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话刚落音,病人胸痛加剧,脸色开始扭曲,大汗淋漓,心电图刚一做完,病人就呼唤没反应了。
昏迷了。
心跳停了。
一切发生地太过迅速,以至于徐大力都有些手忙脚乱。
赶紧边抢救边转抢救室!
病人典型的胸痛,加上心电图几个导联都有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即便是最年轻的医生,都能一眼认出这是一个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
徐大力见势不妙,立即给病人胸外按压,护士霍婷婷也是急诊科经验老道的护士了,赶紧冲过来帮忙给病人扣球囊面罩给氧。
徐大力边按压边让实习同学去办公室找人帮忙,这种紧急的心肌梗死、心跳骤停,一个人处理够呛,必须借助团队的力量。并且让其他护士打电话,找心血管内科会诊,病人可能需要安排紧急冠脉介入治疗。
但病人眼下心跳已经停搏,最紧急、最迫切的治疗就是心肺复苏。
徐大力按压了数分钟,华武星他们就来了。
接着电除颤了一次,可惜都失败了。
当然,现在说抢救失败还言之过早。
华武星手上不间断给病人做胸外按压,口头指示冯小文给病人气管插管,还让护士准备好肾上腺素针,直接推。
冯小文已经不是刚来的冯小文了,3年前她还很稚嫩,第一次气管插管还插到食管上去了,要不是华武星及时解救病人就没了。经过3年的急诊生活摸爬滚打,她现在干练果断多了。
但即便如此,她面对眼前这个病人时仍然心里发怵。
“老师,这个病人这么胖,脖子还这么短,我担心是个困难气道,怕插不好。”
华武星手上仍不停歇,压低声音说:“怕什么,我就在这,用可视喉镜,看准了插,插不上再说。”抢救室还有其他病人,这种话尽量别让病人及家属听到。
冯小文还在犹豫,这么危重的病人,她怕一下子没插进去,反而把声门给捣鼓水肿了,那就更难插了,这可能会耽误病人的救治。
华武星看穿了她的心思,说插不上没事,我们还有纤支镜可以用,或者直接气管切开都行,这种病人是有难度,但你不趁我在的时候尝试一下,以后怎么独当一面?总不能每次都得我出手吧?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冯小文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了。
干就是了。
华武星说这话时,林平也听的一清二楚,他也跃跃欲试,说下次有类似机会时,希望华老师能够指导我插一次。
华武星一抬头,看着林平,问他,你江老师(江陵)有没有带你插过困难气道?
江陵目前在乡下一个县医院做帮扶,估计还得几个月才能回来。类似今日这种矮胖病人、脖子短粗的困难气道,林平还真的没插过。所以林平老老实实说没有。
华武星逗他,来,我肩膀酸了,换你来继续按压,我先看小文插管。下次轮到你。
林平喜不自禁,立即抡起袖子,接手继续给病人胸外按压。
抢救这种心跳停搏的病人,最关键的抢救措施就是不间断的胸外按压,只有按压心脏,才能确保大脑多少有一些血液供应,才不至于发生脑死亡。前期一个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比后续ICU所有昂贵的、高科技的、最猛的药物加起来治疗效果都要好。
急诊科所有医生都懂这个道理。每人按压几分钟,确保每次按压都是有质量保障的。曾经有心跳停搏病人持续胸外按压长达60分钟而后抢救成功的,所以急诊科对这种年纪不是太大、既往身体素质还可以的中青年病人抢救时很积极充分的,因为有可能多按压一分钟,病人就回来了。
华武星被替换下来后,继续让护士给病人静脉推注肾上腺素针。肾上腺素是最强大的刺激心脏药物,是抢救心脏骤停的必用药物。
接着就是气管插管。
一切要快!
冯小文跪在病人床头,手持可视喉镜撬开病人嘴巴,深入咽喉。
华武星嘱咐她,注意保护病人牙齿,别把门牙撬掉了。这年头种个牙不便宜,得好几万呢。
冯小文满头是汗,说不紧张是假的。华武星当然看出来了,所以试图让她放轻松,平常心态。
![]()
但病人脖子实在时过于短粗,即便拿着可视喉镜上去,冯小文也依然没能够很好的暴露病人声门,找不到声门,也就没办法把气管导管插进去。
再加上林平在给病人胸外按压,病人身体跟着摇晃,冯小文更加找不到声门口。
华武星示意林平暂停按压,看能不能让冯小文找到声门,但不能暂停太久,顶多10秒钟,不行就得继续按压了,以免病人大脑长时间缺血。
幸运的是,在林平暂停按压的那关键几秒钟期间,冯小文调整喉镜位置,终于看到了病人咽喉中的声门入口,大喜过望,迅速把气管导管挺了进去。
成了!快接着按!华武星跟林平说。
气管导管一插上,即可便有源源不断的粉红色泡沫痰从病人气管喷了出来,堵住了气道口,护士霍婷婷见状,拿着早已备好的负压吸痰管凑了过来,手脚麻利地清理干净呼吸道。
然后连上了呼吸机。
呼吸机开始给病人打气,这比扣面罩捏球囊给氧高效多了。
一切都忙而不乱。
林平还在胸外按压,但也开始微微气喘了。
华武星安排其他规培医生接替林平,同时再次评估病人情况,又指挥用了一次肾上腺素,并且重新电除颤了一次,还用了碳酸氢钠注射液,但病人仍未恢复窦性心律。
此时抢救已持续将近10分钟了。
“用点力,按到位,频率加快点,你一个大块头,别跟个小姑娘似的!”华武星看到这个新来的规培医生做胸外按压这么敷衍,微有不悦。
那规培医生调整了按压力度和频率,但手法仍然笨拙和生疏,他的一系列动作跟眼下的生死急救风格完全不搭,华武星心塞至极。
“成年人胸外按压深度多少?频率多少?还记得么?”华武星问他。
那规培医生支支吾吾,说不大记得了。
“我的天,这么基础的东西,考试天天有,都能忘?”华武星简直不能相信他会不记得这个。
华武星明确告诉他,按压深度5-6cm,频率大概是一分钟100-120次/分这样,别按深了快了,那样可能会把病人肋骨按断,按浅了慢了也不行,没有效果,既浪费体力,也耽误抢救。
看得出这规培医生实在缺乏日常训练,手法仍然不得要领,华武星不再给他机会,让他撤下来,换冯小文上去按压,同时面无表情地说了一句:“你倒好,人家胸外按压是在救人,你胸外按压是在杀人。”
华武星丝毫不留情面。“你叫什么名字?”
