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海南战役,不少人都只记得韩先楚将军带着40军渡海作战的故事,可很少有人知道,邓华上将晚年聊起这事儿,曾拍着桌子反问:“只说韩先楚?我43军呢!”这话里不是争功,是替那些拼过命的战士们叫屈。
咱们先捋捋当时的情况。1949年底,四野刚打完广西战役,中央就下了命令:解放海南岛。那时候负责这事的是15兵团,邓华是兵团司令员,手里管着两个军——40军和43军。韩先楚是40军军长,43军军长是李作鹏,但整个渡海作战的统筹、计划,都是邓华拍板定的。
那时候渡海可不是闹着玩的。部队里大多是北方兵,别说开船,好多人见了大海都晕得站不起来;更难的是没军舰,手里只有些木船,有的还是渔民用来打鱼的旧船,要靠这些船去对付国民党的兵舰,难度可想而知。邓华那几个月没闲着,天天泡在海边,跟渔民聊怎么看风向、怎么躲暗礁,又让人把木船改成“土军舰”——在船上架机关炮、迫击炮,还练着怎么用炸药包炸敌舰。
最早的偷渡就是43军上的。1950年3月6号,43军128师383团挑了800多个骨干,组成先锋营,晚上偷偷从雷州半岛起航。没想到刚出海就遇上大风浪,木船在海里跟树叶似的晃,好多战士吐得胆汁都出来了,还有人被浪打落海里。可没人退缩,硬是撑了十几个小时,在海南岛文昌登陆,还跟琼崖纵队接上了头。这是第一次偷渡成功,给后面的部队打了强心针。
没过多久,40军也派了加强营偷渡,同样成功了。但真正的硬仗在总攻的时候。1950年4月16号晚上,40军和43军分两路起航:韩先楚带40军从雷州半岛西侧出发,邓华亲自盯着43军从东侧走。那晚上海面上全是木船,国民党的军舰过来拦截,43军的战士们直接开着木船冲上去,有的抱着炸药包跳上敌舰,有的用机关炮跟敌舰对轰。43军127师379团的一艘船被打穿了底,战士们一边抽水一边开枪,硬是没让船沉下去,最后还缴获了一艘敌舰。
等上了岛,43军打得更凶。在美亭决战的时候,43军128师被国民党军包围了,战士们靠着随身携带的干粮,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直到40军赶来支援,才把敌人打垮。后来统计,43军在海南战役里牺牲了1000多人,比40军还多,光是383团,先锋营就牺牲了80多个战士。
可后来说起海南战役,好多人只提韩先楚和40军,把43军的功劳给淡忘了。邓华晚年身体不好,跟身边的人聊起这些事,一听到有人只夸韩先楚,就忍不住激动。有一次他拍着桌子说:“43军的战士不是白死的!383团偷渡的时候,多少娃子连名字都没留下,怎么就没人提了?”他不是要跟韩先楚争什么,是心疼自己部队的兵,觉得他们的牺牲该被记得。
其实邓华在整个战役里的作用,比好多人想的还重要。要是没有他前期统筹训练、改装木船,没有他制定“积极偷渡、分批小渡、最后登陆”的方针,光靠猛打猛冲,渡海作战未必能这么顺利。而且他一直跟战士们站在一起,总攻前还去43军的船上打气,说“咱们跟40军是兄弟,一起把海南岛拿下来”。
现在再看海南战役,哪是哪一个人的功劳?是邓华的统筹,是韩先楚的勇猛,更是40军、43军的战士们用命拼出来的,还有琼崖纵队在岛上接应,少了谁都不行。邓华晚年那一句“我43军呢”,不是计较名利,是在提醒咱们:别把战争的功劳只算在一个人头上,那些牺牲的普通战士,那些默默付出的部队,都该被刻在历史里。
就像咱们现在去海南,看到岛上的好日子,别忘了1950年的时候,有一群人坐着木船,冒着枪林弹雨登岛,其中有40军的兵,也有43军的兵——他们都是解放海南的英雄,一个都不能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