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江铁路作为我国 “八纵八横” 高铁网沿海通道的关键构成,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意义重大。其正线自规划的深圳枢纽西丽站引出,途经深圳宝安、东莞滨海湾、广州南沙、中山,最终抵达江门,全长 116 公里,建设工期为 5.5 年(不含先开段)。
![]()
深江铁路
线路设计时速为 250 公里,不过西丽至南沙段为 200 公里 ,全线共设有深圳西丽(深江铁路建设项目不含此站)、深圳机场东、东莞滨海湾、南沙、中山北、中山西、江门等 7 座车站。
在中山市境内,深江铁路设有中山北站与中山西站两个站点,而原本规划中的民众街道站点却未出现在最终方案里。
从站点间距因素考量,深江铁路设计时速较高,对站点间距有着严格要求。民众街道与南沙枢纽站距离较近,若在此增设民众站,列车需频繁启停,难以达到设计时速,这不仅会影响线路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还会使运营成本大幅增加。例如,若站点间距过短,列车加速、减速过程频繁,会消耗更多能源,增加设备损耗,维修保养成本也会相应上升。
从城市发展与需求层面来看,民众街道由镇刚升级为街道不久,在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上,相较于其他区域,尚不足以支撑起一个独立的高铁站点。以中山北站所在的石岐街道为例,其作为主城区,人口密集、商业繁荣,对高铁客运的需求极大,设站于此能够更好地服务大量商务、旅游等出行人群。相比之下,民众街道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基于整体规划视角,深江铁路在中山境内途经 8 个镇街,已设的中山北站和中山西站,再加上广珠城际中山站联络线,已能够覆盖中山主要发展区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中,中山西站能够辐射中山西部以及周边的沙溪、大涌、古镇等镇街,有力带动西部区域发展,因此从整体布局上看,没有必要在民众街道设站。
在区域竞争方面,对比横栏镇丰富的可开发土地资源,其能够借助高铁设站吸引产业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民众街道在土地资源和产业承接优势上并不突出,设站对其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相对有限 。
综合上述多方面因素,深江铁路最终未在民众街道设立站点 。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留言交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