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何珊珊
10月1日,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上演了颇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一幕。
一位美团骑手正策马扬鞭,背着外卖箱,在辽阔的天地间驰骋,追赶着一辆游客的汽车,最终将一份外卖订单送达。视频中,游客惊叹于骑手纵马飞驰的速度,笑称“遇见了真骑手,不白来!”
当外卖小哥在草原上“策马奔腾”,旅行方式正在发生怎样深刻的变化?
今年国庆与中秋相遇,形成8天 “超级黄金周”,部分游客通过拼假甚至获得12-16天超长假期,为深度游创造了条件。美团旅行数据显示,国庆出游高峰预计从9月27日持续至10月12日,呈现 “假期延长化” 新特征;截至 9 月 22 日,国庆文旅预订量同比增长 73%。其中 ,00 后游客占比高达 62%,成为旅游消费变革的主力军。
美团、携程、同程等平台数据均显示,今年年轻人更爱奔赴草原,深度游与文化游趋势持续加深。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AI制图
“小团游+文化沉浸”成主流,看草原“同事”成今年热门?
这个超长假期,旅游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年轻人彻底抛弃“打卡式旅游”,转向追求“情绪价值”与“深度体验”。
携程数据显示,“工位主理人”今年偏爱前往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草原、森林自然景观繁盛的远途目的地。这些地区的酒店搜索热度同比上升60%,客源多来自一线及新一线城市。
“今年国庆的订单中,小团、定制团占比明显提升,尤其是00后和90后,他们更看重旅行中的文化体验和放松感,可能看惯了钢铁森林,就想看看大草原。”一位甘肃当地的旅行社工作人员李言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今年来自广东的客户群最多,江苏、浙江、湖南、陕西等地订单也明显增加,每天落地客群数量较五一期间翻倍。假期前三天平均每天落地客人至少30批次,去年十一假期则为20组,最晚甚至有10月6日抵达兰州开始游玩的团队。”
携程提供给时代周报记者的资料印证了“年轻人爱看草原”这一趋势,国内游客为了“看草原”,甚至将目光投向更遥远的非洲地区。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假期订单同比增长130%。
同程旅行数据则显示,入住时间在中秋和国庆假期的热门赏秋目的地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30%。酒店预订热度增速最高目的地包括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内蒙古兴安盟、新疆乌鲁木齐、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湖北神农架林区等。
假期酒店预定热榜目的地榜单。图源:同程旅行供图
县域旅游也持续释放吸引力。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江苏东台、内蒙古额尔古纳、云南腾冲、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等县域目的地旅游消费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提升超100%。
在2023年的旅游特种兵风潮过后,“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的新理念让更多年轻人对性价比、期待值、精神文化意义的需求上升到新高度。伴随天水麻辣烫捧红甘肃,“说媒”的王婆带火开封,与此前走马观花的特种兵出行打卡不同,休闲文化游成为新潮流。
在草原之外,今年“文化游”主题旅行同样热度攀升。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00后”将解锁更多文化新玩法。例如,体验小众民族妆造体验、跟非遗传承人学手艺、住早市附近酒店、探秘工业遗址、做复原妆造打卡古建等。其中,中国第60项世界遗产西夏陵当地博物馆搜索量同比增长114%;9月1日以来,“北京中轴线附近餐厅”搜索量上涨394%。
一名选择今年错峰出行甘南小环线的游客海伦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和朋友在小红书上找到一个小团深度游,不同于一般的走马观花,行程合同中明确标注包含“藏族家访”“骑马射箭”等文化体验环节。
