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良是美德,但要有度。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人到中年,往往是个分水岭。
尤其是到了40岁,很多人的状态会突然发生改变。
有的人气血充足,状态良好,而有些人面色蜡黄,萎靡不振。
深究其背后的原因,除了这些年来打拼带来的物质积累外,更重要的,还有一个人身上的运势和福报。
看过一句话说:
人到中年,最大的资本是积累下来的运势。
这并非玄学,而是你过往经济、人脉上的积累,是你情绪上的平和,是你能量场的强大。
因此,每当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身上的运势被借走。
借运并非玄学,而是他人通过情感绑架、道德压力、利益诱惑等手段,试图长期、过度、不合理地占用或消耗你的核心资源。
本质是消耗你,成就他。
所以,倘若你也处于中年阶段,最该警惕的,就是不要被借走这三种运势。
![]()
01
借走你的能量场
看过一句话:
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场,人与人的交往往往是能量互换。
与能量高的人交往,往往会收获启发与幸福,可一旦接触能量低的人,往往会被卷入不必要的纷争。
《天道》中的丁元英,就曾因为过度插手别人的事情,导致自己和家人反受其害。
那时候,饱读书籍的他为了让爱人刮目相看,决定帮助还很贫穷的王庙村,他想让这里的人都能脱贫。
他花了很久的时间,成立了一家音响公司,为这个公司设计了一条商业链;
这样,没什么技术背景的村民可以为这家音响公司生产零配件了。
做这件事,可比他们种田收益多多了。
他的商业模式运转得确实不错,可一部分当地人接受不了这样先进的模式,也接受不了一个商业王国建立所需要的杀伐与果断。
在他们眼中,丁元英不是那个能给他们带来更多回报的恩人,而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
他们所需要的,也不是靠着劳动就能致富,而是躺在家里就能有大饼落下。
很显然,村民们的短视、贪婪让丁元英在这场救助中寸步难行;
最终的结果,不是他建立起来一个模范新村,而是名声尽毁、自身损耗严重。
很多人都说,丁元英这样做真不值啊。
想想也是,有时候举手之劳的帮助没有什么,可过多地插手别人的因果,损耗的往往是自己的能量和元气。
看过一句话:
高手都很善于保护自己的能量场。
因为他们知道,人世间存在“吸引力法则”,每个人的身上都会自带磁场,吸引与自己能量场持平的人。
倘若和磁场太低的人过多纠缠,不仅会迅速消耗掉自己的能量,还会影响自己的精气神,陷入无休无止的纠缠之中。
而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往往不在少数。
有人情绪管理能力不好,一有不如意的事情,就来找你哭诉抱怨。
有人经济上有巨大的亏空,一有花钱的事情,就来找你借钱填坑。
很多人会觉得,花点时间,听听他们怎么说,花点金钱,没准能帮他们渡过难关。
殊不知,他们的每次抱怨和求助,都在消耗你的能量场。
当你将自身能量过多放在替别人解决问题时,自身的心力也会亏空。
人到中年,能量有限,主动向积极的能量靠近,你的情绪才会越来越好。
![]()
02
借走你的人脉交情
前些年,网上有个案例很火。
说的是浙江某中学的林老师。
教书那几年,他和学生的关系一直很好,班上有位一直以“热心教育”形象活跃于家校圈的学生家长,也和林老师相处愉快。
这位学生家长以前是开工厂的,多次资助班级活动,对外表现得很大气。
但做生意的人,难免有资金周转不灵的时候。
后来这位学生家长以“工厂资金周转”为由向民间借贷公司借款时,就来找林老师,想请他做连带责任担保人。
150万的贷款,对谁都不是个小数目,可这位学生家长一直说着:
只要签个字就行了,三个月内周转过来了,一定会还清。
林老师碍于情面,觉得这个家长不会坑骗自己,尤其是孩子还在自己班上,没想太多就签了字。
谁知道,贷款刚到手没多久,这位学生家长就失联了,后来查到的那家公司,早就因为资不抵债被迫抵押了。
借贷公司找不到学生家长,只好来找林老师,一纸起诉书告上了法庭,要求林老师承担150万本金+30%违约金,总计195万元。
白纸黑字的担保证明放在那里,法院最终判决林老师承担连带责任。
但那时候的他并没有那么多钱,不得已,名下房产被拍卖。
妻子接受不了这样的情况选择了离婚,林老师也因为一直没能偿还清楚债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就这样,只是出于一次好心,就背上了巨额的债务,家散了,工作没了,整个人的人生坍塌了。
其实很多时候,面对朋友或者亲人时我们都会觉得,只是签个字,没关系,只是做次引荐,没事的。
