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何授予这两位科学家?

0
分享至


编译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2025 年诺贝尔奖将于 10 月 6 日揭晓,率先揭晓的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今天,我们回顾一下 202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2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Victor Ambros(麻省大学医学院)和Gary Ruvkun(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表彰他们发现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从而揭示了基因活性如何被调控的基因原理。

Victor Ambros,1953 年出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他于 1979 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在那里进行了博士后研究(1979-1985 年)。1985 年,他在哈佛大学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1992-2007 年,他加入了达特茅斯医学院,此后在麻省大学医学院工作至今。

Gary Ruvkun,1952 年出生于美国加州伯克利,他于 1982 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2-1985 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1985 年,他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并一直工作至今。


Victor AmbrosGary Ruvkun

我们染色体中储存的信息可以被比作是我们身体中所有细胞的操作手册。每个细胞都含有相同的染色体,因此每个细胞都含有完全相同的一组基因和完全相同的一组指令。然而,不同的细胞类型(例如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那么,这些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呢?

答案在于基因调控(gene regulation),它使得每个细胞只选择与自身相关的指令。这能确保每种细胞类型中只有正确的一组基因处于活跃状态。

Victor AmbrosGary Ruvkun对不同类型的细胞如何发育感兴趣。他们发现了一类之前未知的RNA类型——microRNA(简称miRNA),这种内源性的 RNA 分子在基因调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这一开创性发现揭示了一种全新的基因调控原理,这一原理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细胞生物来说至关重要。

目前已知,人类基因组编码了超过 1000 种 microRNA。他们二人的发现揭示了基因调控的一个全新维度。microRNA 已被证明在生物体的发育和功能方面具有根本性的重要作用。

必要的调控

2024 年的诺贝尔奖聚焦于发现细胞中用于调控基因活性的重要调节机制。遗传信息通过一个被称为转录的过程,从 DNA 流向 mRNA,然后进入细胞机器,用于蛋白质的生产。在那里,mRNA 被翻译为蛋白质,在这一过程中,储存在 DNA 中的遗传指令最终生成了蛋白质。自 20 世纪中期以来,一些最基本的科学发现解释了这一过程的工作原理。

我们身体中的器官和组织由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组成,它们的 DNA 中都储存着相同的遗传信息。然而,这些不同的细胞会表达出独特的蛋白质组合。

这是如何实现的呢?

答案在于精确调控基因活性,使得每个特定细胞类型中只有正确的一组基因处于活跃状态。例如,这使得肌肉细胞、肠道细胞和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能够执行其专门的功能。此外,基因活性必须不断进行微调,以使细胞功能适应我们体内和环境不断变化的条件。如果基因调控出现异常,可能会导致癌症、糖尿病或自身免疫疾病等严重疾病。因此,了解基因活性的调控机制多年来一直是一个重要目标。


遗传信息从DNA到mRNA再到蛋白质的流动。相同的遗传信息储存在我们体内所有细胞的DNA中。这需要对基因活性进行精确的调节,以便在每种特定的细胞类型中,只有正确的一组基因是活跃的

20 世纪 60 年代的研究表明,一种被称为转录因子的特殊蛋白质能够与 DNA 上的特定区域结合,并通过决定哪种 mRNA 会被产生来控制基因信息的流动。从那时起,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数千种转录因子,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基因调控的主要原理已经得到解决。

然而,在 1993 年,Victor AmbrosGary Ruvkun出人意料地发现了一种新的基因调控水平,这一发现后来被证明具有极高的生物学意义,并在进化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小小线虫、重大突破

上世纪 80 年代末,Victor AmbrosGary RuvkunRobert Horvitz教授实验室做博士后,Robert Horvitz 教授因发现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遗传调控机理而获得 2002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实验室中,他们二人的研究对象是一种不起眼的 1 毫米长的蠕虫——秀丽隐杆线虫。尽管秀丽隐杆线虫体型较小,但它拥有许多特殊的细胞类型,例如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这些细胞也存在于更大、更复杂的动物中,这使得秀丽隐杆线虫成为研究多细胞生物组织如何发育和成熟的有用模型。

他们二人对控制不同基因程序激活时机的基因感兴趣,这些基因确保各种类型的细胞在正确的时间发育。他们研究了两种突变型线虫——lin-4 和 lin-14,它们在发育过程中显示出基因程序激活时机的缺陷。他们想要鉴定这些突变基因并了解它们的功能。Victor Ambros之前的研究表明,lin-4 基因似乎是 lin-14 基因的负调控因子。然而,lin-14 活性是如何被阻断的尚不清楚,他们决定着手解决这一谜团。

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后,Victor Ambros在哈佛大学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继续分析 lin-4 突变体,并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lin-4 基因不编码蛋白质,而是编码一种很短的 RNA,这种来自 lin-4 基因的小 RNA 负责抑制 lin-14 基因。

那么,这是如何实现的呢?

