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首日直接陷入“票房地震”!所有新片集体栽进倒挂泥潭,唯有陈凯歌的《志愿军3》扛住压力,剩下的片子连上映俩月的《浪浪山小妖怪》都快追不上,老片反倒集体回暖——这哪是国庆档,分明是新片的“滑铁卢日”!
谁能想到,带着前作10.35亿票房光环的《刺杀小说家2》会崩得这么彻底!作为续集,它攥着原班人马的情怀牌,还拉来邓超挑大梁,首映排片稳稳占住第二,业内都赌它能成国庆档“黑马”。可首日票房一出炉,直接给所有人浇了盆冰水:不仅票房没达标,连预测数字都从7.23亿暴跌到5.09亿,一夜“蒸发”2亿!邓超在片中演的小说家,明明眼神里全是戏,却愣是没扛住这波票房崩塌,好好的“王炸”局,硬生生玩成了“烂牌”。
更扎心的是口碑裂到极致!北京观众小李看完直呼“就爱这种内地少有的抽象中二疯劲儿,看个爽还要啥意义”,可上海影迷张姐却戳着屏幕吐槽:“主角心魔来得跟凭空冒出来似的,配角跟没带脑子拍戏,连赤发鬼都没了以前的诡谲感,跟个普通反派似的!”要知道前作可是被夸到爆——杨幂演的配角有自己的小算盘,雷佳音的角色透着股韧劲儿,现实和云中城的剧情缠得跟麻花似的巧妙,尤其是铜虎巷战那段,拳头砸在墙上的闷响、溅起来的火花,暴力美学看得人攥紧拳头!对比之下,《刺杀小说家2》简直像换了批人拍的。
就在《刺杀小说家2》节节败退时,陈凯歌的《志愿军3》直接杀了出来,把邓超主演的这部续集彻底压得抬不起头!这部片子没玩花里胡哨的套路,却让观众哭湿了好几包纸巾:情节又密又顺,每个角色都像从历史里走出来的——有抱着炸药包往敌人坦克底下钻的19岁战士,有在战壕里写家书“娘,我可能回不去了”却再也没寄出的指导员,每个人物的成长弧光都让人记一辈子!它用这些小人物的故事,撑起来那场伟大战役的精神劲儿,哪怕只是时代的一个小切片,也能让观众看得心揪着疼:“不敢想当年先烈们,是在多苦多惨的地方拼出今天的和平!”
豆瓣7.4分的口碑像颗强心针,不仅让《志愿军3》自己站稳了脚,更挽住了国庆档的颜面——要是没它,《731》恐怕早就冲顶了!观众看完都念叨:“连续三年国庆看志愿军系列,每一部都像给心灵洗了次澡!那些战士的不怕死、敢冲锋,还有护着和平的信念,根本就是立在那儿的丰碑!”这样的片子,哪是在卖票房,明明是在把先烈的精神往下传!
谁都没料到,国庆档最大的惊喜会砸在《731》头上!首日排片只有10.1%,连影院排片表的“边角料”都算不上,北京某影院原本只排了一场,结果开场前半小时全满,还有观众站在走廊等退票。可它就凭着这股劲儿,硬生生砍下18.7%的票房,上座率直接断层第一!这个成绩不仅让片方连夜改庆功宴规模,连观众都炸了:票房预测直接从没人当回事的数字,飙到了20亿,远超所有人的预期!就靠这份亮眼表现,《731》硬是在国庆档的夹缝里,撞出了自己的票房“第二春”——排片量隔天就往上调,日票房更是朝着日冠猛冲,活脱脱演了一出“逆袭爽剧”!
有人说《731》和其他片子没法比,这话太对了!好片子本就不用凑在一起比高低,《731》盯着的是反人性的细菌战,每一帧都在揭历史的伤疤;《南京照相馆》讲的是南京屠杀,用镜头把那些不该忘的苦难钉在观众心里,它们的历史背景和讲法完全不一样,却都在做同一件事——让观众记住过去。真正的好片从不用踩别人抬自己,因为观众的眼睛亮得很,该捧场的片子,就算排片再低,也能靠实力闯出路!
反观那些票房扑街的片子,与其怨天尤人骂观众不懂欣赏,不如好好琢磨自己的问题:是剧情太敷衍,还是角色没立住?是光想着炒IP却没打磨内容,还是根本没搞懂观众进影院想看到啥?观众掏钱包买票,是想被故事打动、被情感戳中,不是来给“烂片”交学费的!
你国庆档去影院了吗?是被《志愿军3》里某个战士的故事戳红了眼,还是看《731》时为那段历史攥紧了拳头?又或者,你觉得《刺杀小说家2》里哪段情节其实值得夸?来评论区说说你的观影感受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