殊不知,也许这样的好心,会被有心之人利用,很有可能透支你多年以来积累的信用。
更何况,很多时候,当你签下字,你就成了债主眼中的“头号还款人”,和债务人眼中的“替罪羔羊”。
倘若对方如期偿还倒还好,一旦对方违约,消耗的是你多年积累的社会信任,是你在同学朋友眼中的形象。
找你担保的人拿走的,不仅仅是要你还款的那笔钱;
更是你的信用、资产、职业声誉,甚至会连带影响家庭关系、心理健康、发展机会都会损耗。
背后所带来的负面能量漩涡,是你短时期内都无法弥补的。
很多人到了中年,最看重的是朋友和交情,但小事尚可互相帮助,真正涉及要透支你的信用时,请务必谨慎。
因为他们借走的,很有可能是你后半生的幸福。
![]()
03
借走你的精力体力
南开大学齐善鸿教授分享过自己的人生经历。
他说自从开了短视频讲课后,总会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话。
时间久了,这种没存电话的人就算玩命给他打电话,他都不会接。
但他们不会善罢甘休,很多人还会给他发个短信。
短信内容大都是:
“齐教授,我是谁谁谁,我什么时候听过你的课,我现在有个麻烦事你能不能帮我?”
每次遇到这种短信,齐教授都会置之不理。
因为在他眼里,你只是听了我的课,我并不对你有了帮助的义务。
“你在我这里没有储蓄东西,那你凭什么问我要东西?”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做法有点冷漠,殊不知,身处他这个位置,倘若帮人的口子一开,来找他的必定是数不尽的人。
我身边就曾有过这样的同事,大家都说他人很好,是真的很好。
同事车限号的时候,他愿意绕远路几公里,去同事家里接他一起上班。
有人工作完不成,又着急要的时候,他会陪着对方一起加班,早点把工作交上去。
有次我们外出团建,找的场地出了点问题,也是他忙前忙后地解决问题。
很多人都觉得,公司有他真好,老板也觉得有这样的人在,团队的凝聚力都好了不少。
只是谁也没料到,有天再有同事想顺路搭他车的时候,却被他有事拒绝了。
再后来,他拒绝的情况越来越多,整个人好像都变了个样子。
一问才知,那些总是搭他车的,找他做工作的同事,早已把他的帮助当成理所当然;
甚至发展成了这个公司只要有需要帮忙的事情,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起他。
结果呢,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拯救别人,却并未受过太多的善意。
甚至很多时候,他陷入了疲倦和内耗的怪圈,人家还要指责他多管闲事。
所以我们常说,善良要有,但善良要有尺度。
人的心神是很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很宝贵的,不要随便浪费,更不要被其他人轻易消耗。
不然留给你的,很有可能是无边无际的疲惫与内耗。
![]()
04
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又该如何避免被借运?
Deepseek给出了几个好方法:
01、提升觉察力
人这一生,我们注定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
成长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在历经千帆以后提升自己的觉察力。
留意一下身边哪些关系,哪些行为会让你感到舒服,哪些关系会让你持续疲惫、焦虑、委屈或资源流失。
然后,做好筛选,将那些让你不舒服的关系清扫出去,因为这就是被借运的信号。
及时清除你的朋友圈,将那些消耗你的人扫除出去,才有可能将更宝贵的精力留给值得的人。
02、建立清晰边界
很喜欢一句话:
善良是美德,但要有度。
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提倡在对方需要帮助时搭把手,只是在帮助别人之前,要先确立这样的做法对自己有没有损害,对家人有没有风险。
这并非冷漠自私,而是对自我的尊重,对家人的负责。
像管钱一样管理精力,划定好自己帮助他人的界限,才能让双方都在这段关系中受益。
03、提升自身能量
我们时常说,人生只有一个课题,就是你自己。
如果你不知道当下该怎么做的时候,不妨将精力投入到自我提升上。
这样你就少了一些听他人闲言碎语的时间,也少了一些为别人操心担忧的精力消耗。
当自身能量强大,边界清晰时,也能屏蔽掉不少试图从你这里瓜分走运势的人。
毕竟,我们的运势首先用来滋养自身,守护亲友,成就事业的,而不是被别人消耗的。
把宝贵的“运”留给值得的人和值得的事,你的中年生活方能更加从容、稳健,才能配得上这一路的颠沛流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