“藏族家访指的是在扎尕那景区安排前往当地藏民家进行访谈,以面对面了解藏族人民的房屋设计、生活习惯,还能深度体验在藏民家品酥油茶、吃糌粑、听藏歌等环节,甚至能参与手绘唐卡、手工藏香等项目。报团一方面因为省心,另一方面体验当地文化这一点比较吸引人。”海伦说道。
平台从“预订工具”变身“体验设计师”
随着用户需求的深化,互联网平台不再仅仅是流量入口和交易渠道,而是逐步转型为“旅行体验的设计师”,通过数据洞察和资源整合,主动创造新型旅游消费场景和提升旅行体验。
时代周报记者在各平台搜索发现,携程、去哪儿等平台均推出单人友好型的“1人成团”项目,部分平台的6人小团甚至打出“单人报名无需担心房费差,无需补差价”等标签。
海伦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今年他就和朋友遇到了此类情况。他们在小红书上原本寻找的是6~8人小团。但最终落地后,他们发现只有自己和朋友两人,其他游客因台风、飞机延误等因素无法按时抵达出发地。但旅行社仍然按时发车,配一名司机,最终,他和朋友在5天的行程中实现了2人成团的包车体验感,且无需任何“补差价”。
单人友好团产品。图源:时代周报记者在某旅游平台上的截图
以美团旅行为例,新推出的“国庆小团游”线路则配备无人机航拍、秘境打卡点,还提供灵活下车拍照时间,满足年轻人“出片+体验”的双重需求。在新疆乌恰县,前往“中国西极”的小团产品吸引大量深圳、北京等地年轻游客,克孜勒苏州国庆订单增速达114%。来自深圳的00后游客林女士表示:“去中国最西端追逐神州最后一缕落日,这种浪漫是传统旅行团无法给予的。”
同程旅行报告也指出,国庆期间国内包车游预订热度同比增长115%,周边游增长超2倍,5天及以上小团化产品备受青睐,用户在预订国内长线跟团游产品上的花费同比增长超过20%。
去哪儿则通过AI工具提供“避峰策略”和线路规划。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去哪儿旅行在App首页已上线AI行程规划,工具可涵盖旅游线路规划、机票售前助手、智能客服等。马蜂窝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十一避峰策略”和“行程备选方案”是近期使用用户着重关注的方向。
去哪儿上线的AI工具。图源:时代周报记者截图至旅游平台
传统酒旅业转型,新供给逻辑正在形成
伴随着用户需求发生变化,传统旅行社和平台合作模式发生巨大改变,推动整个行业从“资源驱动”走向“体验驱动”。
李言从2012年入行至今已经13年。他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今年甘肃旅游市场上新增了很多小团旅行社,本地和外地前来的都有,这导致各家定价受限制。据李言回忆,疫情前,小团游趋势缓慢增长;2023年后成为分水岭,小团游开始爆发式增长,价格战开启。
“年轻人该社牛的时候社牛,出游的时候该社恐就社恐,基本不喜欢传统几十人的大团出行,而且越来越追求性价比。毕竟大团众口难调,不好的评价会成为评判因素。但小团门槛不高,酒店、车、项目路线熟悉即可,只有独特文化体验涉及当地接待等资源,门槛相对高。”李言说道。
同时李言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以前我们主要依靠携程等平台提供流量,并与携程签订合作协议,保证每年的交易额。今年,我们不再和携程签定交易额保证,转攻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通过品牌种草吸引新客流。但会保留携程店铺作为品牌背书,游客能在平台搜到我们也会更放心。”
此外,各平台加强旅游项目审核。比如,抖音近期严抓体验,专项打击 “货不对板” 项目。“不只是甘肃,全国都这样,行业竞争越激烈,越要保证体验。” 李言说道。
除了管理旅行社的旅游项目,平台也在加强对优质供应链的整合。携程通过自营或筛选口碑旅行社,推出标准化的小团产品;美团则联合景区、酒店、非遗工坊,打造“住宿+体验”套餐,推动“文旅+百业”融合。
美团新推出各类产品和活动,图源:美团供图
酒店也成为深度体验的一环。例如,呼和浩特香格里拉大酒店推出 “住宿+蒙古袍换装”,丽江古城万豪万枫酒店结合“住宿+非遗甲马拓印”,让高星酒店从 “住宿载体” 升级为 “文化主场”。
当年轻人逐渐成为旅游消费主力,旅行的定义已从“看”转变为“体验”,从“打卡”升级为“沉浸”。互联网平台通过数据洞察、产品设计、资源整合,正逐步从“预订工具”转型为“旅游设计师”,推动整个行业从“资源驱动”走向“体验驱动”。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指出,体验式旅游的兴起标志着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而是追求更具深度、个性化和文化内涵的沉浸式体验,这也推动旅游消费向多元化、深度化方向升级。
一个更加注重个性化、深度化、情感化的旅游新时代正在到来,年轻人需要是一场深度体验的旅游变革。
(应受访者要求,李言为化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