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主权人工智能”(Sovereign AI)已成为科技乃至国际关系领域的热门词汇。这一概念最早由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于2023年提出。他表示,每个国家都需要拥有自己的AI基础设施,以便保护自己的文化和经济安全。一经提出,“主权AI”很快就获得了行业及部分国家的认可,美国、欧盟及部分全球南方国家已就此开展相关实践。“主权AI”的兴起体现了新兴科技与传统国际关系交叉融合态势的进一步深化,或将对世界科技发展及未来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
2025年6月11日,VivaTech科技创新展览会在法国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举行。法国总统马克龙与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等共同出席圆桌讨论。
什么是“主权AI”
一段时间以来,传统国际关系概念进入数字空间的态势不断加强,其主要表现是一轮又一轮的主权叙事在数字领域的兴起并持续加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的逐渐普及,国家开始意识到数据跨境流动的风险,以经合组织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率先提出了“数据主权”原则,强调国家对境内生成、存储或处理的数据拥有法律管辖权和控制权。进入世纪之交,美国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垄断引发其他国家警惕,欧盟开始提出“技术主权”概念并在实践中予以推动。欧盟在其于2020年发布的战略文件《塑造欧洲的数字未来》中称:“欧洲的技术主权始于确保我们的数据基础设施、网络和通信的完整性和韧性。这需要为欧洲创造合适的条件,使其能够开发和部署自身的关键能力,从而减少对全球其他地区最关键技术的依赖。”换言之,“技术主权”是确保自身关键技术和重要基础设施等的开发和部署不依赖于他国。同期,中国在2006年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自主可控”的技术战略。自2020年欧洲议会发布《欧洲数字主权报告》以来,“数字主权”日益成为数字治理领域相关讨论中的高频词汇。该报告认为,数字主权是指“欧洲在数字世界独立行动的能力,应当从能够培育数字创新的保护性机制和进攻性工具两个方面来理解”,旨在促进和突显“欧洲在数字领域的领导地位和战略自主”。从定义上来看,“数字主权”可以被视为一个更广泛的框架,能够涵盖“数据主权”和“技术主权”的概念范围。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如果“数据主权”是“领土宣言”,“技术主权”是“武器自主”,那么“数字主权”便是“全面制空权”。
近年来,随着AI越来越成为数字技术“王冠上的明珠”,主权叙事也开始不断渗透进AI领域,最终形成“主权AI”理念。与“数据主权”“数字主权”等概念类似的是,“主权AI”的本质也强调的是民族国家对数字技术的控制权,并具体指向对AI技术全链条的掌控。但由于所关涉的技术维度不同,“主权AI”所追求的控制权又区别于其他概念。其中,最突出的不同体现在价值观层面。由于数据、数字基础设施等总体上还是价值相对中立的技术载体,因而“数据主权”“数字主权”所强调的都仅仅是一种以防止外部干预为出发点的防御性控制权。而AI技术则不同。由于具备一定的自主与智能性,且这种属性仍在不断加强中,AI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开发出的第一种有望突破单纯工具属性和价值中立的技术载体。凭借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技术,AI能自主消化人类输入的数据和要求,并输出经过其“思考”的答案。人们发现,AI的输入与输出内容在价值观上呈现出一致性。比如美国公司凭借其算法训练出的AI模型,其输出内容基本上体现出一种美式的“政治正确”。鉴于美国技术与文化的强势地位,各国越来越担心本国的文化与价值观在AI时代更容易受到非本国价值观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主权AI”理念应运而生。它不仅要求民族国家对相关技术的防御性控制,更强调一种对AI输出内容的价值观塑造。可见,“主权AI”更加强调一种“文化主权”维度,这也是其与“数据主权”“数字主权”等理念的最大区别。
![]()
位于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的全球最大超级计算中心Supercluster。该中心隶属于马斯克旗下的xAI,由10万个英伟达H100 GPU组成,号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工智能训练集群”。
“主权AI”实践在全球扩散
