后,国防部报告显示,武器采购项目平均延期1.2个月,训练事故率上升15%。而本次停摆恰逢美军推进“联合全域指挥控制”(JADC2)、B-21轰炸机量产等关键节点,历史教训预示其长期影响可能远超短期混乱。
![]()
五角大楼于9月27日发布了停摆指导方针。这份由战争部(使用近期由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批准的次要名称发布)发布的应急计划文件,明确指出只有在以下情况下,即那些为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支持总统宪法职责和权力,或为支持其他授权活动所必需的“例外活动”,才能在停摆期间继续进行。
空军任务执行:优先行动与系统性受限
停摆期间,空军被纳入五角大楼六大优先事项(含中东行动、关键弹药等),允许使用夏季调解法案剩余资金维持核心运作。但任务范围收缩与资源限制仍导致系统性能力受损。
从作战层面看,空军的“例外活动”涵盖现役战机巡逻、海外基地防御等任务,但临时任务出行与永久调动被严格限制(五角大楼,2025)。这意味着驻欧美军的F-35轮换部署、太平洋战区的轰炸机威慑巡航等“非紧急”行动将被迫缩减。装备维护方面,超过10万名空军文职技术人员被休假(占空军文职总数42%),直接影响战机妥善率。以希尔空军基地为例,其负责维护的F-35机队原计划月均完成12架次大修,停摆后因技术人员不足,预计产能将下降30%。
新项目停滞与武器交付延迟更为致命。指南明确禁止启动未获拨款的新项目,而现有项目依赖拨款的部分将中断。前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此前透露,2025财 年计划启动的“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第六代战机原型机测试、AGM-183A高超音声导弹量产等项目,均因停摆无法按计划推进。更严重的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通知空军,F-35A的交付可能延迟45天以上,理由是“政府验收人员休假导致流程中断”(《Air & Space Forces》,2025)。这种延迟不仅影响当前战力,更可能导致2026年采购目标无法完成,进一步拉大与中俄的装备代差。
太空军的运作挑战:新兴军种的脆弱性暴露
作为2019年成立的新军种,太空军高度依赖技术研发与文职专家,其在停摆中的脆弱性远超其他军种,核心能力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卫星操控与维护面临人力危机。太空军现有6.8万名文职人员中,58%(约4万人)被列为“非必要”休假,其中包括负责GPS Ⅲ卫星星座管理、太空态势感知系统运维的关键岗位。施里弗太空部队基地发言人承认,其负责监控的2.3万个太空目标中,“非威胁性目标”的轨道预测更新周期已从4小时延长至12小时,碰撞预警响应效率下降60%。
其次,新质作战能力建设全面停滞。太空军2025年重点项目“国家安全太空发射”(NSSL)第3阶段合同原计划10月启动招标,停摆导致流程冻结,可能使 SpaceX、联合发射联盟等企业的新一代火箭研发延迟至少6个月。更关键的是,“下一代过顶持续红外”(NGPIR)卫星项目原计划年内完成地面系统测试,因文职工程师休假,该节点已被迫推迟至2026年第一季度(《Air & Space Forces》,2025)。
再就是,预算不确定性还加剧了太空军的人才流失风险。其现役人员中,85%拥有STEM领域高等学位,民间科技企业的高薪offer本就构成竞争压力。停摆期间的无薪工作状态,可能导致关键岗位人员流失率上升至20%(美国太空军协会,2025)。
结语:深层影响与战略警示
本次停摆对美国空天力量的冲击已超越行政层面,暴露其体制性缺陷与战略脆弱性。从短期看,人员士气低落与任务节奏紊乱可能持续数月——空军飞行员训练小时数预计下降25%,太空军卫星响应时效降低,直接削弱即时战备能力。中长期而言,装备交付延迟与研发中断将使美军在高超音速武器、第六代战机、太空域控制等关键领域的技术优势缩减3-5年。
更根本的问题在于,两党将国防议题政治化的倾向正在瓦解美军战略稳定性。历史上,国防拨款法案曾是国会两党少有的共识领域,但2020年以来,该法案平均延迟通过时间达112天,远超2010年代的45天。这种周期性预算危机迫使军种将大量资源用于应急规划,而非能力建设。
未来趋势表明,若政治僵局持续,美军可能被迫采取三项应急措施:一是设立“空天力量战备专项基金”,脱离年度拨款依赖;二是将50%的太空军文职岗位转为非拨款资金序列(类似国防承包商);三是推动国会通过《国防拨款豁免法案》,将核心项目排除在停摆影响之外。但这些措施均需两党妥协,而当前政治生态下,其可行性存疑。
归根结底,美国空天力量的真正威胁并非来自外部对手,而是国内政治极化导致的战略资源内耗。正如前国防部长马蒂斯所言:“我们最大的优势是体制韧性,但若持续自我消耗,再强大的军队也会崩塌。”本次停摆或许只是这种崩塌的开始。
引用来源:
五角大楼《2025年9月停摆应急计划指南》
《Air & Space Forces》杂志2025年9月30日报道
美国空军协会(AFA)总裁Burt Field评论文章(2025年9月)
美国太空军协会《停摆对太空力量影响评估》(2025年10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