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国庆前那阵我已经不想再谈西贝了。
预制菜、温情公关、七岁毛毛、大爷送房,这场舆论大戏看得我审美疲劳。该写的都写了,该骂的也骂够了。
那两篇写完,我心里挺笃定:西贝的问题不是菜,是嘴。不是做错了什么,是话太密。在这个被算法和情绪绑架的时代,你越解释,网友越来劲,这就是现实。
所以我本来打算就此打住,眼不见心不烦。
但国庆那天刷到个热搜,又把我拽回来了:"西贝门店消费就送百元代金券"。
我看到时笑了。终于,他们干了件对的事,这很西贝,一边挨骂,一边撒钱。
有人说这是花钱买平安,随便吧。但总比死鸭子嘴硬强。
直觉告诉我,这回他们可能真急了。
于是我想,既然前面写了那么多,不如去现场看看,看看这家总挨骂又死不认错的西贝,这次到底想干嘛。
节假日我从不出门吃饭,人山人海,排队排到怀疑人生。但这次我想看个究竟。
我去的万象城,人潮汹涌,大部分网红餐饮都排到三层外三层,三火锅叫号已经排到一百多号,自助餐取号机都快冒烟了。西贝在四层,门口也有七八桌在等位,但跟旁边那些动辄几十桌的阵仗一比,显得冷清不少。
要知道以前节假日,西贝也是要等一两个小时的主。现在虽然还有人排队,但已经从热门餐厅变成了相对不用等太久的选择。不至于门可罗雀,但确实没了往日那种一位难求的盛况。
![]()
但也正因为不用等太久,我反而有机会观察得更仔细。
服务员的状态很微妙。标志性的笑容还在,动作依然麻利,点餐时该介绍介绍,该推荐推荐,专业度没打折扣。但你能从他们眼神里看出某种警惕,那种“这位是不是来找茬的"的小心翼翼。
端菜的时候,服务员会多看你两眼,似乎在判断你是正常食客还是来蹭热度的自媒体。收拾桌面时也格外仔细,生怕留下什么把柄。端菜时还会提醒:"记得扫码领券,下次能抵一百。"
像是在刀尖上跳舞,每个动作都带着点谨慎。
不过让我意外的是,餐厅里大部分都是正常食客,就是单纯来吃饭的。没看到举着手机全程录像的,也没有那种故意大声评论"这不就是预制菜嘛"的挑事儿的。大家该吃吃,该聊聊,氛围比我想象的正常。
看着这些服务员战战兢兢的样子,我倒是有点同情他们了。明明是打工的,却要承受品牌危机带来的压力。每上一道菜都像在接受审判,每个笑容背后都藏着"别出事别出事"的祈祷。
不过话说回来,人员素质确实还可以,该有的服务流程一个不少。
菜上得快。羊肉串、大盘鸡、西贝莜面,十五分钟上齐。味道中规中矩,不难吃,也谈不上惊艳。调味偏北方口,油重但不腻。
我的感受:没毛病,但依然觉得不值这个价。
菜上得很快,我点了三道菜:手把羊肉串、大盘鸡、西贝莜面。十五分钟全部上齐。羊肉串有点膻但香,大盘鸡土豆软烂入味,莜面筋道。味道中规中矩,挑不出大毛病,也没什么惊喜。
以这个品质来说,如果定价低三成,应该没人会抱怨。但按现在的价格,配上这个少了点锅气的标准化味道,确实让人觉得不太值。
盘子上还印着那句"闭着眼睛随便点,样样都好吃"。
![]()
这个slogan我一直都觉得是早期西贝口碑变差的主因。当你承诺"样样都好吃",顾客的期待值就被拉满了。实际体验如果只是还可以,落差感就会被放大。我点的这几道菜,说实话就是中等偏上的水平,离"闭着眼睛点"的标准还有距离。
西贝早年的营销很成功,"好吃""贵但值"这些印象深入人心。问题是这种品牌认知一旦建立,就变成了一把双刃剑,顾客带着高期待来,体验稍有落差就会失望。而且价格摆在那里,容错空间就更小了。
吃完这顿,我琢磨西贝到底在下什么棋。
这一百块代金券,表面是优惠,实际是个局,用真金白银买一次重新认识的机会。
公关靠嘴,信任靠腿。西贝这次没写长文、没拍视频、没请大V站台,选了个最笨的办法:请你吃饭。
你花钱,我让利;你再来,我用菜说话。
比一千篇声明都管用。
更妙的是,这活动自带社会实验属性。冲着羊毛来的人最挑剔、嘴最碎、传播力最强,但也最有代表性。如果连他们都觉得其实还行,这种改观比品牌自吹自擂有力一万倍。
西贝等于用补贴换了一批活体证人。
还有个现实考量:国庆旺季餐厅空着,会形成"没人吃=肯定有问题"的恶性循环。哪怕赔钱也得让店里动起来。人气是信号,说明品牌还活着。
对餐饮业来说,空场比亏损更致命。人气一断,现金流断,信心也断。现在至少还在转,食材在动,供应链在转;员工在忙,士气稳住。这都是续命的本钱。
更聪明的是锁客效果。第一次消费送券,下次自然会来。两次体验间隔一两周,西贝用一个月换了个信任修复窗口期。
这是经营逻辑,不是营销逻辑。
所以我说,这次他们路子对了。
西贝之前的问题,就是过度反应,公关乱搞,自己给自己酿了那么大一个危机。但这些都是扬汤止沸。真正的信任修复得靠经营,能不能让顾客重新坐下来吃饭,比发一百篇稿子都有说服力。这也是我上一篇西贝评论文给的建议,感兴趣的可以翻看。
我不觉得西贝现在就能翻盘,这次活动也洗不白它。但方向对了。
最蠢的公关是越描越黑,最聪明的处理是闭嘴干活。
过去几年,太多中国企业掉进讲故事的坑:出事就拍视频、发鸡汤,结果越讲越假,越讲越远。西贝这次终于不讲了,让顾客自己吃。
为什么说这招高明?因为它满足了三个条件:
动作能被看到,利益能被感知,体验能被验证。
不是说服你,是让你亲眼看、亲口尝。信任从来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西贝的问题不在产品,在节奏。太急于被理解,忘了让顾客慢慢体会。现在的舆论环境,任何解释都是火上浇油,唯一能赢的是沉默的行动。
如果贾国龙看到这篇,我就一句话:别再公关了。
少说话,多做事。让厨房更透明,让价格更实在,让顾客看到一个不装的西贝。做到这些,不需要任何人帮你说话,顾客自己会说。
最有效的公关,不是解释,是改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