当前,“主权AI”正日益成为AI技术发展在国家层面的指导性理念。但与“数据主权”“数字主权”等概念主要由民族国家推动不同,“主权AI”的发展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私营企业。黄仁勋不仅第一个提出“主权AI”的概念,还在实践中不遗余力地加以推广。一方面,黄仁勋通过密集公开演讲推动“主权AI”成为全球政策聚焦点。2024年,他在世界政府峰会上宣称,“每个国家都需要主权AI。”同年,他又在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数据主权和AI自主权是数字时代的新疆域。”另一方面,英伟达又与多国合作,深度参与其主权AI体系建设。在法国,英伟达参与投资建设了欧洲最大AI园区;在新加坡,新加坡电信公司正采用英伟达芯片升级该国超级计算机中心;在阿联酋,阿联酋AI公司和英伟达合作投资建设了该国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尽管尚未看到各国政府监管层面明确表态支持“主权AI”理念,但大部分国家其实已开始在实践层面践行“主权AI”精神,着力补齐各自在不同维度上的短板,减少对外部的依赖。美国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算力基础设施等技术链上游,比如通过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等扶持本土半导体制造,减少对台积电、三星等境外半导体产业的依赖。欧洲的AI产业链整体水平落后于美国和中国,算力、算法等核心技术对外依赖严重,因而欧洲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并致力于解决“主权AI”问题。它们既通过出台《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人工智能法案》等来强化对数据、算法、应用等场景的控制,也通过组建“芯片联盟”、建设数据中心等方式谋求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自主。经过不懈努力,欧洲正涌现出诸如法国Mistral大模型等本土AI技术翘楚。韩国的互联网巨头Naver开发了韩语优化的本土语言大模型HyperClova X,专注于韩语语境和文化;韩国政府则大力投入“国家AI超算中心”建设,用以提供算力支持本土模型训练。印度政府推出“印度AI计划”,欲在未来五年推动本土AI生态系统发展,并通过“数字印度创新基金”资助本土AI研发,试图在2025年前推出至少五个国家级大模型。非盟牵头推出《非洲人工智能战略》,目标是到2030年将AI纳入非洲各国经济核心领域,重点推动AI在农业、医疗和教育领域的应用。中东国家基于本地区的海量财富及能源资源,正大手笔投入“主权AI”建设。阿联酋不仅设立了全球首个AI部长职位,更与美国OpenAI公司联手打造美国以外最大的AI数据中心集群“星际之门阿联酋”,并推出Falcon、Jais等专注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文化场景的大语言模型。沙特则制定“沙特人工智能战略(2030)”,目标是到2030年使沙特成为全球AI创新中心,并致力于建设中东最强大的算力设施之一“Dammam 7”超级计算机,用以支持本土AI训练。
AI主权化的挑战
从本质上看,“主权AI”是民族国家理念在AI技术领域的体现,追求的是民族国家对AI的绝对控制。自17世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至今,作为世界政治最主要的意识形态,民族国家理念自始至终支配、塑造着人类的全部生活,技术范畴自然也包括在内。完全价值中立的技术发展并不存在,民族国家的主权控制是当今各项技术发展存续背后最大的推动力量。这也是“数据主权”“数字主权”乃至“主权AI”等理念兴起的根本原因,其宗旨都是将现实中的民族国家权力平行扩展到数字世界等新疆域中。
传统意义上的主权具有两大内涵:一是控制权,即民族国家及其合法政府对其领土管辖范围内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至高无上的控制权;二是平等权,即所有民族国家无论大小强弱,其主权都是平等的,是不可侵犯的。民族国家将主权概念与AI结合起来,无非是试图在AI领域复制其在现实世界中所享有的控制权和平等权。然而,由于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在性质上存在巨大差别,AI的主权化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现实世界中的主权建立在领土这一核心载体基础上,而领土划分又必须符合现行国际体系的基本规范,因而一国政府在其领土范围内施行主权是相对容易的事。但反观数字世界,其构成载体是技术要素(比如AI三大核心要素数据、算力、算法)而非领土,而技术要素的分布具有高度的不平等性——技术强国、能源资源富集国、大型科技企业具有明显优势。在此背景下,众多民族国家在实施AI主权化的过程中恐将力不从心,它们也许根本无力在数字世界享有主权,而其在AI领域的落后又将反过来削弱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权力。因此,传统国际关系“占领”数字世界的进程料将面临系统性溃败。
“主权AI”等数字主权运动的未来与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存续息息相关。而能推动这一近代以来最宏观规范结构发生变革的唯一变量便是技术进步。AI等颠覆性新技术的涌现会否催生新的“想象的共同体”目前还不得而知,但面对AI难以完全主权化这一愈加清晰的现实,塑造一种新型全球治理共同体的紧迫性无疑正在日益上升。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世界知识,原作者步少华。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本公众号编译/转载仅为分享、传达不同观点,如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