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河激荡中的千年回响
文 (嫣青)王彦珊
每次经过洪山,我都会产生一个疑问:洪山的山在哪里?洪山为何叫洪山?
洪山街道,位于长沙市北部,毗邻捞刀河、浏阳河。洪山之名,源于洪水。雨季汛期,捞刀河、浏阳河洪水滔滔,但“为山所阻,水石搏击,轰然巨响,声如洪钟,浪高数米。”洪山之“洪”,既是洪水的“洪”,也是“声如洪钟”的“洪”。
洪山是一部被岁月浸润的史书。捞刀河与浏阳河在此交汇,如时光的双桨,划开千年文明的涟漪。这里有叶里包桃神话的文化根系,宗教名刹洪山寺的晨钟暮鼓在明代发出第一次声响,明清时这里是驻军屯田之所,明代“江西填湖广”移民在此生根……现代都市的霓虹照亮金鹰影视文化城的幕墙,那些沉淀在山川里的故事,依然在岁月深处静静流淌。
![]()
2018年,长沙曾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盗墓案件,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的父亲黄筱村位于洪西社区叶里包桃山上的墓地险些被盗墓贼洗劫。这个盗墓团伙多次在长沙市洪山桥附近、长沙县黄兴镇、北山镇盗窃古墓,赃物中有一套清朝五品官员的蟒袍、朝珠、折扇和官帽上的配饰,这是一座位于长沙县北山镇的墓葬。
叶里包桃山因山形酷似两片树叶包着的桃子而得名。黄筱村墓即位于"叶里包桃"中"桃"的位置上,堪舆理论认为是大吉大利、福佑子孙的选位。而所谓的“叶里包桃”,还源于在湖南广为流传的一则神话传说:在伏羲与女娲的传说中,两人因天灾躲进葫芦逃生后结为夫妻,女娲诞下肉球被视为不祥。伏羲用野芋头叶包裹肉球,携其攀爬通天神树时突遇狂风,肉球散落成无数小人,成为人类始祖。这一情节在湖南、湖北等地的口头传说中常被概括为“叶里包桃”,暗喻创世神以自然之物庇护生命 。这个故事有好多个版本,湘西地区的苗族传说中,用来包肉球的叶子是粽叶,赣北武宁一带是荷叶,在云南是芭蕉叶,而后,这个传说最终演变成了“叶里包桃”,变成了山名。
洪山寺最早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间。清同治《长沙县志》载:“洪山庙建自前明周姓山主,后经众姓重修,改名麓峰寺。”这座因“洪峰中屹立”而得名的古刹,承载着长沙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驯服的渴望。传说昔日山洪暴发,浏阳河与捞刀河的水浪如巨龙奔腾,撞上山体时发出洪钟般的巨响,而洪山寺所在的山头始终稳如磐石,于是先民立庙供奉洪山王爷,祈愿镇水安澜。
![]()
现存的洪山寺重建于20世纪80年代,红墙青瓦间仍可见历史的厚重。寺内有塔,塔高48米,登临绝顶,可俯瞰两河奔涌,正如谭修教授撰联“仰擎日月,俯镇星沙”所写,将天地豪情收于眼底。大雄宝殿内,“九品莲花,狮吼象鸣登法座;三尊金相,龙吟虎啸出天台”的楹联,既见法相庄严,亦透露出湖湘文化的豪迈气象。而“一味亭”的对联“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奔东西”,则以茶禅一味的哲思,道尽了往来香客的人生况味。
作为长沙近郊著名宗教胜地,洪山寺不仅是信仰的载体,更是历史的见证者。1958年原庙被毁,1970年洪山桥建成通车,成为市区北郊交通要道;1997年洪山寺逐渐恢复香火鼎盛的景象。寺内藏有增慧法师所著《大杂院往事》,将寺院变迁与时代记忆交织,让这座古刹在晨钟暮鼓之外,更添了几分人间烟火的温度。