“老师,我叫......孟莫。”那规培医生战战兢兢,说话都不利索了。
“哪个科室的?”
“.....肿瘤内科的.....”
“那也不应该啊,肿瘤内科也经常抢救病人啊,怎么你好像第一次做胸外按压一样。”
华武星想了想,接着说:“不管怎么样,你有空得多去技能培训室好好练练。不能在病人身上练。病人给不了你容错空间。”
孟莫吞吞吐吐的,嘴巴动了几下,声音跟蚊子似的,听不清他说啥。华武星也没再理会他。
抢救病人要紧。
冯小文虽然是女生,个子不大,但是做胸外按压还是很给力的,跟孟莫一对比,真是天壤之别。即便是刚来时的冯小文也比此刻的孟莫优秀啊,人比人真是可以比死人。
华武星一直观察病人脸色和心电监护,突然他喊停了冯小文,先别按了,我好像看到窦性心律了,好像回来了。
冯小文停了下来,喘了一口气。
林平也认真看着心电监护,“还真是,有心跳了。”
华武星赶紧上前,手放在病人颈动脉处,的确可以感觉到微弱的跳动。虽然病人脸色还是很难看,但心跳的确回来了。
成功了!
大家正准备欢呼,华武星话锋一转:“接着按,又没了。”
心电监护上又重新显示出一条直线了。
大家都有些失落,没办法,急诊就是这样,一秒前后,生死一瞬间。
冯小文接着按压。
这时候徐大力回来了,华武星简单跟他说了一下情况。问外面家属情况如何。
徐大力说外面那个还不是家属,只是病人的司机,家属正在赶来的路上,刚刚也跟家属通电话了,家属表示尽一切努力,不惜代价,也要抢救。
“司机?病人有专属司机?”林平不敢相信。
华武星说,“你仔细看病人的脸,虽然面无血色,但还是蛮有气质的,一看就是副领导模样。估计平时不少训人。”大家听到这句话都忍俊不禁。
徐大力告诉他们,病人是一家比较知名的电子公司的总经理,费用不是问题,他司机和家属都表态,想尽一切办法,有什么设备都要上,竭尽全力抢救。
可惜的是,钱不总是能解决问题,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万一抢救失败了,病人没了,不会引起家族内部遗产纠纷吧?”冯小文此刻被林平换了下来,听说病人是一家公司总经理,饶有兴致的八卦起来了。
“你小姑娘电视剧看多了是吧?想啥呢,那不归咱们管,你先想想我们接下来要怎么进一步抢救吧,再不想办法病人身体就僵硬了。”华武星没好气的说。
“华哥,我们看要不要叫综合ICU的人过来?”徐大力提出了建议。华武星点头,“我也正有此意,让他们把ECMO机子带过来,目前只能搏一搏了。”
“ECMO?”冯小文、林平等人瞪大了眼睛。
华武星解释说,“病人心跳停了,估计是心梗,我们努力按压了差不多20分钟,虽然有按回来过,但不稳定,如果真的是拼尽全力抢救,那的确可以考虑上ECMO了。”
“ECMO(体外膜肺氧合)也不一定能帮得了病人,但应该比我们单纯心肺复苏效率要高一些,我在北京进修时,他们统计过数据,说单纯心肺复苏成功率10%,如果加上ECMO,则成功率有25%,还是有点意思的。”徐大力见华武星同意请综合ICU的人过来做ECMO,便急忙去打电话。
华武星也拨通了老马电话,把这个情况跟老马汇报一下,老马也同意请综合ICU的人过来放ECMO。华武星也趁机跟老马抱怨,我们的ECMO机子什么时候可以买回来啊,我们如果有机子就可以自己搞了,叫综合ICU的人过来纯属耽误工夫。
老马说暂时不谈这个,先抢救吧,便挂了电话。
(第一章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