就在同一时间,Gary Ruvkun在他位于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新成立的实验室里研究了 lin-14 基因的调控。与当时已知的基因调控功能不同,他发现 lin-4 对 lin-14 的抑制并不是抑制 lin-14 产生 mRNA,这种调控作用似乎发生在基因表达过程的后期阶段,通过抑制蛋白质的生产,他还发现,lin-14 mRNA 中有一个片段是 lin-4 发挥抑制作用所必需的。

他们二人比较了各自的发现,然后得出了一个突破性发现——短的 lin-4 序列与 lin-14 mRNA 关键片段的互补序列相匹配。他们通过进一步实验证实,lin-4 microRNA 通过与 lin-14 mRNA 中的互补序列结合来关闭 lin-14,从而阻断 lin-14 蛋白的产生。


A:秀丽隐杆线虫是理解不同细胞类型如何发育的常用模式生物;B:Victor Ambros 和 Gary Ruvkun 研究了lin-4和lin-14突变体,Victor Ambros 发现lin-4似乎是lin-14的负调控因子;C:Victor Ambros发现lin-4基因编码一种microRNA而不编码蛋白质,Gary Ruvkun克隆了lin-14基因,他们二人发现lin-4 microRNA序列与lin-14 mRNA中的互补序列相匹配

至此,他们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基因调控机制,一种由之前未知的 RNA(microRNA)介导的基因调控机制。

他们于 1993 年各自在Cell期刊发表论文,报道了上述发现。

然而,这两篇论文发表后,却几乎遭遇了科学界“震耳欲聋的沉默”。因为,虽然研究结果很有趣,但这种不寻常的基因调控机制被学界认为是秀丽隐杆线虫特有的,可能跟人类或其他复杂动物无关。

直到 7 年后,局面发生了改变,Gary Ruvkun发现了第二个 microRNA——let-7,与 lin-4 不同的是,let-7 基因是高度保守的,并且存在于整个动物界。这篇论文引起了学界极大的兴趣,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数百种不同的 microRNA 被陆续鉴定出来。


Gary Ruvkun克隆了let-7基因,这是第二个编码microRNA的基因,该基因在进化中是保守的,microRNA调控在多细胞生物中普遍存在

如今,我们已知人类有超过 1000 个基因表达不同的 microRNA,而 microRNA 对基因的调控在多细胞生物中普遍存在。

除了发现新的 microRNA 之外,其他研究人员陆续阐明了 microRNA 如何产生并递送到调控 mRNA 中的互补靶序列的机制。microRNA 与 mRNA 中互补靶序列的结合导致蛋白质合成抑制或 mRNA 的降解。有趣的是,一个 microRNA 可以调控许多不同基因的表达,一个基因也可以被多个 microRNA 所调控,从而协调和微调整个基因网络。

微小RNA,却有着深远的生理意义

Victor AmbrosGary Ruvkun率先揭示的 microRNA 的基因调控作用已经存在了数亿年。这种调控机制使得越来越复杂的生物得以进化。从遗传学研究中我们知道,没有 microRNA,细胞和组织就不能正常发育。microRNA 的异常调控可导致癌症,此外,编码 microRNA 的基因突变,还会导致先天性听力损失、眼睛以及骨骼疾病等情况。microRNA 的产生所需的一种酶(Dicer1)发生突变会导致 DICER1 综合征,这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综合征,与各种器官和组织的癌症相关。


microRNA的开创性发现出乎意料,揭示了基因调控的一个新维度

核心论文

诺贝尔奖官网列举了两位获奖者的 3 篇核心论文,前两篇于 1993 年发表于Cell期刊,这两篇论文发现了第一个 microRNA——lin4,并揭示了其基因调控机制;第三篇论文发表于Nature期刊,这篇论文发现了第二个 microRNA——let7,证实了 microRNA 不止存在于线虫中,而是在动物界普遍存在。




论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0092-8674(93)90529-Y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0092-8674(93)90530-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3500260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四川A股最年轻董事长续任!29岁林晓晴连任成都路桥董事长,去年年薪92.57万元

