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5年,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地图上画了一条45度斜线,从黑龙江黑河(瑷珲)直插云南腾冲,将中国分成两半。这条看不见的“暗线”,影响了中国千年历史的走向,左右了14亿中国人的命运。
▋“胡焕庸”线:两个世界的分界线
这条线东南占当年中国领土面积的36%,却聚集了96%的人口;这条线西北占领土面积64%,人口却仅有4%!
“胡焕庸线”的神奇让人叹为观止。它不仅是人口密度的分界线,也是两个世界的分界线:
⚫中国历代王朝首都几乎全在这条线以东,历史上大部分战争也在这条线以东;
⚫中国绝大部分的平原都在这条线以东,大部分的河网也在这条线以东;
⚫“胡焕庸线”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重合,差不多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也是湿润与干旱的分界线,是林地与草原的分界线,也是农业与牧业的分界线;
更神奇的是,
⚫中国绝大部分高速公路、铁路网络都在“胡焕庸线”以东,滴滴打车出行数据绝大部分也在这条线以东;
⚫中国绝大部分大中型城市都在“胡焕庸线”以东,中国绝大部分GDP也在这条线以东;
⚫“胡焕庸线”还是网购包不包邮的分界线:东南是“包邮区”,西北是“半包邮区”;
一直以来,东部是繁荣的象征,也是高人口密度的代表。沪宁杭城市群常住人口1.1亿,相当于把三个加拿大塞进了两个海南岛,长三角地区甚至出现了垃圾“围城”。
于是,很多人高呼要逃离东部,到人口稀少的西北,打造“塞上江南”的壮景!
这真的可行吗?地理学大师胡焕庸早在90年前,就给我们抛出了建设“塞上江南”的三大难题,不解决这三大难题,“塞上江南”只能是科幻故事。
▌挑战一:西北的发展,不能靠大规模的移民
上世纪三十年代,曾流行过“西北移民九千万”的论调。很多人认为,只要将东南过剩的人口转移到西北,中国就可以追上欧洲,摆脱贫弱。
但胡焕庸用“大数据”击碎了这种幻想。1935年,他在战乱频发的条件下,用2万多个人口规模点,绘制出中国4.75亿人口的分界线——“胡焕庸线”,它以45度角斜贯中国,它的东南,36%的国土面积聚集了96%的人口;而它的西北,却仅有4%的人口。
![]()
▲1935年胡焕庸先生手绘与文章同时刊出的“瑷珲-腾冲线”
东南地区人口多,是因为有耕地、有水源,而西北人口少,不是不作为,而是这片土地六成以上被冻土覆盖;即便是印象中“沃野千里”的河西走廊,年蒸发量也是降水量的十倍以上。
这条线不仅是地理分界,更是人类活动的红线,任何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只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挑战二:西北的建设,不能靠高密度的路网
1930年,北平到新疆要三个月,而莫斯科到新疆只要三天。强对比下,很多人大肆宣扬“铁路到哪、政权就到哪”,必须在西北建设大规模的交通网。
但与今天类似,想开发西北的人很多,了解实情的却很少。当时西北刚经历了数年旱灾与战火,但当局没有休养生息,反而大肆修路。工程队高填深挖、遇山炸山。这场以“建设”为名的开发运动,让农田彻底沦为荒漠,半个世纪都没能恢复地力。
遗憾的是,这种急功近利的开发模式延续至今。据2023年国土调查,西部有百余个产业园区,实际入驻率不足30%,而很多主干道,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却成了“鬼道”。很多人虽然记得“胡焕庸线”是“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却没有读懂这条线背后的深意。
▌挑战三:西北的未来,靠的是“均衡”,而不是“平均”
提到“胡焕庸线”,很多人都会想到十年前引发热议的“前总理之问”:我们如何打破胡焕庸线?
但这实际是媒体的“断章取义”,总理一共抛出三个问题:胡焕庸线该不该破?能不能破?能破的话如何破?这是一组系统思考,如果只聚焦在“如何打破”,就会将复杂的地理问题简化为“破”还是“不破”,曲解总理的原意。
而且前总理之问的核心,也不是“打破”这条线,而是如何实现均衡发展。胡焕庸提出这条线,恰恰是为了均衡。
![]()
▲胡焕庸先生
他看到,很多人误以为“平均”就是“均衡”,将西北荒地与东南耕地等量齐观,于是他用这条线告诉国人——西北和东南不能用“唯一标准”比较;
他看到,许多人迷信“人定胜天”,认为大把投钱,就可以改造自然,于是他用这条线告诉人们——资金、技术,可以改造一个花园,但无法改变一个地域,如果强行改变,是盲目、更是灾难。
正因这份前瞻性,胡焕庸才能在1921年预测出日本侵华,在1935年提出南海诸岛的归属问题,并命名“南沙群岛”,而他最“反常识”的观点,就是认为中国“地不大、物不博”,在特殊年代,这也让他被打成“反动”。
但当我们读完他的著作《国情分界线》后,就能明白胡焕庸为什么要说这句话。这本书是迄今第一本严肃讲述胡焕庸与胡焕庸线的著作,书中大量名篇、图片、演讲记录更是首次公开。
![]()
![]()
极为难得的是,这本书的作者胡复孙,是胡焕庸的后人,披露了众多不为人知的“秘料”。正因扎实的研究、对祖父的深切怀念,《国情分界线》才成为了解胡焕庸、胡焕庸线乃至了解中国的珍选之作。全书出版艰难、设计考究、精装彩图,还附赠1935年胡焕庸先生发表《中国人口之分布》的影印版小册子。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还可一并收藏“读懂胡焕庸线及中国”二书):
![]()
添加:Leonardo201031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