因为行政区划,月湖公园隶属于洪山街道。它如同大地的一枚酒窝,曾是一处野湖。这片水域的前身,本是明代以前的低洼湿地,70多年前,月湖所在地曾被老长沙唤作“长邑明都二甲湖渍里”。都甲制,是明、清两代的行政区划制度,在中国通行了600年。县下设置“都”,都下设置“甲”,一般以序数命名。都甲的主要任务是征收田赋。民国时期,“都甲”依人口的多少改为乡或镇。文绉绉的长名背后,是一个200余亩的水塘,旱渍无常,百姓围湖作田,靠天吃饭,唯有糊口的挣扎。那时的它,是农耕时代的天然蓄水池,农人们赶着牛车来此汲水灌溉,渔夫划着木舟捕捞鱼虾,连风里都飘着稻花与鱼腥的混合气息。
明代的锄头第一次叩击湖岸时,月湖的命运便开始了人工的雕琢。为了抵御水患,先民们卷起裤腿,用竹篓搬运泥土,在湖周筑起低矮的堤垸。夯土的号子声中,原本散漫的水泽被收束成规整的湖面,堤内种稻,堤外养鱼,形成了“堤垸围湖,湖养民生”的生存智慧。到了清雍正年间,一场更大规模的改造拉开帷幕:工匠们凿开湖堤,引入浏阳河的活水,让湖水有了源头活水的滋养。新挖的渠道如脉络般贯通湖域,每当春水上涨,闸门开启的瞬间,清冽的河水便带着草木的芬芳涌入,让月湖成为长沙城北跳动的“水之心”。
2006年,一场关于城市与自然的对话正式开启。长沙市政府以笔为犁,将国营综合农场的旧貌犁耕为新景,随后,挖掘机的长臂清理着淤泥,推土机的履带平整着湖岸,工人们在晨光中铺设栈道,在暮色里栽种花木。当第一股活水引入扩建后的湖体,600余亩的水面如新月般舒展,昔日的野湖如今长大了三倍,曾经的农渔洼地,就此蜕变为城市的“月光宝盒”。
疏浚后的湖道如同大地的毛细血管,清淤后的护坡披满绿植,喷泉在夜色中绽放成水晶树,亲水平台延伸至湖心,让人与水的距离只剩一朵浪花的高度。如今的月湖,是一枚多棱镜,折射着城市的千万种面孔。雨季来临时,月湖化身海绵,温柔吸纳着过量的雨水,护佑着城市的安宁,正如明代先民筑堤时的初心,在现代文明中延续着守护的力量。
站在月湖之畔,很难分清哪些是自然的馈赠,哪些是人工的奇迹。这是一座人工雕琢却充满自然呼吸的湖泊,这是一部由时光书写、又由双手改写的水利史诗。芙蓉新晖、荷塘月色、月舞潇湘、洪山余韵、潇湘渔火、长堤春柳“月湖六景”是现代的故事。
这片被历史眷顾的土地,在历史的大部分时期都是城市边缘、是农田、是为了保障城市生活的农业用地,是史料中一笔带过的地方,唯有口口相传的历史传说和自古流传的地名记录着这里的历史,而今,这里因为电视湘军的出海而成为了世界的焦点,亦是“东亚文化之都”“媒体艺术之都”名片上镶嵌的珍贵宝石。那些沉淀在时光里的故事,已逐渐变得模糊,而新的故事,正如两河之水,奔腾不息;历史从未真正远去,它们早已化作洪山街道的精神血脉,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奔涌着属于这片土地的独特涛声。
作者简介
![]()
王彦珊:(嫣青)二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小说学会理事、长沙市政协委员、长沙市文联委员、长沙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长沙市小说研究委员会副主任、长沙市开福区文联副主席、长沙市开福区作家协会主席、《大雅开福》主编。代表作品:《影子游戏》(长篇)、《诡蝶惊情》(长篇)、《暗夜蜕变》(长篇)、《我不是故意在吓你-校内千万别玩的三个招鬼游戏》(长篇)、《午夜,别在镜子前》(合著中篇合集)、《黑梦》(合著长篇)等。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