四川A股最年轻董事长续任!29岁林晓晴连任成都路桥董事长,去年年薪92.57万元

红星资本局
2025-11-04 17:43:06
萧敬腾称婚姻“很恶心”,结婚两年,原来林有慧才是真的深藏不露

萧敬腾称婚姻“很恶心”,结婚两年,原来林有慧才是真的深藏不露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04 03:43:29
香港男星时隔四十年首度披露被封杀内幕,那时候无意得罪张国荣

香港男星时隔四十年首度披露被封杀内幕,那时候无意得罪张国荣

巧妹电影
2025-11-04 23:04:22
理想失速,增程王者的纯电转型阵痛

理想失速,增程王者的纯电转型阵痛

澎湃新闻
2025-11-03 16:04:33
突发特讯!“将引进中国歼-10战机”!中国国防部回应,罕见表述引发国际关注

突发特讯!“将引进中国歼-10战机”!中国国防部回应,罕见表述引发国际关注

阿芒娱乐说
2025-11-04 05:37:55
司机在口袋里养鹦鹉半月,开车间隙逗玩,没想到身体出事了!医生提醒:潜伏期最长45天

司机在口袋里养鹦鹉半月,开车间隙逗玩,没想到身体出事了!医生提醒:潜伏期最长45天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4 20:09:22
建了20年的大埃及博物馆今日开放,华裔建筑师主导设计

建了20年的大埃及博物馆今日开放,华裔建筑师主导设计

澎湃新闻
2025-11-04 08:08:29
再向乌克兰送出远程导弹,英国做法很极端,真的不怕俄军打击?

再向乌克兰送出远程导弹,英国做法很极端,真的不怕俄军打击?

Ck的蜜糖
2025-11-05 00:02:47
马筱梅首谈大S为张兰正名,派亲妈送俩娃到成都,撕碎S家“体面”

马筱梅首谈大S为张兰正名,派亲妈送俩娃到成都,撕碎S家“体面”

小咪侃娱圈
2025-11-02 14:03:09
被父母拆散的爱情,后来咋样了?网友:父母不让嫁的真不能嫁

被父母拆散的爱情,后来咋样了?网友:父母不让嫁的真不能嫁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5 00:05:08
黔西南州委原书记陈昌旭履新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

黔西南州委原书记陈昌旭履新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

澎湃新闻
2025-11-03 17:20:32
原来她们就是白所成的5个女儿:心狠手辣蛇蝎美人,没一个善茬

原来她们就是白所成的5个女儿:心狠手辣蛇蝎美人,没一个善茬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4 17:17:51
今天的安稳,是毛主席当年顶住九成反对,用国运为我们换来的!

今天的安稳,是毛主席当年顶住九成反对,用国运为我们换来的!

娱乐圈的哔哔王
2025-11-02 10:49:54
U17女足世界杯最大黑马诞生!连克两大强敌,首次参赛就进4强

U17女足世界杯最大黑马诞生!连克两大强敌,首次参赛就进4强

绿茵舞着
2025-11-04 22:18:25
确认!星巴克中国卖了

确认!星巴克中国卖了

鲁中晨报
2025-11-04 11:27:07
上海交大解剖376名糖尿病死者,惊讶发现患糖尿病的人,有7大特点

上海交大解剖376名糖尿病死者,惊讶发现患糖尿病的人,有7大特点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03 12:32:42
笑话:两个财主吹牛

笑话:两个财主吹牛

乡村中原风
2025-11-04 22:35:45
猛料越扒越有!释永信在少林寺有多过分,可能远超世人的想象

猛料越扒越有!释永信在少林寺有多过分,可能远超世人的想象

天行舰
2025-08-21 00:00:06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晓鰀爱八卦
2025-11-02 13:48:27
清朝总兵是多大官?为何其权力地位却与低半品的提督有天壤之别?

清朝总兵是多大官?为何其权力地位却与低半品的提督有天壤之别?

小港哎历史
2025-10-01 16:10:03
2025-11-05 01:23:00
生物世界 incentive-icons
生物世界
最前沿、最有趣的生命科学研究
8330文章数 14489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头条要闻

男子被警方扣押1000万元无罪后申诉要求返还 警方回应

头条要闻

男子被警方扣押1000万元无罪后申诉要求返还 警方回应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数码
健康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初二英语掉分背后,是思维升级的阵痛

卷首语 | 拒绝和解的勇气

数码要闻

对话时空壶CTO石伟:我们要让技术更有温度,欢迎良性竞争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