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21年,两个特务拽住毛主席问:你认识毛泽东吗?找到他赏你大洋

0
分享至

有谁想过,有个叫“毛泽东”的人,竟然会被自己叫傻了?说起这回惊险,得从1921年说起。

那年夏天,中共一大在上海和浙江嘉兴南湖连轴开会,主席初露锋芒,名声一时炸开;可人人爱戴,军阀反倒最恼火。湖南的军阀赵恒锡看着主席在长沙搞讲演、开大学,用活字印刷《新青年》,招了不少进步青年,心里那叫一个急:好端端的蛋糕,还要别人分一口?

不行,必须整死他。

于是,奖励悬赏大洋两万。你没听错,两万大洋。

彼时普通人吃不上饭,哪见过这大数目,简直能一夜暴富。巡捕房里头,特务们立刻动了心。

他们聚在巷口,东拉西扯,说:“这么点线索,也值两万大洋?”“伙计们建张网,可捉不到啊。

”有人提议蹲守主席家,有人想打听他吃饭的茶馆,可大家一试,全无效果。突然,一个特务拍桌子:“我有办法!

我们去他常出没的地方,大声喊‘毛泽东!毛泽东!

’要是谁回头,八成就是他!”众人一听,点头称赞:“这聪明!

要是灵,好歹甩不掉。”



第二天清晨,几人分散在长沙城里,码头、书院、茶坊都跑遍了。直到午后,在一条偏僻小巷口,几人齐声喊起了:“毛泽东!

毛泽东!”恰巧主席出去办事扛书箱,从对面走来——他一听熟悉的声音,还真以为是老乡打招呼,回头一瞧,四个带帽子、身材壮实的陌生人晃过来。

主席当时就懵了:这可不巧,我偏不是。跑也跑不了,干脆上前打招呼:“你们也在找毛泽东?



“认识不,带我们去,赏你大洋!”带头那人眯着眼睛。

主席故作犹豫,扶了扶怀里的书箱:“大洋?真的吗?

别到时候失信了。



那人不耐烦地踢了踢地面:“我们骗你?走快点。



主席假装被吓住,匆匆带他们往反方向走。心里却打起了算盘:就算是死,也不能让他们一找到我。

走到一栋破旧洋楼下,主席抬手指了指上面:“我知道他就在那楼上,可他狡猾,要是看到你们肯定跑掉。不如我先上去把他叫下来。

特务们想了想,觉得有理,纷纷凑到楼下等着。主席头也不回,进门上了二楼。

楼上果然空无一人。那几个特务你看我,我看你,恍然大悟,原来上当了。

主席拐进后巷,绕了好几条小巷,才甩掉了他们。



这还只是开胃菜。没过多久,国民党第一次大合作破裂,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共产党人惨遭屠杀。

上海的街头,一张张主席的画像贴得满墙都是,国民党特务厉声通缉:“抓到毛泽东活捉!”某天,主席又遇到一个拦路的特务。



“你,站住!”那特务指着走在人群里神色自若的主席。

众目睽睽之下,主席转身,笑着说:“你找毛泽东?别急,我知道他刚才还在前面那条大街上呢。

”特务听了,立刻一声令下,带人飞奔过去。主席背影一晃,早已溜进市场,混在人潮里。

一次次险境,主席靠的都是这般机智。有人问:他手无寸铁,如何屡次从特务手中逃脱?

其实,早在湖南读师范学校时,他就练就了一身“伪装术”:戴瓜皮帽、穿长衫,扛个书箱,像个教书先生;换件布袍,戴副破眼镜,就成了落魄书生。跑堂坐茶馆,也没人多察看。

而此时的中国,群雄割据,军阀相互倾轧,百姓饥寒交迫。赵恒锡的悬赏,只是众多通缉令中的一张。

更别说北洋政府、奉系、直系,谁不是到处悬赏共产党骨干?主席深知要到革命中心,就得像鱼一样,时时变色。

1922年,他跳上前往北京的邮船,化名“陶钧”,在码头喊到:“有谁认得我?不给钱别来打扰!

”特务以为他搅局的浪子,也只当笑话,没人理。直到船开了,他坐在甲板一角,笑看远山云雾。

这样的传奇,后来成了延安窑洞里的人谈资:主席的每次化险为夷,都隐含着一个原则——制造迷雾,引诱敌人着迷。别人找鸡蛋,他给他们筐子;别人数着脚印,他却把脚印涂抹得无影无踪。

正是这般智慧,让他在危机中活下来,也让革命的火种不断蔓延。

有人会问,主席爱不爱枪?他不怕手无寸铁,却又怎么面对战场生死?

其实,早期的主席喜欢论战,喜欢钻研马克思主义,战场对他来说,是战略思想的试炼场。游击战术、群众运动,无一不是他从街头逃生中悟出来的“以弱胜强”秘诀。

回头看看那次“认错人”事件,特务们喊破喉咙,也没喊出个名堂;主席一声不吭,一步一算计,留下的是一串串谜团。恰似他后来提出的“围点打援”“逐步积累力量”,都是对他当年在长沙巷陌里的实践版注解。

如今,我们赞叹主席的智慧,也别忘了,那些小巷、茶馆、洋楼之下,都藏着革命先驱的血迹与汗水。正是因为他能在敌人的狩猎下淡定如常,才能在日后带领千军万马,翻山越岭,把革命之火烧到全国。

那时他才三十出头,肩上却担着山一般的责任;几次被特务追捕,每回都像走钢丝,却从未失足。

这样一个传说,告诉我们:真正的勇气,不是在枪林弹雨中冲锋,而是在人前伪装得比敌人还像敌人,让对方以为胜券在握。这就是毛泽东早年的“特工游戏”,也是他一生为人处世的缩影。

谁能想到,那位笑容温和、戴着瓜皮帽的书生,竟是能让千军万马驰命追击却始终不露痕迹的“迷雾大师”呢?

参考资料:[《毛泽东传》][《中国共产党早期史料选编》]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古峰说史 incentive-icons
古峰说史
每天创作搞笑幽默视频,谢谢关注
88文章数 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